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福庆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富平县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道),268个自然村,其中82个贫困村,总人口82万人,是陕西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一个贫困县,全县贫困户7610户。为了实现脱贫摘帽,富平县举全县之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开展工作。其中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就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扶贫队伍。
去年冬天,地里的柿子树一直是张增强的心病;由于自己不太懂修剪技术,加上身体残疾又干不了活,只能由柿树枝条放任徒长,导致去年秋季柿子的产量很低,直接影响了他的经济收入。这些柿子树可是他全家经济主要来源,也是两个正在上学孩子的经济保障,当他愁的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去年家里的奶山羊生病时,曾打的技术服务电话,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再次拨打了电话。
接到张增强的技术需求电话后,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专家和技术服务志愿者,驱车来到他的柿子园里,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忙活起来。搬梯子、上树、修剪、捡拾树枝,在大家的努力下,原来不成型的柿树修建得有模有样。望着修剪好的柿子树,张增强激动地说:“我腿不方便,看着疯长的枝条,就给技术服务110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修的这么好”!
像这样的电话在技术服务110办公室随时都会响起。以上的事例只是富平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的一个缩影,在技术服务过程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发生,他们以农业产业、贫困户及农民群众的技术需求为出发点,及时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为富平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自2017年10月富平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组建以来,按照“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帮扶到田”的总体要求,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按照产业发展类别集中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40场次、入户技术服务指导19230余户,发放技术资料25800余份,张贴明白卡8000余份,技术服务110平台“接警出警”121余次。在服务中以田间课堂现场指导、一对一帮扶指导为服务手段,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抓好日常监管,成立技术团队
為确保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的顺利进行,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办公室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同时,按照“领导负责、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专人调度”要求,安排专人负责,保障平台有序运行。并向全县各村公开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各产业专家联系方式,及时接收贫困村、贫困户技术服务需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导任务,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做好日常监管等各种记录,并做到每周小结,每月汇报,做好相关培训指导服务资料的收集,并及时分类汇总,总结上报。提高110指挥中心产业脱贫服务效能。
富平县268个自然村,包括82个贫困村和186个非贫困村,由县农业系统100余名农技干部进行包联,每个贫困村确定一名致富带头人作为产业指导员,做到每户产业贫困户至少有一名技术人员包抓,通过帮扶指导提升了富平县贫困村的整体技术水平,为早日脱贫提供了技术保障。
结合富平县产业实际和贫困户的需求,分别组建了县级专家团队、县级技术服务小分队、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团队、农业农村能人技术服务团队等4个技术服务团队。县农民教育培训机构与各个技术人员签订协议书,每个技术人员并签下承诺书,落实任务目标,担起了职责和责任。其中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团队——职业技术学院学历大专班小分队采取一名大专学员包联帮扶2名贫困户的方式进行,实行一对一、面对面技术指导,有方案、有措施、有效果受到贫困户的一致好评。
做好技术服务,创新服务方式
一是做到技术服务和村级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技术服务过程中主要围绕村级主导产业开展指导服务。
二是技术服务和贫困户的需求相结合,包村干部入户征询贫困户的技术需求,并填写贫困户技术服务需求表,根据需求,实现精准服务和指导。
三是技术服务和贫困户长短产业发展相结合,短期产业以奶山羊养殖为主提供技术服务,长期产业围绕花椒、柿子种植开展技术指导。
四是技术服务和理论技术提升相结合,通过编写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技术资料来进一步提升规范培训对象的种养技术。主要有《花椒栽植管理技术》《柿子技术管理》《小麦栽培管理技术》《苹果栽植管理技术》等技术小册子,印制数量满足贫困户需求。编印《苹果栽植管理技术》《奶山羊养殖技术》《柿子技术管理》《花椒栽植管理技术》等管理年历,为便于群众学习,把管理年历做成两种格式,一种是张贴式,便于群众张贴到醒目处,随时查看。另一种方式是做出口袋小册子,便于群众携带,可以在田间地头随时学习。
五是技术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相结合。3月14日,县农广校组织农民来到曹村镇大渠村,为该村贫困户示范熬制、喷洒石硫合剂的过程及方法,确保他们今年柿子和花椒有个好收成。3月25日,2017级农民大专班技术服务队翻山越岭,驱车40多公里,来到曹村镇柴峪村,给50余名贫困户送上防霜冻技术,并现场示范喷洒叶面肥技术,将霜冻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中与农民教育培训高度融合,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部署落实。
六是技术服务和贫困村产业发展相结合。薛镇赵老峪北村是富平县深度贫困村,针对该村的技术服务,按照“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帮带扶式新型培训理念,县农广校主动请缨,积极作为,把该村作为农广校的定点帮扶村,选派技术过硬的专家深入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富平沣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芦花鸡养殖场,除定期到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外,每到生长关键季节,还及时向养殖场工作人员发放技术资料,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学会管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并在该养殖场设立技术指导牌,做到及时更换指导牌技术内容,更直观的为养殖场和当地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从而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截止目前,在北村共树立技术服务牌8个,更换内容7期,开设技术服务专栏2个,举办培训会场8场次,技术入户指导56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出警服务指导5次。
培育农村能人,加大示范引领
产业要发展,关键要看带头人,要在各村各地树立产业发展标杆,培养领头羊式的人物,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个性化学习、出外参观学习优秀生产基地的发展模式和经验等方式,对致富带头人、农村土专家、产业经营能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使其技术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带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为脱贫攻坚铸就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在片区产业链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从根本解决脱贫问题。
截止目前完成两期(杨凌班和富平班)共15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完成五期农村产业经营能人及土专家培训共300人,完成两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干部培训100人,完成新型经营主体培训10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200人次。在实施中,采用集中培训,参观学习、讨论交流、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主要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专家教授进行授课,通过培训使受训致富带头人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技能,使他们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在工作中,依托省级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群、陕西农业、富平农业、富平外宣微信平台、富平电视台发布各类图片及信息230余条;在富平县刷写墙体宣传标语45条,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的氛围。工作中对涌现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为富平县产业技术脱贫技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引导作用。
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县农业局监察室、县产业办、110技术服务指挥中心成立督察小组,对技术服务全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直至群众满意,群众满意率超过90%,效果明顯。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全县奶山羊、柿子、花椒、设施蔬菜、粮食种植、果业生产和中药材等产业,做好技术服务培训工作,完善技术服务团队,吸引更多的乡村能人和土专家加入到服务团队工作中去。进一步完善产业指导员的工作制度,力增贫困户产业技术服务实现全覆盖,每个产业贫困户至少掌握2门致富技术,全县268个自然村培训普及率达到95%以上。确保产业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人帮、技术指导有人教,使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平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