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9-09-13 03:16:10梁灵芝钱拉拉
中医外治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肾阴虚绝经期针刺

梁灵芝,张 红,钱拉拉

(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1]执行,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2]关于绝经前后诸证证型分型为肾阴虚型标准执行。年龄选择区间为45岁~55岁,并愿意接受本研究的患者,排除妇科肿瘤以及切除子宫的患者;排除基础性相关严重疾病未得到很好控制的患者;排除诊断为精神病的患者;排除已经接受其他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案的患者。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年龄45岁~55岁,平均(50.43±2.79)岁;病程2个~45个月,平均(17.15±10.42)个月。对照组40例,年龄45岁~55岁,平均(49.91±3.09)岁;病程2个~45个月,平均(17.18±11.3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六味地黄丸(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1022128,规格:每8丸重1.44 g(每8丸相当于饮片3 g),服法:每次8丸,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服用中成药期间,忌服生冷油腻之品。疗程:连续服用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针刺治疗主穴:大陵(双)、关元、照海(双)、复溜(双)、太冲(双)、地机(双)、血海(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关元用规格为0.25 mm×4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以酸胀针感往阴部放射为度;照海、复溜穴用规格为0.25 mm×25 mm无菌针灸针直刺20 mm,地机采用规格为0.25 mm×40 mm的针灸针直刺30 mm,大陵用规格为0.25 mm×25 mm的无菌针灸针直刺10 mm,太冲采用规格为0.25 mm×25 mm的无菌针灸针直刺20 mm,诸穴得气后静留针30 min,每周针刺3次,3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女性版的围绝经期Greene量表[3]。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各评价1次,时间为3个月。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5]中的相关肾阴虚标准判定。痊愈:治疗后肾阴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 %;显效:治疗后肾阴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 %≤证候积分减少<90 %;有效:治疗后肾阴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 %≤证候积分减少<70 %;无效:治疗后肾阴虚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注:积分值变化(疗效比例)%=(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

3.3 统计学方法

把所有数据录入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包中,进行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Green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治疗前Gree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reene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Green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Greene评分分)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88,P=0.004)。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因体内性激素改变,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随出现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容易生气,失眠多梦,心生悲戚,心慌怔忡,莫名烦躁等。这些症状,特别是失眠,让女性患者痛苦不堪,据报道[6],高达75 %~85 %的女性会在45岁~55岁这个年龄段出现围绝经期相关临床症状,而约15 %的女性其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7]。也成为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最常见的原因,如何解决围绝经期综合征给女性患者带来的困扰,让女性患者安然度过这个必经阶段,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医师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极具研究价值的医学意义。

西医学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现有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主要包括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替代疗法和非激素类药物的治疗。西医的非药物疗法主要能够治疗一些临床症状较轻的女性患者,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主要还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但是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随着激素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显现出来。有报道称,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出现心脏病、脑卒中,以及乳腺癌、卵巢癌的概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该疗法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西方医学疾病名称,祖国医学古医籍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在古医籍一些病症诸如“崩漏”“脏躁”“郁证”“老年经断复来”“百合病”“心悸”“不寐”“汗证”中发现类似描述。我国近代医家根据古医家相关论述,将之命名为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近代医学大家罗元恺[9]认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在肾虚的分类中,肾阴虚占绝大多数,据刘雁峰等[10]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证型临床报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阴虚型占81.2 %,阳虚型占18.8 %,且大多数与肾相关。

六味地黄丸是临床医家最常应用的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该方的主要配伍特点是体现了“三补三泻”的组方原则。其中熟地作为君药,峻补肾阴,山萸肉滋补肝阴,山药补脾补肺补肾,山药和山萸肉辅助熟地黄增强滋补肝肾的效果,共为臣药;泽泻可起到清泻肾中水湿的作用,丹皮可清泻肝中的邪火,茯苓淡渗中间水湿,共为佐药。诸药共用,可起到滋补肾阴的功效,有医家报道[11~12],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毫针针刺,针刺主要紧扣肾阴虚这一根本病机来确定选穴原则。组穴处方为我科主任张红主任医师的经验处方用穴,方中大陵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古代医籍记载其主要治疗心烦、心悸等病症,近代医家常常选用其治疗失眠、心绞痛等疾病,本研究主要选用大陵穴泻心火、安心神以助眠。关元穴可以补肾气,现代医家常常选用关元穴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报道,针灸[13]关元穴可以激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失调的内分泌功能、调控子宫的正常收缩、延缓子宫萎缩来起到治疗作用。照海穴和复溜穴,两穴均可滋阴降火。太冲主要起到条畅肝气、平调气血、滋养肝血的功效[14]。地机,最早记载于《针灸甲乙经》,也称之为脾舍,是临床治疗妇科病的主要用穴,常用于调理月经失调、痛经等疾病,血海穴是妇科用于活血调经的首选穴位,地机、血海相配可健脾利节,引血归经。

对照组选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Greene总评分量表可知,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血管舒缩性症状、性功能方面,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可知,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也证实六味地黄丸对于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着很好的效果。而治疗组在加用毫针针刺治疗后,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Greene总评分量表可知,在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说明毫针针刺对改善患者心悸、紧张、失眠、烦躁不安、忧郁等方面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口服六味地黄丸中药组。通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毫针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阴虚绝经期针刺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基层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7-22 07:45:56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3
肾阴虚
大家健康(2016年8期)2016-12-26 16:04:06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酒蒸女贞子对肾阴虚模型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4年10期)2014-02-28 2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