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李白是练过剑的,而且还师出名门。这一点我们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來。“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一箭双雕已让人叹为观止,李白的一箭双虎真是骇人听闻。此处,李白显然用了文学夸张的手法,但这也证明了李白是有功夫在身的。
李白身手自是不一般。“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这说的是什么呢?李白少年时喜欢佩剑,逛到长安五陵的时候却被那些斗鸡之徒包围了,他们叫骂不停,准备群殴李白。这首诗曾被有人考证说李白是个斗鸡的古惑仔,这根本是无稽之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很明显,这几句传递了这样的信息:1.李白佩剑,而且喜欢佩剑;2.李白得罪了古惑仔;3.古惑仔们吆喝了很多人来准备动手。如果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人,古惑仔们还需要吆三喝四拉帮结伙来企图围殴吗?所以,李白的剑并不是虚张声势的,他起码具有和佩剑相得益彰的“武功”气质,这样才会让对方不敢小觑,继而招来很多人要对付他。
其实从其他文献来看,也可发现李白的“侠客”身份。《新唐书》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李白从小是练过剑的,只是武功显然没有达到“会当凌绝顶”的地步。他在《与韩荆州书》里这么说:“自幼好任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剑术。”他确实拜过师,而且师从的还是一代名师,他的师父裴旻是大唐第一剑客。画圣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太平广记》记载裴旻“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吴道子也被深深震撼,如有神助,挥毫图壁,很快画就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裴旻的剑术天下无双,李白非常仰慕, “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拜了名师,说明有了童子功,不是自学的三脚猫,但名师高明并不意味着徒弟也一定就高明,要不然孔子门下三千弟子,怎么贤人就只有72个呢?毕竟,让李白爆得大名的还是斐然的文采和不俗的个性,他的剑术有多高明,大多还是出于写作上的文学手法。而粉丝带着偶像滤镜,不能作为史料来证明,比如他的粉丝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曾“手刃数人”。手刃数人而无罪还写诗嘚瑟,怎么可能公然藐视大唐法律而逍遥呢?
李白的一生,其实也在追求一个“侠客梦”。“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这首流芳千古的《侠客行》让无数人悠然神往,荡气回肠。金庸就从这首诗里得到启发,写出了小说《侠客行》,而且,将一门绝世武功隐藏在这首诗里。
李白一生虽恃才傲物,但他对那些武功高强的侠客、将军却心存敬仰。如《司马将军歌》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李白自身的写照呢?李白应该是“诗人里剑术第一,剑士里文采第一”的人。他之所以给人留下侠客的印象,主要还是来自于他洒脱不羁的人格魅力和浑然天成的文学才华,他以笔为剑,挥洒自如,千百年来鲜有人能与他比肩,“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这些动人心魄的诗句在中国文学史里永远闪烁着光芒,也引得无数人对李白的剑术充满了遐想。但从他充满侠客精神的诗里就推测出他是个武林高手,这恐怕只是一场诗意的误会。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的诗中有刀光剑影,有英雄侠气,并不代表他自己就是武林的一代宗师。他的诗寄托的正是中国千古文人共同的梦想——仗剑走天涯、除暴安良,拔剑而起,建功立业。说到底,是心济苍生,为国为家,而这正是侠之大者。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