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丽, 雷怡禄, 梁健芬, 黎 莹, 张雪香, 黄玉娴, 蒋钦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干部病区, 广西 南宁, 530023)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 76.8%,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病率更是高达 82.5%[1]。睡眠障碍患者精神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低下,肢体功能恢复缓慢,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诱发脑卒中患者血压、血糖等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产生波动,严重者可直接导致脑卒中再发,不利于患者预后,且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目前临床上治疗睡眠障碍最主要的药物为镇静催眠药,但长期使用该类药物除产生相关不良反应外,还可严重损害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3]。因此,寻求一种简便有效、毒副作用小且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干预方法,是目前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中医传承历史悠久,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慢性病、康复护理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本研究将恒温雷火灸联合开天门复合手法应用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睡眠障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干部病区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65~85岁,平均73岁;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首次卒中,病后患者均无意识障碍;②有自我表达能力;③发病前无睡眠障碍或仅有短暂的睡眠障碍;④发病前及发病后无明显精神刺激史;⑤发病前无抑郁史。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⑦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基础病;②伴昏迷或有癫痫发作;③其他因素如药物或精神疾病等所引起的失眠;④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或失语不能配合检查;⑤发病前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将所选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5~85岁,平均7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75岁。2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①生活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保持睡觉的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及光源刺激;睡前协助患者用温水泡脚,提高睡眠质量。②饮食调护方面:晚餐宜清淡,不宜进食过饱(七成饱即可),禁饮浓茶、咖啡及吸烟。③睡眠指导: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控制噪音及光线;指导患者白天进行适当的有氧活动,合理安排护理相关的工作,保持日间的清醒状态,尽量错开患者的休息时间与护理时间;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嘱患者夜间尽量不看刺激性的电视、不谈论过激的话题。④情志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兴奋、抑郁、愤怒、惊恐等不良情绪刺激;分析影响患者睡眠的症结,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引导患者,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的情绪状态,恢复平静、稳定的心态,从而建立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4]。
1.2.2 恒温雷火灸联合开天门复合手法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恒温雷火灸联合开天门复合手法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患者临睡前仰卧,头放正,全身放松,舒适、自然、闭目,操作者为患者进行恒温雷火灸后,再嘱患者全身放松,诱导患者把思想集中在头部,操作者则位于患者头侧床前,意守于指端,为患者进行开天门复合手法按摩。
1.2.2.1 雷火灸操作步骤[5]: ①先将赵氏雷火灸药点燃放入恒温灸盒并盖上盒盖;②将灸盒置于下肢涌泉穴、太溪穴及头部百会穴进行施灸。③用1条大浴巾围住灸盒的底部,灸盒顶部另取1条大浴巾盖住,灸盒用浴巾密封固定,施灸部位与火头保持距离3~5 cm 进行恒温灸,若患者感觉不舒适或灼痛应予以调整,无需刮灰。④每天睡前灸1次,20~25 min/次。
1.2.2.2 开天门按摩实施方法: ⑴操作前准备:查对患者的信息有无错误,解释开天门的操作方法、治疗目的还有相关的注意事项;治疗前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同时嘱患者排空二便;治疗室保持光线充足、清洁、安静;嘱患者调整呼吸、放松心情;施术者洗手后在双手涂抹适量润肤露或者精油。⑵取穴:上星、印堂、头维、攒竹、丝竹空、百会、太阳、风池。⑶手法步骤:①推上星:患者仰卧位,施术者搓热双手,双手拇指一指禅推法由印堂穴直推至上星穴共计36 次。②推头维:施术者双手拇指交替,由印堂穴向上推至头维穴共36 次。③推眉围:施术者双手拇指自攒竹穴沿眉围推至丝竹空穴共36次。④梳理太阳经:五指分开,双手交替用手指指腹力量梳理太阳经,10~20次。⑤叩印堂:中指指腹叩击印堂穴36 次。⑥叩百会:中指指腹叩击百会穴36次。⑦揉太阳:利用双手食指和中指按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太阳穴10次。⑧轻拍前额:按前额左侧-前额-右侧-额顶-前额的顺序拍打3 min。⑨按揉风池穴:中指指腹按揉风池穴10 次。⑩操作疗程:1次/d,15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3 注意事项: 操作者在手法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及耐受性,分别选用相对应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应做到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1次/2 s,按压时要有一定的强度,患者穴位处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表现。同时在操作前嘱患者排尿,保持身体、心理放松,在舒适状态进行操作能取到更好的效果。临睡前为患者进行恒温雷火灸,再为患者进行开天门复合手法按摩。操作力度需应由轻到重,先慢后快,力量渐次加大,有节律的进行,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过短则达不到治疗作用,过久容易使患者疲倦。每晚按摩1次,10次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6]。
1.3.1 睡眠质量
采用PSQI 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SQI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共同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而18个条目组成7个维度(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维度0~3分,累积得分为即总分,总分0~21分,总分<7分者评定为正常睡眠,>7分者则可判定为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2 生活质量
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表(SS-QOL)评估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家庭角色、精力、情绪、语言、个性、活动能力等12个维度,49个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范围为49~24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SS-QOL可以在社会角色领域进行测量评价,可以在特定范围内作为中风临床试验疗效判定指标[7-8]。SS-QOL量表信效度及敏感性的良好,可用于测量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1.3.3 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4 疗效判定
比较2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显效:治疗后,失眠症状基本消失,每天睡眠时间>6 h或睡眠恢复正常;有效:失眠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正常值,较治疗前,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无效: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9]。
干预前2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组入院时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SS-QOL评分比较 分
与入院时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21例,满意17例,一般2例,护理满意度95.00%(38/4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18例,一般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75.00%(30/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37/4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30/40)。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的“中风”,睡眠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近代中医认为它属于“中风”“不寐”“多寐”“善眠”“鼾眠”“嗜卧”“梦惊”“梦魇”“遗尿”等范畴,“阴阳失调”是中风后“不寐”(睡眠障碍)的总病机。患者中风后气血亏虚,血气之道涩滞,心神失于濡养,进而导致失眠[10]。阴阳失调,则阴不敛阳,阳不入于阴,虚火扰神,心神不宁,发为失眠健忘。中风后痰浊扰神,心神不安则多梦,卧不安宁。久之痰湿化热,痰热交结,肝风内动,扰乱心神,从而产生梦游、梦魇、梦语、梦惊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睡眠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卒中后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血压波动、糖耐量异常甚至再发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1]。睡眠障碍药物治疗以抗焦虑、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长期服药可造成患者的依赖性,且还存在相关不良反应,中药治疗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中药多味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
中医学认为,脑为神明之府,诸阳之会。“开天门”是祖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之一,是运用开天门的按摩手法,作用于头面部的腧穴而产生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12]。医务人员通过手法按摩头部诸经、穴,可使头部经脉气血得以顺畅,阴阳得以平衡,即神有所主,心神得安。现代医学认为,刺激头面部的末梢神经、皮下血管,通过反射弧,调整大脑的兴奋性,使机体产生感应,疏通经络,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加强机体代谢功能,从而使阴阳平衡,达到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不寐亦随之而愈。按摩时采用揉、推、叩等手法可加强肌肉、神经的抑制过程,从而促进患者入睡。同时,按摩太阳、百会、上星、神庭、印堂等头部穴位还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达到镇静安神功效[13]。风池、风府则具有平肝潜阳功效,持续刺激该穴位有较好的安神功效。
恒温雷火灸是通过改进的灸具以恒温施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在持续热力的作用下促进有效药物的持续渗透,实现体表解剖穴位、经络与脏腑一体化的施灸,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14]。雷火灸药条的主要成分是沉香、乳香、干姜、菌陈、木香、穿山甲、羌活、麝香等中药,利用中药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中药因子、红外线、物理因子和特有的手法,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达到祛风散寒、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扶正祛邪等功效。百会穴位于巅顶,为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又深系脑髓,可受天地之气,隶属督脉,是各经脉之气会聚之所,通督全身之气血,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所出之井穴,它有滋肾水而制心火之功效(泻南补北);太溪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所,善益肾中之元阴,乃脏病取原之意。三穴相配,可使肾水足而心火制,火入阴中而自寐,通过滋阴降火、宁志镇静、养心安神、交通心肾之功效促进入眠。恒温雷火灸属非侵入中医外治项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需定时刮灰等优势,灸药渗透肌肤的热力较传统灸法强,能有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且灸治过程中恒温舒适、安全有效,无雷火灸燃烧烟雾的刺激,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15]。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形神合一的整体,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来实现关联。脚是人体“第二心脏”,三阴经交汇之处;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交汇处。恒温雷火灸和开天门复合手法可通过中药对腧穴的药理作用,同时联合头面部及足部穴位按摩以达扶正邪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血安神、疏肝理气、平衡阴阳而郁解之功效[16]。反之情志的舒畅可畅达气机,进而促进精血精液的运行输布,防止气滞血瘀痰凝,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康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以及睡眠障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恒温雷火灸联合开天门复合手法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中医组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