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大学生用户体验

2019-09-12 06:08徐玉杰胡建华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

徐玉杰 胡建华

摘    要: 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产品设计在大学生用户中的行为体验,探讨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因素,其中产品的时尚化、个性化、身份化设计是影响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这些行为体验会间接影响大学生设计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设计心理学    大学生用户    行为体验

一、设计心理学与消费行为模式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新的设计学科,而且在设计心理学中运用许多表达情感的设计,是当今时代最流行的一种设计潮流,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趋势。设计心理学是现代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种应用学科,是一门研究产品预设用途的学问。当前,设计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广泛,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艺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其中產品设计由于更贴近大众生活,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电子产品以其实用性、时尚性、便捷性备受大学生的青睐。

设计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常见,在生活事例中被广泛应用。这些主要取决于设计心理学中的行为模式的分析和理解,例如人类的行为模式,分为一般模式和高级模式。行为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方面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从专业设计的应用层面上,即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表达设计的主题。

(一)设计心理学中的行为模式

1.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的全部行为大多可以表示为刺激和反应。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在《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三个相关的假设:(1)行为是有起因的;(2)行为是受刺激的;(3)行为是有目标的。有学者总结了心理学家与行为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引发起来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由需要引起”,提出人的行为是一般模式。

2.人的高级行为模式。人是生物的有机体具有自然性,又是社会中的一员,也具有社会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其行为趋于生物属性成为社会性的人。人的行为趋向于精神性,人的行为可根据精神性划分为中高低行为,生物行为属于中低行为,精神行为是人的高级行为。

3.人类的基本行为。人类的基本行为是要满足群体的需求,其要点在于如何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应该怎样规划,怎样设计才能使产品变得更美丽,更具有高层级的文化品位。设计应用理论是基于人类基本行为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将设计实践活动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实现对人类基本行为及生活的影响,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二)大学生用户的消费行为体验

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将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数字用品。这些产品外观现代、时尚,既满足学生的应用需求又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研究大学生的心理要求首先要以产品的销售量为前提。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使用率达到100%。手机价格几乎不受制约,但要因人而异,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大。

因为手机的配置逐渐优化,价格逐渐平民化,在使用上变得越来越方便,灵活性强。同时,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使学生不但可以用于学习、娱乐、社交,还可以拥有独立的储存空间,储存私密信息。但手机会出现硬件损坏、内存有限和更新换代快等问题,常常困扰大学生消费者。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手机消费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感受,如品牌、价格或价值、外观、配置、材质、售后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动机。

(一)价格因素

一般来讲,大学生购买手机首先看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定位选择。价格是由商品内在价值所决定的,可根据外观、配置、实用性等决定。学生购买某一款手机品牌,会有“心理阈值”,此“心理阈值”一般在20%左右。如果这款手机的价格在此范围之内,则成交机会的可能性就高。反之,可能性就小。如果低于“心理阈值”,或产生对产品质量的质疑。因此,为了避免各种情况的发生,销售者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价位,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销售效果。

由于技术不断创新,国产各个品牌的手机价格普遍下降,更新换代很快。同时,手机的价格大幅度跌落给大学生带来诱惑,这是大学生为什么喜欢频频更换手机的心理动因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代表的是身份、地位和个性。苹果手机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或者公司的标志,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一种生活的理念。“华为”手机在国内外市场异常火爆,高端消费者众多。同样,大学生对“华为”手机的忠诚度很高,他们在消费时会忠诚于自己的体验,又成为品牌的传播者,最终形成较固化的认知惯性。

(二)性能因素

大学生都追求高配置高性能手机的心态,或者是攀比心理的作用,导致低配置手机的销售率逐渐降低。之前,三星、诺基亚手机曾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但现在这些手机由于缺乏创新,很快退出大学校园。手机的性能是消费者选择的重中之重,除内存要求之外,如像素高清、播放器音质好等性能成为大学生的首选。2018年度,在本校大学生用户(主要针对本科生)中的有关研究调查表明,华为手机已经跃升为最受欢迎的品牌(在下面加上此图)。

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对不同手机的选择

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手机。

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在选择手机时,最注重的是手机的功能,手机的价格、摄像头像素和品牌等是大学生在选择手机时要重点考虑和相互对比的因素。

华为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品牌。

在大学生的手机品牌中,华为排名第一,苹果排名第二,小米排名第三。

(三)促销因素

生产就是为了销售,增加企业的收益、文化影响力。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的购买欲望是由人体器官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五种感官功能体验而产生的结果。其中视觉是感知事物最重要的部分,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视觉观察手机的造型、材质工艺质量和色彩搭配,这是最容易引起心理体验的重要因素。优良的设计应该符合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达到更好的销售效果。

三、时尚化、个性化、身份化设计影响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

(一)时尚化设计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时尚是现代社会最鲜艳的特点,包含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消费的内容。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敏锐而特殊的消费群体,社会消费时尚的吸引力深刻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不断丰富与完善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的内容与结构,刺激大学生消费的攀比心理,诱发大学生的消费观及个人价值取向的观念。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帮助他们保持清醒的消费意识和心态,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个性化设计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新信息的传播,网络的发展及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广,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从而激发大学生个性化思维,重视追求个性的独立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给大学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越来越多的学生机不离手,游戏成瘾,影响正常的学习状态,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正视。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干预,或将是一种有效方法。

(三)身份化设计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身份化设计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使其价值观的选择更加具有自主意识。也可以说,消费文化具有独特的气息,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从积极方面来说,当代文化推动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形成,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促进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消费文化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深远,学校注重社会与学校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对消费行为进行理性思考。

总之,科技的进步能够促使手机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心智不断成熟,同时也表现为数字化产品设计与设计心理学领域在更高层面的深度融合。产品设计的时尚化、个性化、身份化设计主导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这些行为体验将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未来几年,以“华为”为代表的5G、6G技术会带来全新的手机产业革命,除了新概念的实现或突破性的心理体验外,时尚化、个性化、身份化也将成为设计的主题。“以人为本”的设计细节,以手机文化表现的人文关怀,以至于“智能+高情感”消费体验,才是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方向。

产品设计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充分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知识,从各个方面考虑消费者的要求和需要,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这是产品设计师设计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1935.12.

[2]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佛瑞·费希尔,安德鲁·鲍姆.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3]胡正凡.设计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5]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2.

[6]霍炬.应用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

[7]定雄武.企业文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0.

[8]孙吴玲.浅谈华为企业文化和管理[J].管理学文摘,2007(4).

指導老师:胡建华

猜你喜欢
设计心理学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设计心理学的设计艺术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