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烈山窑址出土文物浅析

2019-09-16 02:02文/陈
文物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三彩窑址龙纹

文/陈 超

一 概述

烈山窑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岸边,西距雷河1000米左右,东靠烈山脚下,一条老乡道沿窑址边自南向北穿过。

2017年9月,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实施新湖路建设项目过程中,发现一处古窑址,地表散落很多瓷片及窑具,当地文物工作者认为这是一处重要的古窑址。随后,淮北市文旅体委及时上报安徽省文物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3月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的考古发现。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比较重要的发现是6座窑炉。出土了数以吨计的陶瓷器残片,可复原器物2000余件。时代跨度从唐代晚期至元代。出土遗物比较丰富,其中不乏精品。笔者选取部分出土文物阐释其文化内涵,以飨读者。

二 遗物介绍

出土遗物按釉色分主要是白瓷、绿釉瓷、黄釉瓷、琉璃器、三彩瓷、白釉黑褐花、酱釉、青黄釉、茶叶末釉等。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罐、枕、俑、建筑构件、围棋子等。窑具有窑棒、垫砖、垫板、垫饼、三叉支托、垫圈、托珠、钵状支具、盏状支具、工字型支具等。

2 图二 腰形垫饼

3 图三 圆形垫饼

4 图四 钵状支具

(一)窑具

1.三彩三叉支托

三叉支托是瓷窑中经常使用的支烧具,目前使用比较早使用三叉支托的窑址是河南巩义白河窑,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白河窑的年代最早是在东魏和北齐之间,属于北朝时期[1]。熊海堂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窑具与装烧技术研究(前编)》一文中论述三叉支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北部地区,是北方地区白凌、三彩窑场最有代表性的垫隔窑具[2]。目前在陕西铜川耀州窑和河南巩义窑均发现有三彩三叉支托。烈山窑的三叉支托发现较多,使用方法有的是单独使用,有的是与工字型支具配合使用(图一),有的是背靠背粘连使用。多样的使用方法应该与支烧的产品不同有关系。

2.垫饼与垫砖

烈山窑址出土比较多的垫饼和垫砖,垫饼有大圆饼形、腰形(图二)。圆形垫饼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垫具,很多窑口都出现过。圆形垫饼的边缘用道具刻出一个或两个缺口(图三),烈山窑址的瓷器也采用了覆烧工艺,缺口是便于释放空气。腰形垫饼是唐代晚期至北宋晚期窑址出土较多的一类垫具。均是用淘洗之后的粗料捏制而成。造型比较简单,因形制类似“腰子”而命名。它是配合垫砖和大圆形垫饼使用的,作为辅助支垫具。垫砖的使用时间跨度比较大,从唐代晚期一直到金代晚期,器型比较规整。垫砖是配合窑柱一起使用的,即窑柱作为支撑垫砖四角的支柱,层垒加高,如同垒楼房的样式,增加装烧量。烧制三彩和琉璃器也使用垫砖。

3.盏状、钵状支具

盏状、钵状支具是金元窑址出土比较多的两类间隔具。盏状支具形制类似盏而命名。属于多次使用的间隔具,从出土情况分析,主要用于间隔碗、盏之类的产品。钵状支具的功能也是一样,出土物中有钵状支具与碗粘连的现象(图四),直观展示了支烧方式。这种支烧方式在北方瓷窑系统中运用比较多。

2 图六 宋 褐釉人物坐俑

3 图七 宋 风帽坐俑

(二)瓷器窑具

1.“鞏县”三彩瓷片

出土的宋代三彩瓷是烈山窑址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三彩器起源于唐代早期,俗称“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溶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主要是陕西铜川耀州窑、陕西醴泉坊窑、山西浑源窑、河北西关窑与河南巩义大、小黄冶窑。到了宋代,烧制宋三彩的瓷窑数量增多,分布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山东等地[3]。上述烧宋三彩的瓷窑址均是考古调查确认的,并没有经过考古发掘。烈山窑址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确认的烧造宋三彩的瓷窑址,并且所使用的窑炉规格也比较大。在一些素烧瓷片上发现类似“鞏县朱”“县朱”“鞏”等残缺的字样(图五)。这些文字信息都指向河南巩县,巩县作为重要的唐三彩烧造地,三彩器烧造技术一直延续到宋代,比如芝田三彩窑的发现[4]。说明烈山窑址与巩县窑有着天然的联系,烈山窑址烧造三彩器的技术应该是来源于巩县窑。很可能是巩县的窑工来到了淮北地区,发展了当地三彩瓷器烧造技术。

2.人物俑

烈山窑址还出土了许多人物俑,有菩萨俑、仕女俑等,分立俑和坐俑分种。北宋褐釉人物坐俑(图六),可惜头部无存。人物端坐于凳子上,凳子用凸起形式刻画,双手交叉于大腿之上,右衽,衣服褶皱清晰可见。双腿并拢于榻上,两双鞋尖暴露在外。

风帽坐俑(图七),似菩萨。褐釉,头戴风帽,头微低,双眼微眯,鼻梁挺直,嘴合。跏趺坐,双手交叉于盘腿上。衣纹褶皱明显。整体形象端庄肃穆。

1 图八 金-元 狗俑

2 图九 金-元 羊俑

3 图一○ 金-元 鸭俑

4 图一一 宋 黄褐釉印花大砖

5 图一二 宋 开封铁塔所用瓷砖

烈山窑址出土的人物俑尺寸较小,放在窑室中空隙之地烧制。其用途应该是日常的玩具,在柳孜运河遗址中也出土过类似的人物俑。这应该和宋金时期对小型人物俑的市场需求有很大关系。

3.动物俑

烈山窑址出土动物俑有狗、羊、牛、鸭子等(图八-图一○)。时代主要集中在金元时期,北宋窑址中出土的动物俑极少。出土动物俑中以狗俑最多,形态各异,有的犬身施褐彩,有的施纯釉。宋金时期养犬多盛行,犬不但能看家护院,而且能效忠主人。《宋史·孝义传》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州德安陈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犬也经常作为文人画者的题材出现在绘画之中,如上海博物馆藏宋佚名绢本《秋庭乳犬图》。金代的墓室壁画中经常出现猎犬的形象,说明了犬的流行。

动物俑中的鸭子也是比较多的一类,捏塑简洁,制瓷窑工们信手拈来,一只瓷鸭便出现了,简单但不失形象。有的鸭子身上还有系。有的鸭子身上有褐彩,体现了鸭子的种类不一。总之,烈山窑出土的动物俑多是生活常见的牲畜家禽,其用途多作为玩具。

4.印花大砖

烈山窑址出土有建筑材料,其中就有琉璃印花大砖。釉色有黄褐釉和褐釉两种,规格是31×31×5厘米。砖的正面印有三线勾勒的方形,方形内是卷枝花草纹,砖四角是花卉纹。胎是黄褐胎,较粗(图一一)。这种印花大砖经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科技部检测分析得出的结果属于高钙釉。说明烧造技术比较成熟,烧成温度比较高,需要达到1200℃-1320℃。

这种印花大砖在考古中发现不多,据史料记载,开封的铁塔上所使用的材料多为琉璃印花砖。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铁塔始建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十月。在铁塔上琉璃砖上曾发现有“宿州土主吴靖”字样(图一二),说明宿州地区的人上贡本地琉璃砖建筑材料到铁塔。烈山窑址所在位置在北宋时期属于宿州管辖。烈山窑的产品能够被推荐到开封作为皇家寺院的建筑材料,应该一个人有关。那就是曾任宿州行政长官的陈希亮。他嘉祐二年(1057),担任开封府判官。继任过京东转运使,他有可能是把烈山窑的产品推荐到开封。

那么,烈山窑产品通过什么渠道运送到开封?首先,烈山窑位于雷河(清代称为龙河)岸边,属于濉河的支流。濉河在《水经注》中称为濉水,它与通济渠相通,通济渠连着开封。这样一条清晰的瓷器运输路线跃然纸上。烈山窑的产品就是通过这条水路运输到开封。

5.模制龙纹枕

烈山窑址还出土有印有龙面纹枕的残片,比较罕见。残片属于枕的一端,模印成型。犄角弯曲分叉向上,左右相对称,犄角座凸棱明显。额头部有乳突,乳突上方有一圆气孔。两耳呈圆筒状上翘,两眉高突呈倒“八”字形, 圆眼圆睛, 阔鼻,略有损坏,嘴作咧状,呈倒梯子型,唇部雕饰明显,双排齿, 嘴角边多饰二颗撩牙,吻部四周布满鬃毛须。龙首头部上方饰放射状鬃毛(图一三)。

1 图一三 宋 龙首纹枕片

2 图一四 宋 素胎龙纹建筑构件

3 图一五 金-元 “黄一郎宅”白釉碗

4 图一六 宋 褐彩“公用”字罐口

宋代,龙纹应用广泛,也是龙纹进入纯艺术领域的重要阶段。除陶瓷外,在金银玉石、丝绸诸器物及建筑构件上,均喜以龙纹为饰;尤其是以龙为主题的纯艺术绘画,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此件印龙纹枕应该是当时龙纹盛行的产物。龙纹的绘制不容易。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叙制作楷模》中指出,画龙者要“三停”“九似”,即“画龙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仍要騣鬃肘毛,笔画壮快,直自肉中生出为佳也”。

在瓷器上彩绘龙纹比较常见,如日本白鹤美术馆藏的磁州窑白底黑剔花龙纹大瓶。还有在瓷器上印龙纹的,如上海博物馆藏的北宋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在瓷枕上模制龙纹应该是考古首次发现,烈山窑出土的这件模制龙纹枕是素胎,红褐色,属于三彩瓷器。瓷枕是寝具,属于私密之物,龙纹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便使用的,这件模制龙纹枕的主人当时应该是一定社会等级之人,也有可能是皇族。

三 烈山窑址发现的意义

(一)北方白瓷向南传播路线的中转站

在唐代,瓷器分布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历史格局,北方以邢窑和定窑白瓷为代表,而南方则以越窑青瓷为代表。随着制瓷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相互传播,在唐代晚期发生了一个北方白瓷制瓷技术向南方传播的过程。烈山窑除生产三彩瓷和琉璃器外,还主要生产白瓷、白釉黑褐彩瓷。烈山窑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明晰的白瓷自北向南传播瓷业技术的线路通道。烈山窑生产的北宋白釉瓷器采用了覆烧技术,覆烧技术是定窑创烧的,说明烈山窑受到定窑影响。金元时期的涩圈支烧技术,同样是来自于定窑的支烧方法。尤其是白釉黑褐彩瓷器的发现(图一五),说明受到了磁州窑系的窑业技术的影响。烈山窑址是安徽大运河岸边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代表性窑址。烈山窑址与萧县近年考古发掘的欧盘窑、白土窑在时代上相衔接,在地域上相互沟通,完善了整个皖北地区古代瓷窑体系,为我们重新审视安徽在瓷业技术传播过程的历史地位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二)烧造等级较高的建筑构件

烈山窑址出土实物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烧制等级较高的建筑构件,包括琉璃器和三彩器。琉璃器是指印花大砖和瓦。印花大砖出土的时代是北宋早期。目前,全国发现琉璃印花大砖的遗址和建筑屈指可数,如广州的南汉国宫遗址发现的印花大砖,还有开封的铁塔。南汉国宫是五代南汉的皇宫,开封铁塔则是北宋的皇家寺院。说明这种印花大砖被使用的建筑等级比较高,烈山窑址出土的印花大砖级别比较高。同时,烈山窑址还出土有大型三彩建筑构件,这在全国宋三彩窑址中是首次发现。并且是龙纹建筑构件,说明级别也很高(图一四)。并且还为官府定烧瓷器,有的器物上有“公用”字样,说明为官家所烧(图一六)综合考虑,烈山窑也兼烧高等级的建筑构件。

(三)首次在安徽地区发现兼烧宋三彩的瓷窑址

烈山窑还兼烧三彩器。北宋时期生产宋三彩的窑址比较多,但目前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的烧造宋代三彩瓷器的窑址还没有,烈山窑址出土大量的三彩窑具,有三叉支托、托珠、窑柱等。并且在出土器物的枕片和素胎建筑构件上多次发现带有“巩县”字样的遗物。巩县的大小黄冶窑在唐代是烧制唐三彩器物的重要地点,到了宋代虽然没落,但附近的芝田窑仍在烧制三彩瓷器。那么烈山窑出土的带“巩县”字样的器物不会是巩县地区定烧的,只能是巩县的窑工来到了烈山地区传播宋三彩的烧造技术。烈山窑址生产宋三彩器可以显示出其在中国陶瓷史中的地位。

(四)高超的烧造技艺,值得载入中国陶瓷技术史

发现的几座窑炉属于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窑炉建造技术较高,窑炉形体及装烧量较大。其中Y4的窑室的面积就近24平方米,火塘又大又深,也有10平方米左右,总长度达12米左右,这在北方瓷窑系统中是比较大的类型。依山坡而建,有的窑炉具有一定坡度,便于提高燃烧的抽力。烈山窑址并没有发现炉渣,且在金元窑炉的火门内发现多层木灰烬,说明烈山窑是采用柴烧。采用的窑具丰富多样,有托珠、垫饼、垫板、垫砖、垫块、垫圈、窑柱、支托、钵形支具、盏形支具、匣钵等。装烧技术比较多样,且很成熟,并且出现碗内装烧棋子的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装烧空间,这种装烧方法的积极探索,值得载入中国陶瓷技术史。

(五)大运河沿岸的瓷窑址,是顺大运河流淌的淮北贸易瓷

烈山窑址位于雷河东岸,雷河通过濉河与大运河相连。安徽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贸易瓷器。其中就有烈山窑生产的产品,烈山窑生产的瓷器通过大运河行销国内。那么烈山窑遗址的发现为大运河瓷器贸易产品来源找到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和产地。

烈山窑址六处窑炉的发现以铁的事实证明淮北烈山窑址是大运河文化带瓷器贸易中一处重要的原产地,为大运河瓷器贸易产品来源增添了一处特别重要的坐标点,也为今天构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支撑点,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向安徽淮北烈山区辐射提供了重要桥梁纽带。

[1]武夏、桂冠、张馨芳:《论巩义白河窑出土的早期白瓷年代》,《文物世界》2015年第1期。

[2]熊海堂:《中国古代的窑具与装烧技术研究(前编)》,《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

[3]孙新民:《综论宋三彩》,《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4]孙宪国、孙角云:《巩义市芝田宋三彩窑址调查》,《中原文物》199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三彩窑址龙纹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唐三彩”是哪三彩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名贵的清康熙墨地素三彩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
元代纺织品中龙纹的形象特征
写 意 三 彩
三彩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