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别具风情 长阳县是土家族聚居区,其生态环境优越,民俗文化极具特色。
今年4月25日,以“为传承土家民族服饰文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新的桥梁”的“多彩土家·魅力长阳”全国土家族服饰文化展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广场清江画院开幕。湖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熊华启在开幕式上表示,文化展是传承土家民族服饰文化的新探索,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举措。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开始,长阳就坚持“文化先导”的发展战略,在湖北省率先提出“打造湖北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等,还颁布了全国首部县级民族文化保护条例,全力推进“土家源”文化工程建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长江和清江中下游,是土家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优越、民间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旅游产业是长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发掘旅游产品,将土家族民俗民风成为一个特色产品重点打造。但也有学者表示,部分民俗旅游产品一味为了吸引旅客,出现同质化、庸俗化等问题,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急需改善。
围绕文化做旅游,旅游有了魂,便有竞争力,就能做大做强,长阳文化的软实力不断结出经济的硬硕果。“青山丹水秀,十里桂花香”,投资20亿元的丹水新区不久即将变成集工业、商贸、金融旅游为一体的时尚魅力新城。龙五一级路、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清江画廊改造升级等十大社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龙舟坪、磨市、高家堰“四化同步”示范区以及“土家源”文化工程等风生水起。何家坪奇石村、榔坪“木瓜花都”、永兴生态农庄、火烧坪高山蔬菜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乡村游人气飙升,“百里长廊、万亩园区、万户受益”,宜昌清江盆景园正被睿智的长阳人“玩转”,成为低碳休闲的大产业。
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长阳土家族民俗民风多种多样,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三件宝,传说故事、吹打乐、哭嫁歌、薅草锣鼓、花鼓子、土家菜等,无不展现着土家文化的风韵和魅力。长阳连续六届成功举办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与央视联办“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世界首艘“关公号”游船清江画廊启航,汪国新诗书画院落户清江古城,投资5000多万元、历时两年打造的首部土家族创世史诗歌舞剧《江山美人》震撼上演。
在土家族,姑娘出嫁是一定要哭的,而且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渊远的历史。而今土家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婚恋自由,传统的哭嫁现象逐步表现并发展成为一种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
在土家人看来,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亲朋好友前来送别,新娘要哭;娘家人为新娘置办了嫁妆,新娘也要哭;新娘出嫁的当日更要哭。因为,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哭是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倾述。哭的形式可以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哭嫁的高潮当属新娘出嫁的日子,新娘会邀请几位要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相互鼓励、劝慰的话语。哭嫁歌听其音是哭,究其谱却是唱,土家姑娘是用“哭”这样一种形式在倾诉心中的情感,琢其蕴则意蕴丰富。
由国家一级导演张友龄执导,郭凱敏、马以、倪青、雷婷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哭嫁》,是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背景,由一个家庭哭嫁引出,讲述土家儿女舍生冒死营救汉族红军女战士、展现土汉儿女团结一心、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感人故事,这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首次以影视剧作的形式登上大银幕。
跳丧舞,又称打丧鼓,土家族语为“撒叶儿嗬”,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这种舞蹈源远流长,滥觞于魏晋南北朝的“歌丧”。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之俗。至今,土家族死了老人以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少则百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其表现形式是一人(掌鼓者)执鼓领唱,其他人合唱,边歌边舞。
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村中某家老人过世,闻讯的乡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路前来打丧鼓,通宵达旦。在长阳,跳丧舞这种古老的丧葬仪式,也已发展成一种特有的土家文化艺术。在城关长阳广场上,每到傍晚都可以看到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同台而舞,人随鼓动,鼓随人响,时而悲悲切切,意长悠扬,时而火暴劲舞,粗犷豪放,歌声鼓声脚步融为一体,脚跟鼓点鼓跟脚,气势磅礴。
“十碗八扣”是长阳土家族的传统盛宴,凡有红白喜事、款待贵宾“十碗八扣”都会出现,并配以响匠(土家人特有的吹打乐队俗称响匠)伴奏,吹鼓手先是吹出长号,而后唢呐吹出欢快的《菜调子》,好不热闹,这就是“十碗八扣一定要吹”。在土家,隆重的宴席才上十碗八扣,上莱时按顺序一碗一碗地上。上第一碗时,大盘手(类似跑堂的)高喊一声“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随之鸣炮,三通炮响,长号齐鸣,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每道菜都有一个固定的《菜调子》),主人开始敬酒。出第二碗菜时,大盘手高喊“顺——”第二个《菜调子》又吹起。直到上完十碗菜,大盘手一声“齐——”后,响匠吹《下席调》,此席毕。客人坐席的席位上下左右,各分大小。十碗菜在桌上陈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二个,为客人解酒解腻。
长期以来,土家族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的融合,加速了土家人在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上的“汉化”,很多民族民俗古风逐渐淡出,如典雅的长阳南曲、婀娜多姿的花鼓子等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后继乏人。但欣慰的是,近年来,长阳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富民稳县”的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经济社会保持了稳步提升、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委党校叶婷曾撰文说,长阳县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住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伴随长阳民俗旅游的开发,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的稳健发展。叶婷称,首要的问题是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书写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
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叶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