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绍惠 周萌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字:互联网十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也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提出,“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学管理融合。推动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教学相融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维,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混合式教学是将互联网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一个学习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因此,整体有效实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受到各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建立组织机构,系统推进
学校要建立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明确,便于协调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关问题。组织混合式课程的立项评审、建设期间的检查以及終期验收等工作。在建设课程的同时组织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和组织制度为保障,明确教学改革的任务、目标、思路和要求等,系统的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2)增强意识,转变观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同时需要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因此,要增强师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意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思维,树立高效、创新的教学理念,避免混合式教学模式流于形式。为此,学校要加强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宣传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校进行专题报告或讲座;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组织教研活动进行相关问题研讨;教学单位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及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将学生的意愿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让师生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吸引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教学模式改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成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一线工程师引入师资队伍,共建课程资源;增加教师企业实践,将课程资源与企业实际项目关联;鼓励课程团队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建设高质量教学资源;成立专家指导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指导。
(4)“线上+线下”相融合,深化教学改革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在线课程,课程资源包含了全部知识点,及相关的视频、课件、题库、作业、考试等内容。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学习在线课程中的知识点,并完成测试。师生可以在线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拓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问题式、启发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线上预习线下重点讲解、答疑解惑线上巩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循环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5)完善环境建设,保障实施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是教学环境建设,这也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利保障。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充分利用具有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作业与考试、成绩评定等功能的网络服务平台,搭建在线课程,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建设优质共享课程资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6)建立标准与机制,促进改革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加强课程实施流程的建设,制定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考评依据,包括课程资源建设数量与质量、线上课堂教学活动、资源应用情况、线下教学环节与效果等方面。依据标准定期查看课程资源建设、课堂应用、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师生互动情况。同时将教学改革与信息化教学比赛相融合,组织教学比赛,设置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学生终身自主学习体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永平,钟畅武,韦柳丝,贾红杰.高职院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
[2]赵晓智,“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J].科教论坛,2019(02).
[3]张凯.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教材,2019(01).
[4]薛亚平,李建荣,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有点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5]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6-24.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13.
[7]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