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对策

2019-09-18 08:00刘朝煜
重庆行政 2019年4期
关键词:屏障长江整治

刘朝煜

长江是母亲河,生态安全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心、关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曾多次考察、调研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一、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重要性

(一)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交办重庆的重大政治任务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世界的第三大河流,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拥有全国1/4的耕地面积、1/3的水资源和约1/3以上的人口。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江横贯重庆,流经679公里。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且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重庆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习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重庆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重要指示要求的要义之一。

(二)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抓手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在整个流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地位,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都会产生敏感的影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就是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发挥好水土资源“固定器”、环境污染“过滤器”、江河流量“调蓄器”、生态风险“缓冲器”四大作用,成为横亘在长江中上游交界处的“绿色长城”。

(三)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是满足人民群众期盼的重要实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广大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美好生活有了更新的认识、更高的期盼。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维护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就是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福祉的增长点,打造山水城市、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让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使重庆山水“颜值”更高、大地“气质”更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问题差距

重庆市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2018年长江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6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3%,连续12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初见成效,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还存在差距。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大

水环境治理方面,2018年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5%,但与2020年达到95.2%的目标还有4.7个百分点差距。部分区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管网配套不足、建成未投运、“超负荷”运行、“低负荷”运行问题突出,黑臭水体尚未完全整治到位。大气环境治理方面,面临夏秋季臭氧超标、冬春季PM2.5超标、全年二氧化氮超标“三重压力”,全年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难度较大。土壤环境治理方面,因工矿企业多、农耕面积大,重金属、农药等污染隐患较多,呈现出多源、复合性特征。自然生态方面,全市自然保护地还有一大批问题未解决,国家级、市级自然保护区还涉及390个问题需提速整改,部分区县自然保护区内还有违规建设项目。

(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需加大

一是中央交辦问题。中央环保督察37项整改措施、115个具体问题,有2项和10个未完成;区县细化措施1079项、细化问题1343个,有32项和61个未完成。中办二次“回访”38项整改任务,有4项未完成。中办督查调研44项整改任务,有3项未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8项整改任务,有3项未完成。二是国家部委专项行动交办问题。“绿盾”专项行动交办自然保护区问题926个,有390个未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16个问题,有12个未完成。三是市级督察及暗访交办问题。市级环保集中督察交办区县1400个重点环境问题,32个区县细化整改措施486项、细化问题1665个,有182项和650个未完成。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共交办重点问题753个,有452个未完成。

(三)环境风险防范存在薄弱环节

市域内产业、企业布局不尽合理,部分能耗高、污染大的化工、制药等企业沿江沿河分布,潜在风险较大。废渣、尾矿库等历史遗留存量大、消纳慢,生产、交通等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库区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一定威胁。

(四)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需强化

条块协调联动抓整改的合力不够,责任上推、下卸问题同时存在,特别是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整改机制和格局仍需强化。“见子打子”抓整改的问题客观存在,总体上虽积极推进规定整改动作,但问题整治深度不够,举一反三、点面结合抓整改的效果未得到充分保证,长效整改机制仍需深化。坚决彻底抓整改的力度不够,面对突出污染问题、生态破坏严重问题,缺乏壮士断腕的决心、猛药去疴的力度、久久为功的韧劲,存在心存侥幸、等待观望、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的现象。精准务实抓整改的效果还不够好,还没有做到从最关键的环节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问题整改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的工作还有差距。

三、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的对策举措

(一)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守住绿色本底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國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长江、嘉陵江、乌江生态控制线,保护好三大水系生态涵养带。建设大巴山、华蓥山、武陵山、大娄山四大山系生态屏障,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整合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严格管控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坚决查处各类保护地内违法行为。

(二)系统保护修复长江生态,建设绿色屏风

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长江三峡水库库区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扎实开展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大力开展“四山”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积极开展“四山”地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全面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和石漠化治理。严格保护耕地,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排查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排查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全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检测并按要求向社会公开。坚持以改善水质为核心,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提标改造,完善城乡污水收集管网,补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全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农村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健全长效机制,防止污染反弹。二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推进实施《重庆市贯彻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着力控制交通污染,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行货运车、高排放车辆等限行,强化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深化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行动。加强扬尘综合治理,推行建筑工地“红黄绿”名单分级管控制度,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控制“十项规定”。深化餐饮油烟治理,严控露天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用地污染防治,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实施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严格风险管控。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处置设施建设,实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

(四)完善强化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正向激励生态环境建设

在国家层面建立东部发达地区对重庆等西部生态重点区域的补偿机制,在重庆市内,进一步完善大都市区对渝东南和渝东北区域的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类似于“碳排放交易”的补偿指标体系,比如根据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污染减排、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森林覆盖率,再根据生态功能区域的重要性和外溢性特征,按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本等给予补助,同时考虑生态护林员补助、湿地生态效益等给予补偿性补助。充分调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真正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作  者: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屏障长江整治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长江之头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