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与熵值法下我国营商环境评价

2019-09-13 01:44张大海祝志川博士生导师
财会月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世界银行营商变量

张大海,祝志川(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如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税降费、完善法律保障制度及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等,以吸引更多中小企业投资落户。营商环境对中小企业影响重大,在政府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方面,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开办费用、盈利状况、运营方式以及撤销或关闭决策等各个方面。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析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这不仅可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激发中小企业市场活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营商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包括从开办、经营到关闭的各个环节)的所有外部条件总和[1]。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研究,起步于世界银行最早于2003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该报告首次提供了全球133个经济体关于商业法规及其执行的客观措施,包括开办企业、招聘和解聘员工、合约强制执行、获取信贷以及关闭企业共五个方面的营商环境指标,使得营商环境的研究有“据”可循。随后,世界银行于2008年发布国别版营商环境报告,首次披露我国26 个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所在地及4 个直辖市的营商环境数据,使得学者能够基于省级横截面数据对我国的营商环境进行跨地区研究[2,3]。然而遗憾的是,世界银行仅在2008年给出我国各省级数据,以后年度仅披露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数据,其中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是以两地人口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此外,世界银行还分别于2006年和2012年对我国进行过两次企业投资环境调查,其中2006年的调查项目覆盖了120个城市的12400家企业,一些学者据此对于营商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等方面的微观影响进行了研究[4,5];2012年的调查仅覆盖了25 个城市,也有学者据此研究营商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6]。由此可见,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调查项目报告在推动营商环境学术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文献对营商环境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营商制度环境、营商投资环境、营商税务环境、营商法治环境以及营商文化环境等方面。国内外关于营商制度环境的研究文献较多,如魏下海等[7]指出,营商制度环境是指制度政策环境,包括产权保护、司法体制、契约履行以及政府守法等,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营商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的经营方式具有微观影响;Adrian、Robert[8]检验了营商监管环境对一国吸引FDI 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中等收入国家在吸引FDI 方面显著受到营商环境的影响,而贫穷国家基本不受影响。投资营商环境也一直受到关注,如魏淑艳、孙峰[9]以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政府环境、经济因素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表明,造成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差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技术和体制三个方面。不少学者基于国际资本流动视角研究营商投资环境,如岳侠、钱晓萍[10]就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的商业要素和非商业要素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能力远超其他四国;Branimir、Biljana[11]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对营商环境是否在吸引FDI 方面对27 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影响,通过GMM 实证分析发现,除跨境贸易变量,大部分营商环境变量的影响系数既不显著也缺乏鲁棒性。近年来,有关营商税务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多,如王晓洁等[12]针对我国当前的营商税务环境进行梳理、描述,总结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张景华、刘畅[13]、李林木等[14]分别基于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共同发布的《纳税营商环境报告》,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我国营商纳税环境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关于营商法治环境的研究,杨进、张攀[5]考察了地区法治环境(以司法公正程度和产权保护水平为代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司法公正和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产权保护具有基础性作用;丁新正[15]以重庆为个案研究如何优化当前中小微企业营商法治环境,并提出改善路径。营商文化环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围绕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展开[16]。

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文献针对营商环境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总结,而基于实证分析的文献不多。相关实证分析文献包括:①在营商环境的变量选择上,部分学者基于世界银行的问卷调查问题构建新的变量来代表营商环境,如董志强等[2]采取百分位相对排序方法构造出综合性的营商软环境指数。周超等[17]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组对一国营商环境整体得分的计算方法,将具体选取的营商环境指标得分进行无权重平均而得到营商环境指标。在确定营商制度变量时,不少学者利用樊纲等连续跟踪测算的中国各省市区市场化指数构建中的一个分项指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代表营商制度环境[4,18]。②在估计方法上,一般采用基本的OLS 回归[2,7],或采用 GMM 估计[17,19]来检验营商环境的外部影响。

尽管营商环境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然而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文献较少。尽管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营商环境报告》对学术界具有重要贡献,然而该报告对各国营商环境的排名数据尚且缺乏全面性:首先,《营商环境报告》给出各国营商环境当年在全球的排名及上年环比数据,而更早年份的历史数据由于核查方法不一致而不具可比性;其次,报告公布的营商环境数据仅限于问卷调查的几个方面,评价不够全面;此外,通过该报告的排名无法直接提示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因此,全面建立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数据和重要宏观数据,基于政府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方法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二级指标提取公因子,利用熵值法更为客观地对公共因子进行赋权。本文对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拟回答“鉴于资源约束,政府应该着重哪些方面的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我国的营商环境是否逐年得到改善”两个问题。

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1.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现有关于营商环境的实证数据,大多是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提供的《2018 营商环境报告》给出全球190个经济体的11套指标,包括开办企业(Starting a Business)、申请建筑许可(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Permits)、取得电力的便利(Getting Electricity)、登记物权(Registering Property)、获取信贷(Getting Credit)、保护投资人(Protecting Minority Investors)、支付税费(Pay Taxes)、跨境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合同强制执行(Enforcing Contacts)、关闭企业(Resolving Insolvency)和劳务市场管制(Labor market Regulation)。其中,报告给出前10项指标的具体DTF(Distance to Frontier)数据、排名及评价过程数据,但未给出劳务市场管制指标的具体数据。

本文借鉴安辉等[20]的指标选取思路,构建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由于仅考虑我国整体的营商环境评价,因此在指标选择上没有涉及交通便利度、温度等区位因素。为着重研究营商制度环境进而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依据,二级指标中较多选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营商制度环境相关指标;鉴于历史数据可取得性的限制,初步选取《营商环境报告》中的5个指标作为政府与法律环境的二级指标,包括开办企业(STB)、关闭企业(REI)、支付税费(TAX)、登记物权(REG)和跨境贸易(TRD)。考虑到样本容量对变量个数的限制,共选取其他6 个二级指标,包括人均GDP(PGDP)、利率(INT)、城镇就业人口(EMP)、社会保障人数(INS)、大专以上毕业人数(STU)和专利申请数(PAT)。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11个具有代表性的二级指标构成。

其中,DTF 值(Distance to Frontier)是指一个经济体的实际观察值与最优表现值之间的差距值,这个最优表现值是每一个指标自2005年以来《营商环境报告》所包含经济体全部样本的最优数值,该数值在 0~100 之间,其中 0 代表最差表现,100 代表最优表现。我国的DTF数值是根据北京和上海两个最大城市的相关指标,按照人口加权平均得到的。本文选用中国上海数据代替中国,原因是世界银行发布的北京历史数据较少,且由于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相差不大(据统计,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约为2170万人,上海常住人口约为2418 万人),因此使用上海数据可以代表我国整体情况。此外,世界银行报告中的“跨境贸易”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即遵守文件、规定边界服从以及国内运输,大部分考察内容属于政府与法律环境因素,因此加入政府与法律下的二级指标中。最后,由于中小企业取得的贷款大多是流动资金贷款,因此本文选取的贷款利率期限是6 个月~1年。

2.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小企业,这是因为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较为稳定,在企业开办和关闭环节涉及的时间不长且人力成本不高。样本是2005~2017年的年度数据。由于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营商环境报告包含的数据具有滞后性,如2018年的《营商环境报告》数据统计期间是2016年6月~2017年7月,因此本文相应参考2006~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其他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中国人民银行等。

表1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的重要前提是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除跨境贸易(TRD)指标外,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3 且相关性系数显著。跨境贸易(TRD)指标与其他10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均较小,且相关性大部分不显著,因此剔除跨境贸易(TRD)指标。剔除该变量后,下文将提及的KMO 检验值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值均有所提高。因此,下文仅安排10个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3.评价模型的构建。首先,对选定的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样本容量为m=13,假设因子分析后的公共因子个数为n(n<13),Xij为第i年第j项公共因子的得分,其中i=1,2,…,m;j=1,2,…,n。

随后,运用熵值法对公共因子赋权重。(1)式为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公式,(2)式为计算指标值比重公式,(3)式为计算熵值公式[22],(4)式为计算指标差异性系数公式,(5)式为计算指标权重公式。

最后,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模型如公式(6)所示。其中,n 为公共因子个数,gj为公共因子得分,Wj为各因子指标权重。根据营商环境评价模型,可计算得到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及排名。

三、实证分析

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共因子以降维。关于公共因子权重的计算,可直接使用单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或使用单个公共因子占所有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率[23],其基本思想是公共因子能够解释的原始变量越多(即某公共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的系数越大),其所占权重越大,该公共因子越重要。本文使用熵值法为公共因子赋权重,将提取的每个公共因子看成外生变量,能够更加客观地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即假设某个公共因子的离散程度越大,其所占权重越大。

1.评价指标因子提取。首先,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排除原始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后,共10个原始变量参与因子分析。KMO检验值为0.782,大于0.5,说明所选变量很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37.011,相应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拒绝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存在显著差异,即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解释总方差如表2 所示,可知10 个变量降幂得到2 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9.308%,表明2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结果良好。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单位:%

旋转成分矩阵如表3所示。公共因子1在前8个变量上均具有较大载荷,这8 个指标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技术”的全部二级指标变量和一级指标“政府和法律”中的“开办企业”和“支付税费”2 个二级指标变量,主要代表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因此将其命名为“宏观环境因子”;公共因子2在一级指标“政府和法律”下的“物权登记”和“关闭企业”两个变量上具有较大载荷,也可以归为一类,代表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因此将其命名为“行政管制因子”。

表3 旋转成分矩阵

根据表3 可知,宏观环境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78.165%,行政管制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1.143%。尽管宏观环境因子包含“开办企业(STB)”和“支付税费(TAX)”两个营商制度环境变量,但是二者的因子载荷排序均相对靠后,因此不影响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政府单方面地优化行政管制因素并不能有效改善营商环境,而应着重提高宏观环境因素整体水平。

2.熵值法评价分析。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两个公共因子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将指标权重代入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模型(n=2),得到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的增长率及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

表4 我国营商环境评价的熵值和指标权重

由表4 可知,宏观环境因子的指标权重为0.6565,而行政管制因子的指标权重为0.3435,这表明宏观环境因子在影响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营商环境综合得分的重点在于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单方面改善行政管理环境不能显著改善整体营商环境。此外,在公共因子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上,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得出两个因子的指标权重分别为0.6565 和0.3435,而采用单个公共因子占所有公共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率方法得到的权重分别为0.8752 和0.1248。对比可见,后者对公共因子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就本文而言将高估公共因子1的影响、低估公共因子2的影响,这正是由变量系数的内生性所致,因此运用熵值法赋权重更加客观。

表5 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及排名

由表 5 可知,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逐年升高,以2005年最低、2017年最高,表明我国营商环境逐年得到优化。进一步分析可知,2005年综合得分最低的直接原因是行政管制因子的得分最低,而2017年得分最高的原因是宏观环境因子的得分最高。整体来看,宏观环境因子得分不断提高是我国营商环境综合得分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然而,在增长趋势上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宏观环境因子的增长率显著放缓,并导致综合得分增长缓慢。

公共因子得分的走势图

根据因子得分,可得两个公共因子得分的走势如图所示。总体来看,2005年以来宏观环境因子和行政管制因子得分均有所提高,这与近年来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和政府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关。①在宏观环境方面,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技术发展和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改善。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我国GDP 总量和人均GDP 均实现指数化增长,其中GDP 总量于2010年超越日本而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社会保障上,国家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在文化教育上,随着2006~2008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由农村至城镇逐步实现全面免费,居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在就业上,居民就业情况始终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左右;在技术研发上,国家大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专利技术保护和鼓励研发;在法律体系上,我国于2014年正式启动司法体制改革,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保障。②在行政管制方面,长期着重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把简政放权等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管服”),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具体分析,宏观环境因子得分在过去的十多年内总体上呈显著增长趋势:在2005~2007年呈下降趋势,于2007年得分降至最低点-1.8484,而在2007~2017年始终保持增长趋势,于2017年升至最高得分1.5657。由表3可知,宏观环境因子由多个基础变量构成,然而通过分析基础数据可知,形成这种显著正向转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积极的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首先,央行调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一年内的企业流动贷款利率由2007年末的7.47%降至2008年末的5.31%,并且贷款基准利率在以后的10年内基本保持下降趋势,于2015~2017年稳定在最低点4.35%。其次,在税收政策上,为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我国于2007年在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方面采取了多项重要措施。如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大幅降低企业税负;同年,国务院大范围调整进出口税目的税率,在促进货物出口和引进高端装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行政管制因子得分总体增长趋势较缓,并反复波动:于 2005~2007年显著增长,而自 2008年得分首次下降,在随后的几年内保持小幅缓慢增长,并在2014、2015年再次下降。由表 3 可知,行政管制因子主要由两个基础变量构成,包括“物权登记(REG)”和“关闭企业(REI)”。分析基础数据可知,行政管制因子的波动主要受“关闭企业(REI)”影响。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关闭企业(REI)”指标主要衡量债权人在企业破产程序中收回债权所需时间、成本(如诉讼费、破产管理费用等)以及债权人的受偿比率等。就全世界范围而言,我国的破产费用居高不下,并远高于欧洲高收入国家。我国于2005年重新修订了公司法,进一步规范了公司运营的合法性,这一重大举措能够解释2005~2007年“关闭企业(REI)”指标的显著增长趋势。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由高杠杆带来的股市大幅震荡,均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大量倒闭,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破产费用上表现出相当的劣势,直接导致了“关闭企业(REI)”指标在这两个时期的大幅下滑。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政府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个维度,结合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数据,构建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立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体系所选二级指标提取公共因子并计算公共因子得分,采用熵值法为公共因子赋权,计算得到2005~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研究结果表明:①宏观环境因子的因子权重为0.6565,而行政管制因子的因子权重为0.3435,即宏观环境因子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单方面地优化行政管制因素并不能显著改善营商环境,重点在于提高宏观环境整体水平。②2005年以来,我国营商环境总体上逐年得到改善,这与近年来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和政府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关。③在公共因子得分上,宏观经济因子整体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尤其受益于2007年推出的积极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而行政管制因子在过去十多年内增长缓慢并反复波动,政府仍需建立优化行政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重视宏观环境因素对营商环境的重要影响,避免政府单方面优化行政管制因素。在经济环境方面,应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优化产业结构,削弱对中小企业的偏见,进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GDP 水平;在社会和文化环境方面,应大力完善社会就业服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加强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技术环境方面,应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应用技术研发,并注重专利技术版权保护。

2.建立优化政府行政职能的长效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变。深化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放管服”改革,即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在行政管理范围上,应简化审批手续,深化简政放权,确保行政服务规范透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建立有效的投诉意见反馈机制;在行政服务主体上,政府应“瘦身”,主要承担管理职能,具体服务工作外包,承包商实行公平竞标、服务业绩考核、定期轮换等管理形式。通过上述改革措施,旨在从根本上建立优化政府行政职能的长效机制,更好服务于中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世界银行营商变量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世界银行PPP信息披露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