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转型探讨

2019-09-12 02:45刘英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大数据转型

刘英

关键词:大数据  企业内部审计  转型

现代企业为了更好捕捉市场的实时信息,开始广泛使用云计算技术。企业希望能从复杂瞬息万變的市场环境中找出对自身经营生产有利的数据信息。大数据技术开始逐渐进入审计工作的范围内。对于大数据技术来说,传统的审计模式不再适用,要想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审计工作做得更好,需要审计人员采用全新的认知方式去和大数据技术相处,对过去的审计方式进行改革。

一、过去审计模式的问题

(一)过去的信息收集工作质量不高

过去的企业审计模式中审计人员按照一贯既定方式进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信息采集、企业外部观察、询问人员等方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考察,被审计单位出具一些财务证据,最后审计人员进行归纳总结出审计报告。这种模式有几个问题。首先是只要审计人员要想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只能从财务人员那里得到财务报表才能知道,但是企业要出具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需要企业会计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等整理出来后的财务信息已经有些滞后甚至不完整。另外,审计人员想要收集企业的外部其他重要信息时总是缺少途径,导致一些被遗漏的信息没有被利用。对于外部的其他非财务信息的采集也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能从这些信息中看出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当下企业的每一处信息都有可能对企业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反映,审计人员不应忽略这些细节,而这也是大数据时代看待信息的方式。

(二)过去看重单个信息的精确度

过去的传统审计方式过去看重得到的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收集信息的准确性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过去看重信息的精确度导致忽略一些乍看毫无意义实则值得推敲的小数据,而从大数据的分析角度来看,这些不起眼的数据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信息从个体看来是无法分析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当这些微小的信息汇聚起来时就能反映一个真实的情况。正因为过去的审计模式在信息的采集上很难做到全面,所以只能通过抽样数据的准确度来分析情况。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不仅非常庞大并且非常的复杂,过去的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审计需要,而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汇总,审计人员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合理科学预测的审计模式开始受到现代企业的青睐。

(三)过去对于数据的分析方式落后

以过去的传统审计模式来说,首先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通常利用抽检分析,而正因为是抽检,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抽检的样本必定是有限的,因为审计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样本进行抽检,所以未抽检的样本存在盲区,无法保证其中没有夹杂一些有重大问题的样本。抽检分析的分析结果是从抽检样本的质量来说的,在实际情况中随机性也很大,要从个体情况看出整体情况并不太合理。另外,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的每一处。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分析性程序很大程度是根据其想法走,不够规范客观,夹带审计人员的个人判断和想法,所以相关的数据信息准确性可能进一步降低。然而,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完整客观的分析,不会留下任何检测空白,保证信息的精确性,也节省审计人员的精力和时间。

最后,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数据分析太过于片面。过去的审计模式总是对信息分析时,过度强调信息的因果关系,过度关注信息之间的是否联系甚至忽略信息的本身是否完整以及信息最基本的准确性。强制性将许多信息冠上因果关系,严重妨碍了本身对数据的分析,造成思维的死角。而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该注意的是企业不当行为引发的结果的前后因果关系,这就是说在大数据的时代,审计人员应该重视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审计目标和方向,合理科学预测事物发展。

二、在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模式转型策略

(一)进行多途径、高质量的信息收集

当下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云算法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帮助审计工作更加高效的进行。企业建立自身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的收集汇聚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企业的会计信息也一并纳入其中,随着会计信息的改变而及时进行更新。这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非常便利的,能直接拿到企业的真实详细实时情况资料。审计人员则能通过拿到的资料对企业的当前的发展经营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企业数据库与互联网的连接,会计人员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上传至数据库,能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及时得到企业的经营信息。

(二)收集信息既要求信息的精确也要全面可利用

当前许多的财务事务所仍然使用过去的审计模式,追求信息的精确性。而对于信息的精确性的要求仅仅只是适用于信息量较少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能根据信息的精确性进行审计汇报,但是一旦信息量变大,这种要求就会让数据分析变得片面。伴随大数据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审计工作中,要求审计人员转变原来的审计思路,并非是不要求信息的精确度,而是不再过度刻意去追求信息的精确度,尽可能去留意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整体概况,并且这其中保证审计证据的准确可靠,当过度苛求个体的精确度的时候容易忽略事物的宏观面貌。

(三)对部门抽检分析方法进行转变

样本抽检分析在样本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能反映整体,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是能够能从抽检的样本看出企业整体的大致情况的。但是,样本数量的庞大意味着对抽检的时间和所花费的人力大大增加,审计效率降低。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许多的会计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成本甚至抽检样本的数量远远低于设定的样本数量,导致的到审计报告不具备参考性。即使样本抽检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样本的数量终归是有限的,所以抽检的盲区仍然存在,审计的风险仍然可能存在于抽检的盲区。大数据的使用有效缓解这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审计人员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进行样本的抽检、分析样本数据,只需要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导入,利用大数据下的审计模式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就能分析结果中看重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审计环境、审计模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过去是对书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现在是对计算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数据量的变大,信息量的复杂,新兴分析技术的引入,审计思维的改变,都给审计人员带来的挑战。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对自身的思维进行转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能力,自信面对每一次的审计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茂.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23).

[2]严刚,师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发展思路研究[J].经贸实践,2018(23).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审计大数据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