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携手探索家庭医生体制建设

2019-09-21 07:07孙晓杨希颖董华蓓
国际人才交流 2019年9期
关键词:全科家庭医生扬州

文/孙晓 杨希颖 董华蓓

(作者单位:扬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国际合作促创新

当前,中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四大挑战:慢性病管理难、医疗成本高、老龄化严重以及社会结构变化大,这就要求加强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基层医疗服务。为提升扬州初级诊疗质量,培养更多专业技术过硬的全科医生,扬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会同相关单位成立了“家庭医生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组和本地专家组。2017年至今,项目组邀请了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相关专家十余人来扬州调研指导,与本土专家共同探索适合扬州的家庭医生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路径。

项目进行过程中,协会通过与海外高级专家组织和大学联系,陆续邀请海外相关专家来扬调研,逐步组建起海外专家组。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家庭医学奠基人之一Shmuel Reis教授和日本老年护理专家篠原荣二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来扬调研之后,他们都爱上了这座城市,希望帮助扬州建立起完备的家庭医学服务体系和老年护理规范。因此,回国后,他们积极向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介绍项目情况,帮助项目组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院和日本济生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两个组织随后相继推荐了更多的顶尖人才。在海外专家的热心支持下,中外专家团队不断扩大,为项目开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思路。

项目以“家庭医生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较为宏观的主题作为起点,在专家实地考察和不断的讨论切磋之下,内容得以细化,形成三大分支:三甲—社区慢病联合诊治与管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和医养结合—老年护理。

三甲—社区慢病联合诊治与管理项目,由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在社区医院建立特色科室、联合病房。每周派1—2名专家在特色科室与社区医生联合坐诊,对社区疑难病例进行指导,并定期进行业务指导活动。通过整合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资源,努力实现“首诊在基层、慢病有管理、身边有名医,看病价更廉、方便又快捷”的预期目标。

全科医生人才培养项目,与外国专家共同全面探索运用网络多媒体平台进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努力提升全科医生学术地位,形成符合扬州实际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此外,组织国内外专家对基层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增强带教意识与能力。项目致力于解决社区医院的实际问题,如全科医生招收不足、职称晋升难等。

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项目,重点聚焦老人的治疗与照护问题,主要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慢性病老年病人、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合作新模式。

学习总结阔思路

在扬工作期间,专家们通过带教查房、门诊坐诊、讲座授课等形式,对本地基层医疗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促使本地医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思考与创新。非常重要的是,每位专家非常认真地撰写调研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美国分级诊疗:在美国,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看门人,加入医疗保险后,每个人可以在保险公司提供的家庭医生名册上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把握着保险报销的重要一环,只有经过家庭医生转诊的,其专科医生诊疗费用才能报销。即使不考虑费用,如果患者自己去看专科医生,很有可能不被受理。这些都能有效防止家庭医生被逐渐边缘化。

以色列初级医疗:在以色列,初级医疗覆盖率很高,平均约650人中就有一名全科医生。以色列大力发展初级医疗的同时,十分重视全科医学教育,尤其是社区教学。其全科医学社区教学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和巴林特小组模式,促进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理解,避免医患矛盾。

德国国际卫生管理专家Titius教授在李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教查房

德国DMP疾病管理计划:依照最新医学技术和询证原则,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结构化治疗,参与计划的病人无须额外付费,由医疗保险公司进行财政补贴。同时,病人需要参与定期的培训和过程控制。最终通过多项报告对计划目标进行管理和监督。

日本医养体制: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在医养结合方面有着成功的探索。日本的养老机构拥有功能齐全、沿生命周期布局的医、养、照护综合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全面、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注重设施和服务细节。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澳大利亚全科医生每个人都有医生代码,他们提供的每项服务有服务代码,初级保健通过这两个代码来对全科医学服务进行监督、管理和补偿。

基于不同国情,每个国家的初级诊疗制度都各有特色,其中明确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完善的教育系统、疾病管理医保体制创新、初级医疗人员合理的薪酬标准以及老年慢性病人照护人才培养等内容都为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及初级诊疗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项目组积极联合中外专家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并探索出一套接地气的初级诊疗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三甲—社区慢病管理(2型糖尿病试点)和医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房建设)为主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同时,联合国际专家及三甲医院专家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借鉴德国DMP计划推动基层医护人员绩效改革;促进建立双向转诊信息系统,提高初级诊疗效率。为保证达到预期目标,管理团队实时进行监管。

洋专家的中国情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许多外国专家都与参与项目的扬州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日常工作中,也处处都体现着专家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参观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时,家庭医学专家Shmuel Reis教授得知医院医生开创了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全科医生培养的教学方法,教授对这种方式非常感兴趣,与相关医生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他表示将线上平台融入到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做法,希望能够与科室医生共同对这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共同撰写论文发表。专家与医生们如此投入,甚至忘记了午餐。教授回国后,特别给医生们发来了国外相关文献,双方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文章的撰写也进行得十分顺利。教授还表示,希望邀请扬州的医生去以色列进行科研和进修,促进本土全科医生培养工作。这虽然是Reis教授的第一次扬州行,但他在医疗领域无私地帮助扬州建立起一座与以色列沟通合作的桥梁,为扬州更多优秀的青年医生提供了海外深造的宝贵机会,为本地全科人才教育事业增添了发展的动力。

德国国际卫生管理专家Titius Wolfgang来扬交流期间,每天都与各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一起工作,一起在食堂用工作餐,有时还一起加班准备材料。调研结束时,他俨然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令大家感触颇深的是,有一天教授与广陵区李典镇长生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一起对边远地区村民进行入户随访。那天下着大雨,田间的路十分泥泞,教授不顾被淋湿的衣服鞋袜,不愿改变计划,坚持走访了多户村民。在村民家中,教授详细了解了现代“赤脚医生”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中国基层家庭医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当天晚上,教授就翻阅资料,针对乡村空巢老年病人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二天就与社区的家庭医生一起讨论,共同探索。专家回国前,所有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医护人员为他饯行,有些医生也流下了不舍的泪水,Titius教授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这群敬业可爱的同行们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以后他一定会常回来看看!

2018年,以色列家庭医学专家Amnon Lahad教授和Matan Cohen博士在来扬之前准备了很多PPT和材料。来扬之后,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交流,他们发现社区的实际需求与自己准备的材料有出入,于是几次放弃休息连夜修改。专家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三甲医院正在大力发展医联体,但在实际运行中,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联结以及提供帮助的方式都缺乏更具体的个性化合作。根据专家建议,项目组多次召集推进会议,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苏北医院内分泌科在文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内分泌科名医工作室”,与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骨科康复联合病房。2019年,两位专家再次来扬,当他们得知这一消息时,十分高兴。特别提议趁热打铁,召开基层特色孵化科室推进会,中方参会人员收获颇丰,明确了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通过苏北名医到文峰坐诊,培养基层糖尿病专科人才,并规划建立内分泌科联合病区。以色列专家表示,很高兴自己促进了扬州三甲—社区慢病管理项目的发展,未来如有需要,他们一定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7年至今,“家庭医生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不断前行。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之下,在中外专家的不断努力之下,即使未来仍有荆棘,但胜利一定就在不远处!

猜你喜欢
全科家庭医生扬州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