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宁
一碗粥,放上鲍鱼鱼翅,就是一碗富贵奢华的海鲜大餐;
一碗粥,只有小米棒 ,也能成就一碗简单饱腹的低调晚餐。
每年的腊八节,广济寺,雍和宫,都会不间断地发放腊八粥。每次放粥的清晨,人们都会早早地排起长队。这时候,无论是僧侣、游人、衣冠楚楚的商人,还是破衣烂衫的乞丐,都会站在一起。众多互不相识的人,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间同食一锅热气腾腾的粥。粥里的红小豆、大米,廉价实在,共同成了一个民族对于食材最虔诚的信奉。
传统阅读,就如同一个民族在饮食中最基础的白粥一样,看似简单,却饱含无限的包容性,可以让国民暂时忘记各自的身份,忘记社会商场中的等级,成为可以在一起相处的朋友。不同的人们,都会聚集在书店,共同品尝知识的盛宴。正如同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几千年前的农耕时代,我们的先民,创造出了——粥,这一传统而神圣的食品。人们可以因为粮食匮乏而不得不喝粥饱腹,也可以因为生活小康而喝粥讲求健康饮食。但不可否认的是,喝粥成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华人所共同钟爱千年的食物。南方有潮汕粥,北方有小米粥。大荤大素,富裕贫贱,人们因为对于相同一种烹饪文化的饮食认同,而形成了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传统阅读也如是:传统的纸質阅读方式,是吹响人们汇聚一堂的号角;古香古色的书店,则成为人们共同的集结地。我父母那一代人,将相对廉价的纸质书籍,作为留给后代子孙的生日礼物,将书店作为带孩子们学习最好的地方。我在此,想让大家给对方、给自己,都保留喝一碗白粥的权利。
我从初中起,就有了每周五步行到王府井书店阅读三小时的习惯。那时候,我上学的地方在鼓楼,每周五放学都会自己走上一个小时到王府井的图书大厦,准时开启三个小时的阅读之路。我从小就热爱文学阅读,喜欢闻书中淡淡的墨香,享受内心随着书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而在胸中悸动的感觉。每当我推开书店大门,书店里来自纸张的墨香瞬间就会扑面而来,我的心中都会油然升起一种激动和敬畏。三个小时一瞬而过,腿脚经常站得生疼,直到8点钟披星戴月地回家。王府井书店的三层西南角是摆放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地方。我只要一到三层的角落,一准儿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因为在很多年间,协和医院门口乞讨的乞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都会在这里读书。也许他们真的热爱文学,抑或是冬日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的书店不会拒绝来看书的他们。但我每周都可以看到他们认真读书的身影,是认真!虽然他们衣衫褴褛,衣服和头发都黏在了一起,看样子很长时间没有换洗了。但是,他们很小心地翻着书页,他们的眼神紧紧地注视在小说上。他们有的盘腿坐在地上,手中拿着的揉得皱皱巴巴的纸上,写满了读书笔记;有的把头斜靠在书架上,干裂的嘴唇小声重复着阅读的内容。
站在这些乞丐身边,坐在流浪者身旁的,经常是一些西装革履的知识分子和商人。这些人仿佛从来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也和流浪者打成了一片,坐在了一起。这些共同享受这场知识盛宴的人,尽管衣衫不同,却仿佛同时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朝圣。这就如同在寺庙里,众生皆平等地接受食物,如同人们在强大文化认同感的引领下,一起做一件认真的事。
而现代阅读方式的推广,却无疑打破了这种平等的、共同来自知识的恩赐。现代的网络阅读方式,爆炸式地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很多小说在网络上发表,人们青睐通过线上阅读新推送的散文。书店里出版的新书少了,来书店看书的人们也少了,大家都在地铁里、办公室里,用手机快速地阅读信息。这种方式或许更加快捷,但是,我们不仅少了一种朝圣式的聚会,更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很多人免费读书的权利。
而我,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十足的守旧者。我不爱用手机,很少玩微信,甚至不会网上购物。我每当想读书的时候,还是会来书店,或者说,我很享受这种众生共同读书的过程。我和那些一起读书,却素不相识的人们,成为从不说话的朋友。但我现在发现,我已经很难找到新小说,书店的店员会告诉我,可以用手机在网络上下载购买。胡同里很多的小书摊、报亭都关门了。书店里的角落,也很难找到人们坐在一起的身影,很难回味到曾经的味道。
这不公平!传统的书店从不因来阅读的人们身份富贵贫贱而分出等级,就像寺庙里提供的腊八粥一样平等赠予。如果流浪汉和乞讨者没有钱买手机,没有钱去支付线上阅读的费用,如果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会网络的操作,如果他们不愿意使用新媒体来阅读。免费阅读的大门将向人们关闭吗?难道在书店里无言的聚会将会消失吗?
我们可以选择吃高档大餐,把鲍鱼、海参、鱼翅放入碗里,就如同在高档的办公室里看手机,用网络方便快捷地更新小说。但我们,能不能也放传统的阅读方式一条生路,让那些愿意坚守传统的人们,还能在书店里一起参加无言的聚会,让免费的书店,成为更多人灵魂的家园。
看官,留给人们喝一碗白粥的权利,行吗?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