李莹
随着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每走一步都需要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反思能使我们“与时俱进”,在新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真正更新、转变;反思能使我仍的化学教学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下面谈一谈自己使用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提高自身素质,克服职业倦怠感 ,调整心境,确立新的航标
由于十多年来从事单一课程教学难免产生消极、悲观的心境,即教师职业倦怠感。这就需要自己学会调节心境,重新审视自己以从不同方面来克服职业倦怠感。
1.克服重复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倦怠感。
正因为自己所教的化学教学内容每两年一循环。这样两年过后开始原来的重复,旧教案新写,旧内容再用,产生一种懒散、松弛的心境,于是开始厌倦这门学科。通过上网查寻资料、下载一些生活的化学小常识及小文章,并定时收看科技博览、走进科学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去解读化学世界的奥秘。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得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使自己从沉闷的心境和陈旧的教学心态中走出来。
2.克服对于自己精心安排地授课思路和教学兴趣点没能取得学生良好的教学回应所产生失落而引起倦怠感
面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教学思路,没有最终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产生的失落感。通过理性的反思,在认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没错后,坚持地走下去,同时让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更能顺应学生的心理情境,使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领会,进而达到“育教于乐”。
3.克服自身知识的局限影响知识传授而出现的倦怠感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总会遇到一些难懂难答的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通过努力考取并攻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通过学习新课改下的前沿教学思想,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教学中更能应用自如。
二、切合学生的年龄、兴趣及班级特点,积极引进探究式教学这一前沿教学理念于教学活动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在这种动力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与实践的热情才会被充分地激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探究性、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1.巧设悬念诱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金属活动顺序表时,我是如此引情导趣的: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请问同学们,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惑或悬念时,要注意把握好度。不“悬”,学生不思而知,探究没有兴趣和热情;过“悬”,学生望而生威,百“探”而无一得,会挫伤学生继续探究的积极性。
2.诱导探究激兴趣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对于普通班,多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生,应多采用边演示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探究;对于实验班,多数是思维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生,兴多采用设计、讨论、自己动手操作或制作小实验等途径来进行探究,但在整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尽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另外,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我还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化学史和前沿科学知识,并从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让学生对化学始终充满着一种神秘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3.研討释疑增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上述这种情况发生在实验班的机会比较多一些。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此外,在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非科学性题目。对此类习题,我们老师的做法大都是弃而不用。而我的策略却是引导将其设置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位哲人曾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强烈的求知欲下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