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绯
随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推进使用,以及教材培训在初中学段的逐级开展,统编本教材新的编写体系和教学理念正在逐渐影响或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教师沿用原来的思路设计教学活动,不能真正落实和体现统编本教材的思想。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全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是每一个教师首先要思考的课题。
一、关注学生主体,落实以学为主思想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为目标的。然而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以结论出示代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者仅凭一个学生的回答就草草完成对问题的探究。有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析,提醒学生:你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这应该是让学生最贴近语言的学习活动了,然而这样的学习活动也似乎总是被一种无形的教学模式束缚着,即学生首先需要明确写作方法或表现手法,再根据手法分析表达效果。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赏析语言就是为了写作和表达吗?如果阅读者不能从自身的阅读中真正而又深切地感受作者通过语言所描绘的事物的特点,这种方法的归纳又有什么价值呢?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阅读实际,基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指导其不断阅读,在与课文、同学、教师、自我的多重对话中,不断实践并丰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教师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预习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首先要在自读中自己扫除阅读障碍,梳理生字詞;其次要尝试反复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词句的内容和情感,体会朗读时的情感处理方式;最后,摘录重要语句,勾画问题和疑难点。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从各个角度进行思考,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他们边读边摘抄,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将自我情感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第二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进行自主交流,在不同方式的交流中,相互碰撞观点,实现对文本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之后,让学生运用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有一个学生就由老舍善用方言的语言特点,引申到《骆驼祥子》中的精彩人物对话,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到这位“人民艺术家”的语言风采。虽然学生展示的方法各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文章,同学问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由此不难发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你给予他们自由阅读的空间,他们会还给你一个充满阅读魅力的课堂。
二、关注语文要素,落实阅读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统编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了“双线组元”的单元编排方式,“双线”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人文主题体现选文特色,其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而语文要素则按照阅读规律,随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呈现语文知识与具体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教材整体设计如此,单篇的教学也应紧紧扣住单元和这一篇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例如,《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叙事散文,主要记述了自己一家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这篇文章被统编本教材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感受普通人的光辉,同时学习熟读静思的阅读方法。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使我们必须关注这篇文章所处的位置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这篇文章承担起这一单元部分的教学任务呢?在备课时,我们将语文要素确定为学习熟读静思,重点引领学生围绕逐层深入阅读分析人物、紧扣关键语句理解深层意蕴、感受人物精神体察人性之美三项活动进行学习。
在活动一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层次分析老王这一人物,让学生学习逐层深入、由表及里的阅读方法。重点围绕老王与“我”交往的几个细节,体会在“我”看来老王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师生通过老王给作者家送冰,“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病重却坚持给“我们”送香油和大鸡蛋,深刻体察老王的内心世界,感受老王对“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挚情感。
在活动二中,紧扣文本关键语句阐释和评价作者的“愧怍”,学习抓住关键语句来阐述理解文章内蕴的方法。引导学生细读“老王来送香油鸡蛋”段落中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理解“我”因受到惊吓忽略老王心意而自责的心理;细读老王死后,“我”的追忆和反思,理解作者所谓的“愧怍”不仅仅是对自己不能给予老王亲情与温暖的愧怍,更是面对老王自然守护的朴素道德而反思的愧怍。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学生会意识到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活动三中,在前面对人物和主旨理解的基础上,走进人物精神世界,汲取人物身上的精神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此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由文本生发开去,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激发善良情怀。
三、关注语文实践,落实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在统编本教材中,编者特别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在很多文章和课后的“积累拓展”中进行了活动设计。例如《故乡》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范进中举》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发挥想象,添加细节,篇幅可长可短。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语文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教师指导学生体会“笑”的深刻含义,理解“看客”的社会性。小说多次写到看客的“笑”,其中写酒客们第一次笑是在文章的第四段。教师先让学生对三个酒客的话进行分角色朗读,然后与其他学生共同探究他们是怎样读的,这样朗读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明确:第一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声调要高,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言外之意是“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是“高声嚷道”,唯恐天下人不知;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重音应该放在“亲眼”“吊”上,目的是为了突出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教师提示学生: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最终明白: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与看客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颇为相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思考,最终实现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对于“看客”的社会性也理解得更深了。
四、关注自主阅读,落实阅读的有效延伸
统编本教材将教读、自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提示我们:语文学习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学生的語文素养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在教读课上,我们要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在自读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自读课上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更多与教材文章主题相同、手法相近的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只有在自读中反复实践,才能真正迁移、运用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阅读。例如教学《白杨礼赞》时先引导学生分析白杨树的特点以及作者借白杨树传达的思想和精神,然后总结出象征手法的概念和表达效果。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很难从一个形象中抽象出一个复杂的概念,虽然学生知道了概念,却并不能真正地判断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适当的调整。
首先,引导学生从“礼”入手,找出文中赞美白杨树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整体的抒情脉络;其次,找出具体描写白杨树的语段,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理解白杨树的形象特点,进而提炼出白杨树所具有的人的品格;最后,通过对白杨树精神的探究,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北方的农民”“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时,教师并不急于提出概念,而是让学生再浏览袁鹰的《井冈翠竹》、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老舍的《月牙儿》,要求抓住事物特点,体会其精神。通过分组阅读、小组交流,学生会发现:《井冈翠竹》中“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赞颂的是顽强的革命精神。《爱尔克的灯光》中“我的心灵的灯”寓示着主人公对新的生活理想的追求。《月牙儿》中的月牙儿是残损的,象征她的命运;月牙儿的周围是暗夜,随时会被吞没,象征她的处境;月牙儿又永远是洁白的,象征她的心灵。这时候,教师再因势利导,学生便对象征这种手法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能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要有所选择,要找准两种事物问的共同点”这一关键内容。可见,学生通过对文本资源的挖掘,更能注意到文本内容的内在关系;把它们贯通起来加以思考,便能悟得文本的真谛和奥妙,促进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仅仅是教导学生外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