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野圭吾系列图书看日版书籍装帧设计的本土化

2019-09-18 02:45李照祥
艺术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圭吾东野装帧

李照祥

摘 要: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他的作品也是各大出版商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出版时有大量的本土化运作,其中装帧设计是本土化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简单地分析东野圭吾作品装帧设计的本土化。

关键词:装帧设计;本土化

东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品有《白夜行》《解忧杂货店》、加贺系列、侦探伽利略系列等。他凭借丝丝入扣的推理情节和逼真的悬疑设定,在日本推理小说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在众多的外国推理小说中,东野圭吾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出人意料的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令中国读者为之倾倒。为了使东野圭吾的作品能更好地被中国读者接受,他的作品在出版时经过了大量的本土化运作,其中装帧设计是本土化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简单地分析东野圭吾作品装帧设计的本土化。

1 中日图书装帧设计的不同

书籍的装帧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书籍和读者之间的亲密对话。装帧不仅能加固、保护书页,反映书籍内容,还能为读者提供审美体验。不同国家因为社会环境、阅读习惯、审美心理的不同,孕育出的艺术果实也各不相同。书籍的装帧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美感情绪,而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审美心理,书籍的美感价值需要迎合这个时代不同地域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气质。因此,中日的图书装帧设计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订口和翻口位置不同。日版书籍是竖排,阅读从右至左,所以订口在右,翻口在左。而现在国内的书籍正好与之相反,文字基本为横排,阅读从左至右,订口在左,翻口在右。

其次,日文版图书与国内出版的图书的形式与开本也不同。一般日本出版会先发单行本,32开本(一般为A4纸对折)平装或者精装,价格相对较贵,多用于收藏,在出版两年至三年后再发文库本,A6大小,价格低并且方便携带阅读,以达到普及的目的。不过日本近年也有部分书籍会直接出版文库本,如轻小说、文艺作品、自我启发书等。而在国内,一般会先出平装版本,在打开市场后,才会推出精装书。书籍的开本、用纸、印刷等,会根据中国读者的喜好与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图书市场。

所以,引进日版图书需要在设计上使之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与阅读习惯。

2 东野圭吾图书装帧设计的中日版本对比及其本土化分析

2.1 《盛夏方程式》——从摄影到插画

《盛夏方程式》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侦探伽利略系列长篇小说。《盛夏方程式》的故事发生在安静的海滨小镇上,成实家经营着一间年久失修的旅馆,游客日渐稀少。盛夏的一天,旅馆迎来了3位与东京有关的客人:帝都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汤川学、警视厅退休刑警和小学五年级男孩。当晚,汤川学去了居酒屋;男孩和成实的父亲在后院放烟花;刑警晚餐后不见踪影,第二天被发现死在了海边……

日版《盛夏方程式》选用了烟花的照片作为封面,以男孩与成实父亲放烟花的重要情节为切入点,封面采用暗色调,营造出悬疑的气氛,而烟花更是故事中案件的关键所在,将封面与书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

国内版《盛夏方程式》为了打造经典,直接选用了精装。外封方面,国内版的选图并没有延续日文版的风格,而是采用了淡色的插画作为封面。一方面,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印刷术、造纸术不断普及与发展,插画设计进入“黄金时代”。插画不断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孩童时期阅读绘本,少年时期阅读漫画,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插画,所以现代的年轻人更能接受以插画为封面的小说。东野圭吾的图书在国内年轻人中极受追捧,所以国内版的《盛夏方程式》选择了较为梦幻的插画作为封面,以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在插画的选景上,设计者选择了主人公成实一直守护的大海与汤川教授与男孩分别的车站作为意象,展现了故事中夏天的氛围;选取淡蓝色作为主色调,一是为夏天带来一点凉爽,二是因为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并非案件,而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浅色的封面改变了推理小说一向以暗色调示人的装帧设计模式,在东野圭吾的图书套系中,这种多样性避免了套书印量递减的情况,使每一本书都有独立的意义。内封选用了较为粗糙的热熔纸,图案则选用蓝色渐变配以气泡形状的透明UV,营造出海底的感觉,从而达到与封面设计的呼应与统一。

在这一组封面的对比中,日本与国内分别采取了照片与插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装帧设计思路,虽然都是以内容为出发点,但是到达了完全不同的终点。这和两国的阅读环境是分不开的。

2.2 《从前我死去的家》——不同时代的不同插画

日文版《从前我死去的家》出版于1997年,是东野圭吾早期的作品。故事讲述了对小学之前童年毫无印象的沙也加,在她父亲生前常独自前往的一栋荒凉的别墅中,寻找失去的记忆的故事。通过在别墅中的探索,沙也加回忆起自己是这栋别墅老屋中的小女儿,童年遭受了亲生父亲的性侵。她的哥哥因不堪忍受父亲所做的一切,决定放火和这栋房子、父亲同归于尽。沙也加童年被性侵,并目睹了同胞哥哥的惨死,成年后变成了无法控制自己行为、虐待亲生女儿的母亲。而这栋别墅并不是那栋着火的别墅,而是沙也加后来在另一个地点,为哥哥建造的一座坟墓。

在封面的设计上,虽然日版与国内版都选择了插畫,但是风格却大相径庭。插画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插画的风格种类多种多样,有风靡日韩的漫画插画、欧美流行的抽象插画、台湾言情小说常用的写实插画等。插画的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手绘、拼贴,随着电脑软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Photoshop、Illustrator、SAI等软件结合手写板在电脑上进行插画创作。

日文版《从前我死去的家》的封面选用了书中主角们所在的房子作为主要意象,读者翻开这本书其实也是在和主角们一起探索这栋房子,使读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末期,受限于当时的电脑绘图技术,封面基本由大色块组成,虽然整体显得比较平面,但是扭曲的树枝与漆黑的窗户也营造出了一种恐怖的气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国内版《从前我死去的家》的封面则从故事中小男孩与小女孩出发,只有当你读完全书,才能理解封面上的人物究竟是谁,选取黑色背景则是为了营造恐怖悬疑的气氛。国内版《从前我死去的家》出版于2018年,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动漫、电玩游戏无处不在,受到动漫、影视、网络的影响巨大,是本书的主要读者群,因此封面插画选择了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日系动漫人物形象。同时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日本,日式的形象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贴近了故事的内容。内封为了展现本书的文学性,与外封的故事性相对,选择了比较简单的纹样作为装饰。故事中有一个细节:这栋别墅里所有的时钟都停在11点10分,这是内封图案的灵感来源。书名中的“我”其实暗指哥哥(日文中的“僕”为男性对自己的谦称),故纸张选用了土黄色牛津纹,以表现书中小男孩的日记本的效果,从另一个视角呼应了书名。

这本书两个版本的封面由于出版年代的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同。书籍的本土化设计也要考虑时代背景的因素。

2.3 《谁杀了她》——意象相同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谁杀了她》讲述了发觉独居的妹妹园子情绪异常低落的交警康正从名古屋赶到东京,看到的却是妹妹的尸体。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自杀,康正却发现了他杀的迹象。他决心亲自揪出凶手报仇,于是掩盖线索,想让警方以自杀结案。他锁定了两个嫌疑人,而刑警加贺也发现了疑点。最终,康正和加贺通过不同的路,都将嫌疑锁定在了两个人身上:园子的男友润一和闺蜜佳世子。两人都不承认杀害了园子。然而经过加贺的推理,他很肯定园子系他杀,凶手就是两人之一,并且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然而故事就此结束……

《谁杀了她》的日文版与国内版的封面设计虽然都选取了侧脸元素,但是表达的意思和给人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日文版的封面聚焦在故事的真相上:由于这本小说最后并未揭露真正的凶手,所以封面上用男女两个希腊雕像代指男女两位嫌疑人,配合书名为读者设下问题,增加了读者的参与感。中文版的封面则把着眼点定在了调查案件的两个警察身上,两人都为了各自的目的,以自己的方式调查案件,封面展现了两人对决的效果。

日文版的封面色彩为白色调,配合希腊的石膏像,表现出典雅感,内含隐喻的气质。国内版则采用红黑配色,这是为了更好地迎合互联网的购书环境,通过强烈的对比,不但表现了冲突,而且能使更多的目光在浏览网页时聚焦到这本书的封面上。这其实从侧面反映了中日两国读者在阅读习惯方面的差异。2017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成年人的阅读量为每年45本,大量的阅读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书店文化,封面设计也更加注重书店橱窗展示。而我国读者大部分采用互联网购书的方式,封面色彩突出的书籍才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读者的视线。

综合以上几个例子,东野圭吾的图书在进入中国的市场前,装帧设计都要经过重新包装以适应国内的阅读环境。书籍装帧的本土化要考慮读者喜好、时代背景还有销售的渠道,一个封面的诞生往往是经过了多方面考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余人.引进版图书本土化运作[J].编辑实务,2014(08).

[2] 于跃.现代书籍设计本土化研究[J].编辑之友,2017(11).

[3] 铃木成一(日).设计书:铃木成一装帧手记[M].中信出版集团,2018.

猜你喜欢
圭吾东野装帧
东野稷驾马车
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人心拯救
东野圭吾小说中自杀行为浅析——基于涂尔干《自杀论》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东野圭吾《绑架游戏》将拍网剧
文以载史——藏文的雕版印刷与装帧艺术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