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种方法提升音乐课堂效率

2019-09-20 02:48程莉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鼓声速度音乐

程莉

摘要

音乐是一门生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法、制图法、递进法、巧舌法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学习音乐这门功课。

关键词

有效方法 音乐课堂 教学效率

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然而基于中考、高考这两根指挥棒,几乎所有家庭都把考试学科成绩是否优异,作为评价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艺术教育的生存空间又极其狭窄。对于艺术教育中的音乐课,尤其是初、高中的音乐课,很多学生认为它是一门放松休息的课,轻则心不在焉,重则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屡见不鲜。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有效教学方法的积累,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游戏法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那音乐课堂一定是沉闷的。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果以游戏的方法带领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中,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也能活跃课堂氛围。但音乐教学的游戏不能只是为了娱乐,它一定要以教学需要为出发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才能制定适合的游戏形式。比如《速度》这一课,上课前我先和学生聊起:“今天我要给紧张学习的你们减减压,音乐课咱们先来做个游戏。”一下子就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把鼓拿出,告知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学生发出一片紧张的唏嘘声。因为这个游戏意味着要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这时安慰他们:“答案都在游戏中。”随后开始击鼓,当鼓声停止后,第一个学生被问道:“鼓声有没有变?”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变了。”随后我追问:“怎么变的?”学生意识到:越来越快。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鼓声再次响起……问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我在击鼓的时候,速度越击越快,请问鼓声和鼓声之间有没有变?”学生会容易地回答:“變的。”于是我又追问:“怎么变?”学生会发现鼓声之前延续时间长,后来延续时间短,即鼓声先疏后密。鼓声继续响起,当鼓声第三次停止后,第三个学生被问道:“游戏中,老师击鼓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的鼓声就越来越密集,在这过程中,请问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如释重负地答道:“心情越来越紧张。”我随即总结:“可见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声响效果,声响效果又牵动着我们的情感变化。速度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来研究速度,了解速度,走进速度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个游戏,课堂无痕地进入有关速度的学习中。当然,游戏既可以作为课堂导入,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还可以用于压轴。同时,游戏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低年级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合作比赛、艺术展示,高年级学生的音乐游戏则应偏重思考性。具体设计需要教师从音乐课堂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为适宜的游戏方法。

二、制图法

制图法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结构脉络图,第二种是思维导图。结构脉络图即用画图的方法来替代音乐段落分析时传统的标字母。比如,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时,在学生明确主题音乐后,我们开始全曲欣赏。当学生提示主题音乐出现时,我就在黑板上画个蝴蝶,当学生发现其他音乐出现时,我则画一根线。全曲结束,黑板上就呈现了一个串联的风筝。蝴蝶多次出现并贯穿全曲,即主题多次出现并贯穿全曲,这就是变奏曲式的结构特点。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这种方法在很多作品分析中都可以采用。第二种制图方法是思维导图。因为它具有发散思维的特质,因此学生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总结音乐要素时,传统的方法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而如果用制图法中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分枝展开所有的音乐要素,在复习课中使用这种方法,事半功倍。

三、递进法

视唱是音乐课堂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学唱歌或者学乐器,都要会视唱。尽管视唱重要,但想看到学生轻轻松松地视唱难之又难。为此我在学生中做了调查:为什么会害怕视唱?得到的回答是:书本中视唱知识点太多,顾头不顾尾,索性放弃。为了既完成视唱的教学任务,又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不妨本着逐层递进的方法,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比如《打支山歌过横排》这个作品中有连音线、前倚音、延长记号、上波音等一大堆的技术要求。像这类复杂的视唱,我们可以结合课件,一点点把技巧加入,带领学生一点点攻克。递进法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工作量非常大,前期制作递进式课件相当繁琐;但它既能让学生养成遇到复杂的学习问题时建立小目标的习惯,又培养了他们学习的韧劲,何乐而不为呢?

四、巧舌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极大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音乐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必须注重语言艺术。提问时语言要精练,不要提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比如“曲子好听吗?”诸如此类。而应该结合作品问一些能带动学生思考的问题,诸如“速度怎么样?”“力度变了没?”等等。这样的语言简洁有效。同时,介绍作品时教师不要刻板地播放录音,最好是用抑扬顿挫的精美语言脱稿道来。比如欣赏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时,当全曲以琵琶的重击声戛然而止时,教师如果富有感情地背诵项羽的那首在乌江自刎时留下的《垓下歌》而结束这部作品,学生会从心底佩服老师的文学底蕴,从喜爱老师进而喜爱这门课。文学修养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多看书,多听书(尤其是评书、评弹),奠定文化底蕴,学习娓娓道来的讲课方法。

“条条大路通罗马”,让我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多用心思、多用智慧来研究上好音乐课的有效方法,实实在在地为音乐课堂研究下足功夫。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校)

猜你喜欢
鼓声速度音乐
速度
一面鼓
麻雀
音乐
图侃天下
速度的较量
音乐
秒速5厘米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