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相当多的历史学家都更愿意研究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在理论层面进行思辨。北大学者罗新也是这样。然而,当他“铤而走险”涉足史学工作的反思时,却能写出穿透学界,让整个读书圈都为之瞩目的观点。不久前,他的随笔集《有所不为的反叛者》出版,如同投下一块巨石,激起阵阵浪花。
随笔集的副标题名为“批判、怀疑与想象力”,这也是罗新眼中一位历史学家应当具有的三大美德。人们总是想破解历史,找到一锤定音的答案,罗新却告诉读者,历史没有定论,“我们讨论的历史……多半都是靠不住的”,需要理性批判、勇敢怀疑和大胆想象。
他举了一个例子。中学历史课教科书上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农民到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得到大开发。做学生时,罗新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说法,自己当了老师也如此讲过。后来才意识到,它其实经不起追问:先进的北方生产技术指什么?生产方式、种植技术?北方旱作农业比南方稻业先进吗?作物不同,技术如何移植……
历史叙述多半如此,很多看似确定无疑的结论都经不起追究。因此,历史学家应像一个反叛者那样,去质疑那些看似坚实的论断,深入推敲、重新质疑、一再质疑。
罗新的研究领域是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他23岁时拜入北大史学大家田余庆先生门下。田先生治魏晋南北朝史,特点就是以冷静的态度、理性的考证、沉郁的笔触写出历史的残酷,同时又带有悲悯。他的书,有论者认为“读完觉得每一个结论都有必要存疑,但印象却极为深刻,各种赞同和反对都在脑子里萦绕,挥之不去。读陈寅恪的书,就是这种感受。”到罗新,这种风格一以贯之。
早年在学界,罗新的代表作是《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但读者最喜欢的作品是《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他是真正意义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者。53岁时,沿着古代元朝皇帝巡幸的古道,罗新从北京徒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元代皇帝巡幸时途经什么地方?住在哪里?很难落实。那不如走一遍呗,即使还是不能落实,也能知道这条路是怎么样的,山是什么样,天是什么样”。一脚踩在今天,一脚踩在过去,罗新把沿途所见、历史、感悟穿插起来,写出了《从大都到上都》。一经出版,立刻成为当年各大书单的年度之选。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阅读门槛要更高一些。前面4篇是史观,立意深邃,落笔却金句频出。比如:一切史料都是史学,相互冲突的史料碎片体现的是一种相互竞争关系;历史的过程,就是人群对人群、体制对个体、强者对弱者的过程……后面14篇则是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从过去的种族划分一直说到现在的民族主义。
对历史思考透彻的罗新,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历史学家也有一份警醒:“我们太喜欢把自己当作受害人,把责任推出去。”历史学家也是時代的参与者,要有所不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本著作刚出版就能登上豆瓣最受欢迎非虚构类榜单。在KOL(意见领袖)逐渐衰微的年代,罗新显示了知识人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