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达 孙 燕 指导 李玉堂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210017;3.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李玉堂名老中医工作室,江苏 南京 210017)
三叉神经痛(TN)常由大笑、咀嚼、漱口等牵扯面部肌肉的活动而突发疼痛,范围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发作短暂,停止突然。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多见[1]。现代针灸对TN的治疗多采用普通针刺、温针灸、电针、埋线,配合深刺、傍刺、透刺等均能取得预期的疗效,且副反应小,安全性高[2]。本研究为了对TN患者进行明确的疼痛强度评估及症状程度的分级量化指标,使用McGill疼痛问卷的MPQ评分;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的症状程度。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傍刺下关穴的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能性,以国际头痛协会(HIS)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所规定的诊断指标作为参考[3]。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无肿瘤、梗死等情况;意识清晰,无其他急性疾病及危重病;主动接受针灸治疗并能足疗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影像学检查颅内相关部位明确病变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拒绝接受针灸治疗或针灸严重不适者;意识不清,合并例如严重肝、心、肾等危重疾病及其他急性病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病房2016年4月份至2018年4月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温针灸组和傍刺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10±9.90)岁;病程(6.30±1.60)个月。温针灸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8.30±10.70)岁;病程(7.10±1.90)个月。傍刺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8.20±10.10)岁;病程(5.90±2.10)个月。各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穴:下关穴为主,配穴鱼腰、四白、夹承浆、颧髎及合谷。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下关穴直刺1~1.2寸许,后紧邻下关穴后0.5 cm处斜刺1针,以患者觉酸胀感或放电感为度。其余腧穴采用常规针刺及刺法。温针灸剪取长约2 cm的艾条,用直径适宜的金属棒扎取1.5 cm深度的小孔置于针柄上,点燃施灸。下关穴处傍刺2针各做2壮温针灸,留针25 min,为防烫伤于皮肤表面放置足够厚度的纸制垫片。每日1次,每针10次休息2 d,共计30次。傍刺组取穴同治疗组,但下关穴只采用傍刺疗法,其余同治疗组。温针灸组取穴同以上两组,但下关穴只采用温针灸疗法,余同其他两组。
1.4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McGill疼痛问卷的MPQ评分[4]、HAMA焦虑量表评分[5]及临床疗效。MPQ评分包括: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评估指数(PRI)。
1.5 疗效标准[6]治愈: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消失,MPQ评分为0,随访3个月未复发。显效: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缓解,MPQ评分减少>50%,3个月内有复发。有效:疼痛及压痛症状有一定缓解,MPQ评分减少≥25%,<50%。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各组组内各时间点评分、各组间同一时间点评分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傍刺组及温针灸组(P<0.05),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各组各时间点PPI、PRI及VAS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组第1个疗程后PPI评分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第2个疗程后评分与其他两组比较都有改善(P<0.05),第3个疗程后与傍刺组比较改善显著(P<0.01)。
表2 各组各时间点PPI、PRI及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各组各时间点PPI、PRI及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 时间PPI PRI VAS治疗组(n=30)傍刺组(n=30)温针灸组(n=30)治疗前1疗程后2疗程后3疗程后治疗前1疗程后2疗程后3疗程后治疗前1疗程后2疗程后3疗程后3.87±0.78 2.33±0.76*1.53±0.82*1.03±0.93*3.80±0.92 3.07±1.01*△2.63±1.30*△2.33±1.45*△△3.93±0.83 2.73±0.94*2.30±1.12*△1.80±1.37*31.97±5.82 18.13±5.95*13.70±7.75*9.20±8.99*33.37±6.44 25.87±6.98*△20.27±7.98*15.67±10.13*△32.60±5.02 23.07±5.92*△16.17±8.16*11.60±9.14*5.87±1.76 3.30±1.44*2.40±1.40*1.40±1.35*5.37±1.81 4.33±1.79*3.53±1.74*△2.97±1.88*△5.87±1.68 4.37±1.69*△3.37±2.01*2.57±2.10*△
2.3 各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见表3。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温针灸结合傍刺的治疗组HAMA总分与傍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各组随访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行随访3个月,其中,经治疗后疼痛及压痛症状消失的患者3个月内复发,治疗组1例,傍刺组4例,温针灸组3例,复发率分别为9.09%,66.67%与33.33%,治疗组复发率最低(P<0.05)。
表3 各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分,±s)
表3 各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分,±s)
组别治疗组傍刺组温针灸组n 30 30 30治疗前13.33±4.98 13.30±5.00 11.93±4.99 1疗程后9.33±3.48*10.67±4.24 9.63±4.20 2疗程后6.17±2.97*8.47±3.98*△7.17±3.79*3疗程后3.47±3.12*6.03±4.00*△4.90±3.63*△
三叉神经痛目前仍是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急,疼痛明显,受累范围较大,症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病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7]。现代医学对于TN的发病机理研究,主流认为是微血管压迫学说[8],同时也认可神经变性学说、癫痫学说等[9]。从而影响了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无明确针对的治疗导致疗效往往达不到预期。西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多样,通常采用卡马西平为代表的药物治疗是当前的首选治疗[10],疼痛剧烈或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者可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及其他外科治疗[11]。但药物治疗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副反应明显;而手术治疗以破坏三叉神经完整性为代价来缓解患者的疼痛[12],又会导致其他较严重的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属于“面颊痛”“眉棱骨痛”等中医疾病范畴,多因外感引起,阻滞面部经络,而致气血不行,不通则痛。运用傍针刺法,可加强针感,加大下关穴的刺激量,促使经络通,通则不痛[13]。下关穴为胃经与胆经交汇处,可同时调理胃、胆两经的经气。现代解剖研究,下关穴接近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位置[14],因此,针刺下关穴1~1.2寸,配合傍刺法,觉酸胀感或放电感为标准,能很大程度上刺激三叉神经,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微循环,阻断三叉神经的异常放电并且提高痛阈,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15]。三叉神经于面部分行的三支,三孔从下至下依次对应鱼腰、四白、夹承浆,因而,刺激三孔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类似于针刺下关穴的疗效。另外,四白与下关同属多气多血之经,起到协同激发胃经经气的作用。翳风、颧髎分属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小肠经,可共奏疏风通络、行气止痛之功。合谷作为远端取穴,能治头、面诸证,行通经止痛之功,远近配伍,注重整体治疗,标本兼顾。而温针灸有温经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本草纲目》云“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结合温针灸使温热效应下达穴位深处,起到加速微循环的效果,增加针刺的疗效,减轻TN患者的痛苦[16]。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组、傍刺组还是温针灸组,第1个疗程治疗后,各组PPI评分、PRI评分及VAS评分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TN患者症状好转明显。第2、3个疗程治疗后多数患者达到预期疗效。相比较于单用傍刺或温针灸,温针灸结合傍刺能更为显著地减轻患者疼痛及症状,减少TN的复发率,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产生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由于本研究采用统一标准的针刺刺法和温针灸的温热强度,拟于今后对不同严重程度的TN患者进行量表评分分级,差异性地选用不同针刺刺法和温针灸的温热强度以优化分级治疗方案,这些将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