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为”的词化研究

2019-09-16 01:50陈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

陈敏

摘  要:现代汉语中,“甚为”为副词义,由“甚”和“为”两个独立的语言单位在一定的演变过程中趋于融合。本文从汉语史的角度,对“甚为”的词汇化过程作历时的考察,对其形式上的凝固,语义上的虚化,到最终其虚化义的衰落进行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甚为;词汇化;语法化;衰落原因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引言:

副词“甚为”由单音副词“甚”和系动词“为”复合而成,对其探讨,大多将其归为“最为”、“极为”、“很是”等类似副词来研究。王兴才(2010),呼叙利(2007),肖小平、龙海平(2013)等学者相继探讨过以上副词的形成发展问题,如“为”字,王兴才对其演变和虚化作详细的分析,认为“为”是由实而虚演变成判断系词,随后语法化为副词后缀,失去其意义[1]。而肖小平和龙海平认为“极为”中的“为”源于“代动词”而非系动词,并将“稍为、广为、大为”等与“极为”在用法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对比[2]。

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对于“副词+为”结构的研究颇多,如“最为”、“极为”、“稍为”、“大为”等,但对于“甚为”的研究很少。本文将细化对副词“甚为”的研究,并对其成词的过程,虚化以及衰落的原因进行探究。

一、副词“甚为”的词汇化

(一)“甚”、“为”的词义演变

“甚”,本义作名词用,为“异常安乐”义;随后取其本义一部分,有“过分”义,表程度深;又由此可引申为“严重、厉害”;最后虚化为副词,相当于“很、极”,表程度。

“为”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一开始表示行为动词“干、做”,在此基础上泛化出“治理”、“变成”、“制作”等义。后又引申为“认为,当作”,此时更具有主观性,意义更加抽象化,如:

(1)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最后,“为”的词义进一步虚化,动作性减弱,用作系动词,表判断义。这种判断句式并不常见,而“为”作系词后面加形容词,表示对一事物的性质、特征的判断,此用法更普遍,如:

(2)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对于“为”的词义演变,学者王兴才指出:“系动词‘为是在主观动词‘为的基础上向更为抽象、更为空灵的意义虚化和演变。这时候‘为前后所连接的两部分,在事物属性、特征、性状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类的性质。”[3]这一观点,当无疑义。

(二)“甚为”的词汇化过程

“甚”和“为”本是两个独立表意的成分,其连用始于汉代,“甚”做副词,组合后是一个动词短语,如:

(3)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汉书》)

这里的“甚为”译为“很是替……”,随着汉语的发展,到魏晋六朝时期,“甚为”连用的同时,常与“所”字搭配,表示被动义“很是被……”,“甚”作副词用,修饰“为……所”短语后的动词,且这个用法甚广,直至宋代。与此同时,“甚”作为副词,修饰“为”后面的形容词成分,我们称此句式为:S甚为AP。如:

(4)暢随宜应答,甚为敏捷,音韵详雅,魏人美之。(《宋书》)

几乎在六朝时,出现了“甚为+VP”的用法:

(5)事至於此,甚为可叹,当今之才,委授已尔,宜尽相弥缝,取其可取,弃其可弃。(《全刘宋文》)

除此以外,于隋唐五代,“甚为”后开始出现名词成分,并断断续续,又出现在明清时期,如:

(6)突厥大怒,举兵入寇,甚为边患。(《大唐新语》)

分析到这里,“甚为”究竟何时成词发生词汇化的呢?作者认为是在其后接形容词成分时便已发生词汇化。太田辰夫指出,“S甚为AP”结构中的“为”已经完成虚化,成为副词“甚”的后缀,“甚为”融合为一个词[4]。到中古汉语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为”已经非常稳固地受到副词“甚”的修饰,此时“为”的可删除度更高,虚化程度更高,也更容易依附于“甚”而词汇化。

(三)“甚为+AP/NP/VP”句式考察

1.“甚为+AP/NP/VP”的运用情况

以下是利用北大语料库调查的“甚为”在一些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文献名称 “甚为”+被修饰成分

总次数 VP AP NP

汉书 1 0 1 0

全刘宋文 2 1 1 0

三国志 3 1 2 0

大唐新语 2 0 1 1

敦煌变文 1 0 1 0

旧唐书 18 3 11 4

北宋史书 33 6 22 5

太平广记 9 3 5 1

梦溪笔谈 3 0 3 0

朱子语类 4 0 2 2

三国演义 2 0 2 0

拍案惊奇 11 3 7 1

水浒传 3 0 3 0

官场现形 2 1 1 0

老残游记 7 1 6 0

元代宫廷艳史 25 1 24 0

古今情海 6 3 3 0

合计 总数 132 23 95 14

比例 / 17.4% 72% 10.6%

該表反映了“甚为”后被饰成分的历时演变情况。首先,“甚为”后的被饰成分 (VP/AP/NP),出现的时间的早晚间隔不大;其次,各自使用情况不同,发展也不平衡。句式“甚为+VP”和“甚为+AP” 几乎是同时产生,但二者使用的频率有明显差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句式“甚为+AP”次数增多,使用频率也最高;最后,句式“甚为+NP”比起另外两种句式,不仅出现的时代要晚些,使用次数不高,且越往后,此句式越少用,直至明清后,用法消失。

2.几种句式呈现出差异的原因

由上述分析可知,句式“甚为+AP”中的“为”不再是判断系词,而是与其前面的副词“甚”凝结成的副词后缀。句式“甚为+AP”的功能在于主观地强调主语在属性或特征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而AP经程度副词“甚”修饰,语义上从表性质状态转向表事物性质的变化过程,由此具有 VP的特征。这也就能说明句式“甚为+VP”和“甚为+AP”几乎同时产生的原因。如下例:

(7)俄有客于岸,呼舟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妙,山石可裂。(《太平广记》)

例句中所传达的信息既有说话人程度很深的主观性评价——吹笛技艺之高超,笛声之悠扬;也隐含着事物性质的发展变化,即:在作者看来,笛声之精妙,已达山石可裂的地步。

3.“甚为+AP”(后简称为“甚为X”)与“甚+AP”(后简称为“甚X”)的差别

首先,“甚为X”排斥单音节的X,而少数的接单音节词的用法,其后面大多会有“矣”、“也”等语气助词, 而“甚X”相反,后接多为单音节词。如:

(8)若从所示,甚为佳也。(《册府元龟》)

(9)赐良田甲第,恩礼甚隆。(《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二、“甚为”词化及衰落的动因分析

(一)“甚为”词化的动因

第一,“甚为”成词过程受到双音化的影响。复音词的产生是从春秋战国开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双音化发展的进程又得到了明显加快。从产生时代看,“甚为”始于两汉而兴盛于宋代,这与汉语双音化进程大致是合拍的。“甚”与“为”本是两个邻近的单音成分,双音化的影响很容易凝固成词。

第二,在句法成分方面,由上述统计可知,“甚为”自产生之始就倾向于与形容词性成分搭配,虽然与民国时期相比,现代汉语中其与动词性成分的搭配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保持与形容词性成分的搭配优势。到中古汉语时期,“为”已很稳固地受到副词“甚”的修饰,当“甚为”发生词汇化,其后所接成分为形容词,那么此时“为”的可删除度也就更高,虚化程度也更高。

第三,说话者使用“甚为”一词,表达了自身的态度和立场,主观化显著。从上面的句式考察中可知,句式“甚为+AP”能够主观地强调主语在属性和特征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而从语用层面看,“甚为”也有强调后续成分的功能。

(二)“甚为”衰落的原因

“甚为”在中古至明清时期使用频繁,但自民初以来,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作者认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很是”等词在近现代的迅猛发展:作者利用CCL语料进行穷尽性统计,“甚为”在近现代作品中的使用次数为1150次,“很”高达436708次、“很是”达2179次。

“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是一个古代词汇,在上古书籍中便已出现,其副词用法也早已形成。而“很”是后产生的词,一般认为,“很”出现于元末明初,至清代被广泛运用,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而“甚为”一词大多作为书面语使用,白话文使用也多被“很是”等词替代。除“为”以外,与之同功能的判断系词“是”,后来在语言中兴起了,于是“甚为”的运用情况必然会发生变化。

三、结语

副词“甚为”由单音副词“甚”和系动词“为”复合而成,其连用始于汉代。在句式“S甚为AP”结构中,“为”已经完成虚化,成为副词“甚”的后缀,“甚为”融合为一个词。且“甚为”以修饰双音节为主,表示自身的一种主观态度和立场,即一种主观的强调,主观化显著。至于“甚为”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很是”等词在近现代的迅猛发展,也是书面语和白话文的使用区别。

注释:

[1]王兴才:《副词后缀“为”的形成及其类推范围》: 动词“为”由实而虚演变作判断系词后,在“单音副词 + 为 +AP”这个句法环境里,由于受到双音化和韵律节奏的影响,“单音副词 + 为”便开始凝結而逐渐固化成词。

[2]肖小平、龙海平:《现代汉语“极为”类“副 + 为”结构的形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3期。

[3]王兴才:《副词后缀“为”的形成及其类推范围》,《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02期。

[4]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蒋绍愚、徐昌华译,2003年第249页。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版。

[2]王兴才:《副词后缀“为”的形成及其类推范围》,《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02期。

[3]巴 丹:《“极其”与“极为”的演化机制》,《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04期。

[4]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04期。

[5]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1992年第05期。

[6]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13年。

[7]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

[9]呼叙利:《副词后缀“为”例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01期。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