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刘力
(辽宁省凌海市动物检疫站,辽宁 凌海 121200)
禽类大肠杆菌病作为非接触性传染病,可以引起蛋鸡的全眼球炎,造成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国内该病菌的血清众多,导致鸡体很容易产生耐药性[1]。另外,国内大部分饲养场和人员会有乱投药的现象,无疑是给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增加了难度。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单只眼出现眼前房积脓情况,常发生于败血症流行的后期,一般是单只眼发炎。病鸡会出现精神食欲不振和减缓发育的状态,严重者失明或者死亡。
江苏南京某蛋鸡养殖场,约56日龄的蛋鸡出现流泪与怕光情况,伴随着眼睑肿胀三种主要特征,后确诊为“眼型”大肠杆菌病。在鸡群发病时期,病鸡精神郁郁,出现的眼炎症状多为一只眼睛,偶有两只眼睛同时发病的情况。发病期间,病鸡不断流泪,眼圈红肿且后期红肿趋势愈发明显。头部也出现肿胀情况,翻开眼睛能发现数量不等的脓性积蓄物渗出或者黄色的干酪状物质,角膜灰白不透明[2]。
天津某养鸡户徐某,购进5000羽蛋鸡养殖,自配饲料,在地面平养。由于该鸡群密度较大,粪便清理不及时,鸡舍内氨气味浓重。自50日龄开始,逐渐出现病鸡,使用土霉素、痢特灵以及维生素A的治疗手段效果均不明显,病鸡数量的出现不断增加。该养鸡场的病鸡表现出的症状为:精神萎靡,毛无光泽且杂乱,食欲减少,粪便呈现绿色或为白色水样便。病鸡眼睑不断渗出脓性物质且有粘连情况,部分病鸡出现失明情况。其眼球标本在显微镜的显示下,整个眼球都有单核细胞和易染细胞浸润。视网膜已经充血坏死,肠道也出现了卡他性炎症。
闵行区一蛋鸡养殖场,4批不同日龄的蛋鸡自出现眼部流泪怕光后,随着患病时日增加,病鸡的体温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病鸡出现暴躁状态,不断用鸡爪猛抓眼部流脓部位,令眼部血流不止。病发后,蛋鸡的生长发育变缓,最后都被淘汰掉。
根据不同实例总结,其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
多在35~50日龄发病,偶有长日龄病鸡发病,但概率不高。在35~50日龄的群鸡里发病率约为20%左右,死亡率也不会超过10%。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初期发病多表现为眼内出泪,结膜有潮红症状,呼吸症状轻微。发病日长,眼睑逐渐肿胀起来,眼内会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再严重一些,上下眼睑会黏连在一起,有豆渣状(干酪状)分泌物渗出。将分泌物擦净后可在眼内观察到角膜穿孔,直至失明。病死鸡的尸体瘦削,肠道剖检可见弥散性出血和肠粘膜脱落。盲肠肿大,内有棕褐色粘稠物。
使用无菌手段,取样病鸡眼部渗出的脓液以及病死鸡的心肝脾,在血平板上接种,在37℃的环境下培养24h,都长出了不透明的灰白色菌落。麦康凯琼脂板长出约1~3mm的接近纯红色的菌落,圆形、光滑且湿润。在普通培养基上长出的是光滑的圆形半透明无色菌落。挑取不同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后可看到散落的不成形苞芽。
图1
分离出的细菌的生化试验的结果见图1。
选取氧氟沙星、氟哌酸等6种物质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见图2。
图2 药敏结果
根据上图可知,最敏感的是丁胺卡那,另有三种药物具有抗药性。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抽样60只病鸡,按照10只一组,分六组的方式进行随机分配。一星期后的治疗结果,与药敏实验结果一致。
取菌液接种给2日龄的雏鸡,每只接种0.2ml,接种3只。对照组也选取3只同样变量的实验对象,腹腔接种普通的肉汤。在72h后,实验组3只雏鸡全部死亡。从死亡鸡的肝、眼、心球液中分离出接种菌,对照组的雏鸡无一死亡。
满月鸡取0.5ml上清菌液,选两只皮下接种[1]。依然选取两只组成对照组,接种0.5ml的普通肉汤(皮下)每只。实验组鸡分别在第二天和第四天死亡,依然可以分离出接种菌。对照组鸡全部存活。
病情特别严重的病鸡,需要每天使用清水对眼周围进行清洁,再用青霉素眼药水滴在眼睛周围,每天至少保证三次,直至病鸡痊愈才能停。对养殖的全体鸡群使用丁胺卡那饮水,1g丁胺卡那比10kg水,每天保持两次。还需要经常对鸡舍消毒,使用含量为0.3%的威力灭和浓度为0.5%的百毒杀等消毒,全面使用消毒液对鸡舍的边角、鸡笼、养殖环境以及污染物进行持续消毒,每天维持一次的频率即可,连续消毒一周。对于已经患病的鸡,需要隔离喂养,已经病死的鸡的尸体要做无害处理。用药和控制消毒同时处理,可以很有效的控制疫情,减少经济损失。
即使该病的致死率不算高,但也不能忽视此种病症。“眼型”大肠杆菌病多为发散性发病,需要养殖人员时刻注意。一旦发现此种病症,要尽快隔离病鸡,筛出敏感药物,给临床治疗作为参考。要分析发病原因,若是因为污染种蛋而造成的垂直传播,必须要严格检疫,以便淘汰阳性鸡。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突发状况。该病的报道不多,需要我们自身重视起来,以抑制其快速发病和繁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