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019-09-19 03:39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19年8期
关键词:铡刀刘胡兰西村

星光人物:刘胡兰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刘胡兰。

刘胡兰本名刘富兰,出生在一个叫云周西村的小村庄。在日寇侵略的恐怖氛围下,刘家却来了个后妈。本以为今后日子会更加艰难,可富兰看着后妈帮不想裹小脚的姐妹俩向奶奶说情,看着后妈为她上学缝制衣服、书包,并为她改名刘胡兰,包含着爸爸妈妈的姓。这一桩桩一件件,让胡兰感受到久违的母爱,打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后妈,姐妹俩终于喊出了“妈妈”。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日本鬼子很快就来到了云周西村。看着被欺负的老师,被迫关闭的小学,胡兰打心眼里仇恨日本鬼子。于是,她伪装成男孩,撕掉了鬼子在村里张贴的标语,又偷偷配合共产党地下组织在街上张贴抗日标语。随后,懂事、能力强的刘胡兰被任命为儿童团团长,在村里的抗日运动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党组织秘密开会时,她在外面放哨,敌人一接近,她就和小团员们大声唱歌,提醒组织;为掌握叛徒刘子伍的動向,党组织派刘胡兰以侍候刘子伍老婆“坐月子”为名住进他家,成功探听到消息,为党组织的行动提供了可靠依据……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着中华大地。刘胡兰一心想加入共产党,想为革命贡献一份力量。她参加了党组织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了许多革命道理,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1946年6月,刘胡兰成为候补党员。为了锻炼自己,也为了尽快得到组织的进一步认可,刘胡兰又回到了云周西村。她积极组织群众交送公粮、做军鞋,支援前线;与李雪梅乔装混入伪区工所,将罪大恶极的伪区长押解出县城,交区小队惩处。为了革命,刘胡兰全心全意。而敌人对刘胡兰自然是深恶痛绝。

1947年,因为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捕。为了让刘胡兰说出云周西村地下组织的情况,并答应不再为共产党做事,阎匪张大胡子将各种阴谋诡计都用上了。而刘胡兰,面对利诱——“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会自白”;面对恐吓——“怕死不当共产党!”张大胡子恼羞成怒,在刘胡兰面前将六名村干部用铡刀铡死,妄图使她屈服。可刘胡兰并没有被吓倒,反而轻蔑地问:“我咋个死法?”然后,从容坚定地向铡刀走去,为革命奉献了年仅15岁的生命。

资源速递:《刘胡兰》(1996年版)

想知道刘胡兰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的吗?想知道这个勇敢机智的女孩儿是如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吗?电影《刘胡兰》告诉你答案。这部1996年出品的电影,无论在人物、情节还是细节方面都十分经典,让人在紧凑的剧情中感受主人公的成长,领会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当你看完电影,你一定会和小鱼儿我一样,对这位优秀的少年烈士产生深深的敬意。

英雄历程:刘胡兰

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先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在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1962年,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小鱼儿心语

当她牺牲时,她才15岁,却有着远超年龄的气势与胸怀。她不惧死亡,傲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那可歌可泣的高贵品质、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就义歌。今天,“刘胡兰”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人们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仿佛看到了那个从容走向铡刀的身影。她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有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猜你喜欢
铡刀刘胡兰西村
高怀柱
唱起歌儿想念她
——献给刘胡兰
细致
“一元的多样性的音乐”——西村朗《雅歌》中Heterophony技法研究
乐谱:刘胡兰颂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张铁匠
在刘胡兰像前
南京尹西村东晋家族墓
K线的秘密:断头铡刀 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