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品建
[摘要]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秸秆部分,富含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机物质,采用作物秸秆氨化饲料处理方式,将其变成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运用到养牛中,不仅能极大地缓解粮食供给压力,还能降低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压力。加强对秸秆资源氨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秸秆饲料利用状况,通过秸秆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来提高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从而为肉牛饲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作物秸秆;氨化处理;饲料;实验
[中图分类号]S823.8[文献标识码]B
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开发利用率还不高,采用作物秸秆氨化饲料处理方式,经过对作物秸秆的加工调制,提高动物喂食的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不仅能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还能极大地缓解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压力。
1 秸秆资源氨化处理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产量巨大、价格低廉、分布广、供应稳定等特点,对其合理科学的利用,能有效促进物质转化和良性循环。目前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如用在工业造纸上)、畜牧饲料、造肥还田、农村生活能源,其中秸秆利用的最主要方面是作为牲畜饲料和造肥还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总量超过7亿t,其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再生资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作为动物饲料方面,通过饲料加工后的动物食用,将人类不能利用的有机物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等,增加物质循环,改善人类食物结构。同时秸秆加工作为养牛饲料,不仅提高秸秆利用效率,还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养牛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养牛增收和养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作物秸秆作为肉牛饲草来源,秸秆过腹还田作为一种良好的循环利用方式,虽然一部分秸秆在瘤胃中被微生物发酵,但消化率依然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牛维持自身能量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提高农作物秸秆消化率、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低成本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发展肉牛养殖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秸秆氨化作为一种低成本处理方式,通过氨化操作技术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使人畜争粮的局面得到改善。
2 秸秆饲料利用状况
当前,我国对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生产加工还大多停留在饲料产品的物理特性上,部分秸秆用作牛羊等反刍动物粗饲料,在猪禽等单胃动物饲料中利用价值极低,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挪威的秸秆氨化处理率较高,对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加工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养殖,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最大化。结合我国当前畜牧业养殖业实践,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后与传统精饲料混合,对肉牛进行饲喂,能有效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和养殖的经济效益。
3 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处理方法
3.1 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
农作物秸秆不仅数量大、种类多,以甘蔗、玉米、水稻秸秆为例,不同作物的秸秆成分性质也有一定区别,但元素组成和结构组成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C、H、O、N元素总量能达75%以上,这些元素组成的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糖类有机物以及粗蛋白、粗脂肪还有钙、磷、钾等元素,是组成动物饲料不可或缺的成分,农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使用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3.2 农作物秸秆应用处理方法
农作物秸秆不经过饲料化技术处理,不仅营养含量低、适口性差,而且不能满足动物能量和营养需求,离玉米大豆等传统粮食饲料的营养价值还低一大截。需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处理后,才能提高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当前秸秆处理方法常用的有青贮、氨化、膨化、热喷、微生物发酵等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青贮法、氨化和微生物发酵法,这三种方法能提高秸秆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秸秆青贮法通过使用自然的乳酸菌或人工添加微生物,厌氧条件下对青绿秸秆发酵处理,将粗硬秸秆熟化变软,柔软多汁、气味酸香,不仅能有效增加适口性、原料营养价值和消化率,而且处理成本低,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遍应用。秸秆化学处理方法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对秸秆中的纤维木质素结构进行破坏,比如经过氨化或碱化处理的秸秆能大大提升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一些发达国家氨化处理从秸秆捡拾、打捆、注氨、包装全程实现机械化。一些物理处理方法不能提高秸秆的营养成分,设备要求和生产成本都很高,大面积推广使用还需要进行技术的改进提升。
4 秸秆氨化饲料制作技术
4.1 氨化原理
主要采用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确保原料新鲜干净无霉变,含水量要控制在20%~40%之间,先将秸秆进行粉碎处理或铡成2~3cm的短秸秆。然后使用氢氧化铵进行秸秆处理,通过碱和氨与秸秆发生碱解和氨解反应,将联接与多糖木质之间的酯键进行破坏,将秸秆熟化变软,提高适口性、原料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4.2 氨化饲料制作
制作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造氨化池,要尽量选择在地势高、干燥、排水性好、土质坚硬、避风向阳、位于畜舍上风向的地带,方便取用和管理。氨化池建好后,将切碎的秸秆原料,100kg秸秆要对水20~40kg、添加尿素3~5kg,配成水溶液均匀喷洒在切碎的秸秆上,将厚塑料膜铺在池底和四周,然后将搅拌均匀的秸秆采用分层的方式装池, 每層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为宜,要铺摊均匀密实,待摊铺高出池顶0.5m左右时采用重力设备压实,使用厚塑料膜压紧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再使用20cm左右厚的散土进行覆盖处理。
4.3 氨化管理、品质鉴定和饲喂
秸秆氨化处理适宜在每年的4~10月份进行,8、9月份最为适合,温度要掌控在0℃~35℃, 5℃~15℃气温氨化贮存28~56天,15℃~25℃氨化贮存14~28天,25℃~35℃时氨化贮存7~10天,氨化期间要加强监管,防止漏气和进水。对氨化处理的秸秆要进行品质鉴定,从观感上来看,棕黄色或红褐色颜色发亮的为优质秸秆,并且最初氨味很重,有放氨后香味浓郁、质地柔软,劣质氨化饲料呈灰黑色,颜色发霉,具有刺鼻气味。氨化秸秆制作成熟后要从池的一端开始取喂,饲料取出后要进行晾晒将氨气挥发完毕后,再进行饲喂,氨化池要继续密封处置,随喂随取直到用完。首次喂食时先让牛保持空胃状态,混合常规精料饲喂,逐渐增大氨化饲料量,一周后增加到全量。
5 结语
氨化秸秆处理能有效提高饲料营养成分,满足肉牛对营养价值的需求,提高秸秆再利用效果,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和削减环境压力,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 刘辉,徐荣,董克.基于氨化技术的作物秸秆饲料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2):59-63.
[2] 许建华,胡永,张玉纯,等.农作物秸秆在肉羊养殖中的综合利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0):20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