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前阵子,朋友极力推荐我去看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第一反应是拒绝:“哪吒?我不看。”对中国观众而言,哪吒的故事是早就知道的,还能有什么稀奇?1979年那部动画片《哪吒闹海》大约是很多人深刻的童年记忆: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惹怒了东海龙王,被父亲李靖训斥,他横剑自刎,“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故事实在太惨烈,令懵懂孩童震惊。它是神话,普通人也只能将这故事推到生活以外,否则,哪吒和父亲的关系只会令人揪心,让人觉得这个父亲太冷酷、太没人情味儿了。
朋友见我摇头,笑笑说:“相信我,这不是你从前看的哪吒故事。”
半信半疑间,我买票进了电影院。果然,这部电影颠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哪吒成了一个“魔丸降世”的顽劣魔童。而更大的颠覆是哪吒与父亲的关系,李靖虽不苟言笑,但他对哪吒的爱,最终唤起了哪吒的觉醒。他们终于都是“人”,而非冷冰冰的“神”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成见”:陈塘关的百姓对哪吒有成见,认定他是妖怪;即使是天神,甚至天帝,也会对“妖兽”有成见。哪吒的可贵正在他敢于打破成见,当所谓的命运来临,拼尽全力抗争。
我之前拒绝看这部电影,不也是一种成见吗?人心中的成见其实无所不在。想起一个小故事,英国知名流行女歌手阿黛爾,因为身材偏胖,曾被时尚总监卡尔在杂志上大肆调侃。阿黛尔落落大方地回应:“我只是一名歌者,不是想上杂志封面的模特儿。我做音乐不为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吸引耳朵。”她有次对朋友调侃说:“我是一个比别人友善三倍的人:当我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时,至少可以让三位女士坐下。”后来卡尔深感内疚,给阿黛尔寄去一封亲笔道歉信,并附上一只香奈儿手袋。
成见不可避免,如何及时察觉自己内心的成见、如何有效化解别人的成见,无关乎“灵珠”或“魔珠”,只和我们内心的爱与勇敢有关。
(插图:丁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