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职业观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2019-09-12 06:08聂妍林继昌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择业观职业生涯规划马克思

聂妍 林继昌

摘    要: 马克思的择业观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个体的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有指导作用。本文从个体内在特质、外在环境、职业目标设定三方面,阐述马克思的择业观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    择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是马克思在1835年撰写的中学毕业论文,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体现了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闪耀着丰富的择业思想内涵,对深受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影响的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代青年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学习马克思在职业选择时慎重严肃的职业态度和伟大高尚的职业情操,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明确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择业原则,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调整。

一、内在特质对个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文章中多次强调自我认知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对自我的观察和评价,包括对气质与性格、兴趣与爱好、能力与身体等内在特质进行认知。

1.气质与性格对高职生择业的影响

在气质和性格特征方面,马克思认为,青年必须慎重地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真的能鼓舞自己的生活,这种职业是否能满足内心的需要,青年心中自以为的鼓舞是否是一种误导。气质与性格属于人格的核心成分,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气质调节着个体职业活动的动力与效率,性格则影响个体职业活动的倾向性与创造性。每一种气质和性格都存在积极面与消极面,在就业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高职生应该更多地从自身气质和性格的匹配性出发,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兴趣与爱好对高职生择业的影响

在兴趣爱好方面,马克思指出如果通过冷静研究,了解了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和存在的困难以后,心里仍然热爱这份职业,就应该选择这份职业。兴趣与爱好对于个体的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及职业成就感有很大的影响。高职生择业时必须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获得愉悦感,兴趣爱好可以为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提升工作的创造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反之,当高职生从事自己不感兴趣或不喜欢的职业时,就没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很难获得工作上的成就体验。

3.能力因素对高职生择业的影响

在能力因素方面,马克思认为,如果青年不能全面客观地评定自身的能力,只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选择职业,职业生涯未必能够一帆风顺。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是成功择业的先决条件,选择自己能夠胜任的职业会产生成就感与满足感,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会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快乐与灵魂上的幸福。能力是高职生求职择业及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高职生要学会发现,培养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并且根据自身能力潜质规划职业生涯,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内在满意”与“外在满意”双赢。

4.身体因素对高职生择业的影响

在身体因素方面,马克思认为,如果青年从事的职业超越自己身体体质的限制,就难以全力奋战事业,取得最终的成功,反而会产生痛苦挣扎、妄自菲薄的情绪,忽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原则会让青年产生自卑心理。身体因素对于高职生择业就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身体条件不单指体格的健康程度,还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状况、生活习惯、体能等多方面。高职院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定期参加体育运动,以强健的体魄迎接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外在环境对个体求职择业的重要性

择业者不仅仅要考虑性格、兴趣、能力、个人的需求等内在因素,还要考虑外部环境,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前提,“知彼”与“知己”同样重要。外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职业环境、社会环境等,外在环境对个体择业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1.宏观环境对高职生择业有着主要影响

当下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的整体格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等宏观因素,是个体在就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对个体求职择业具有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社会提供岗位的种类和数量及高职生择业的途径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2.中观环境对高职生择业有着直接影响

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是直接影响高职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中观因素。在职业选择之前,行业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职生要结合社会大环境和科学技术水平对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力预测行业发展前景。高职生在求职择业时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企业环境分析,将个体的发展与企业的前景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个体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微观环境对高职生择业有着深远影响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作为微观因素对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生应综合权衡家庭各种因素,例如家庭经济水平、家庭社会关系网、父母对子女的职业期望等,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利用家庭支持因素,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时,高职生要充分探索并有效利用学校里蕴藏的各种有助于职业生涯发展及规划的资源完善自我、规划自我。

4.高职生应以三维坐标为参照进行规划

马克思提出:“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1](457)这体现出个体的社会关系对高职生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时的制约性,也是关于人的社会性思想的萌芽。当代高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以“社会,行业,家庭”为三维坐标,综合考量宏观、中观及微观环境对于个体求职择业时的客观影响。

三、科学地设定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

职业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和落脚点,高职生应以马克思的职业理想为指导思想,走出个人主义倾向、享乐主义倾向、功利化主义倾向的职业价值观误区,培养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职业信念,建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职业价值观,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择业意识。

1.高职生在设定职业目标时应遵循的三条标准

马克思认为个体在设定职业目标时要严格遵循三条标准,那就是使人获得尊严的职业、具有正确的思想及能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自身完美的职业。高职生在择业时要选择能使人高尚、受众人钦佩的职业,积极地传递正能量,充实自己的内心。自己选择的职业如果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那么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足感就会得到很大增强。同时,职业生涯目标与理想也要有正确的思想来引领,马克思告诫青年,不应为了虚荣心而工作,如果只是为了贪慕虚荣而从事自己不热爱的工作,长此以往就会陷入极大的空虚与无助之中;也不能以金钱和利益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否则很快会出现职业倦怠。“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459)。这一远大的职业目标是马克思择业观的核心指导思想,高职生在制定择业目标时,应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2.高职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

马克思强调主观原则和客观条件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大影响,两者共同决定了个体能否以高尚的行动,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从而使自己变得高尚,成为最伟大的人物。因此,高职生要尽可能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主客观相符合并推动自己前进发展。高职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在从个人需求出发的同时,考虑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高职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始终践行“把自身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这一原则。

通过对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深入解读,领会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对当代高职生就业创业、生涯规划的现实启示。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曲折的、是复杂的,受到多种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生要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完成自我认识与环境认知,不断调节自己的择业观念适应发展的社会,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工作”的职业。

參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绍芬.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的现实意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8(1):135.

[3]夏雨菲.马克思的择业观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3):110.

[4]王春华.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J].大学生就业,2017(16):4.

猜你喜欢
择业观职业生涯规划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