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新观察
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非洲、亚太媒体记者座谈会
农业农村部在北京组织召开非洲、亚太媒体记者座谈会,来自非洲、亚太地区43个国家的44名主流媒体记者与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代表进行座谈,共话乡村振兴。
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代表向外国记者介绍了中国与非洲、亚太国家农业合作和中国农业农村政策的有关情况,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贫等主题与各國记者进行交流。
基因编辑助大豆在南方丰产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敲除大豆开花调控关键基因GmFT2a和GmFT5a,创制出更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突变体材料;同时系统解析了GmFT2a和GmFT5a基因在大豆花期调控中的遗传效应,为大豆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改良提供了新技术、新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农村产业融合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创新思路,加大力度,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促进农业越过界面,与关联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格局,为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引领和驱动力量。在广袤乡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一种大趋势,各方正在加紧持续不断推进,释放出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农家新鲜事
寒门女孩清华毕业典礼上发言: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举行的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位学生代表的发言让不少在场学生和家长印象深刻。这位从甘肃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大学生,柔弱但坚定地告诉在场的几千位观众:我始终记得,曾经想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推研成功以后,我决定延迟入学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清华培养我们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父母希望我不忘“饮水思源”,朋友们希望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我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90后“废品妹”教垃圾分类,一眼辨认垃圾价值
十年前,安徽姑娘月月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随父母到苏州收废品。十年来,她每天和垃圾打交道,练就出一眼分辨垃圾材料和再利用价值的本领。她将垃圾分类知识拍成视频,在网上走红。她说虽然脏点累点,但靠双手挣钱挺踏实的。
农家正能量
走遍太行山 九旬老人35年栽下20万棵树
决心种树那年,她已经61岁了。从61岁到96岁,她和她的儿子、孙子孙女、曾孙们,四代人在8道山梁种下20多万棵树。如今96岁的她,依旧能熟练地抡着锄头刨坑……这位矮小干瘦、银发飘霜的老人叫靳月英。
厉害了,我的老奶奶!86岁学画画91岁开画展
91岁文淑芳老人的作品火了。在遭受体弱多病、年老失伴等多重打击后,女儿鼓励她学画画,她86岁拿起画笔,每天画四五个小时,5年来素描本画了20来本,8开的画纸也画了300多张,“我都成了画痴了”她说道。
85岁的升旗手 把独自一人的升旗仪式坚持了19年
朱宗鹤,浙江遂昌县党支部旧址泉湖寺管理员。这位扎根浙西南革命老区的85岁老党员,19年来每天都独自一人升起国旗,从未间断。老人说:“这里是红色旧址,国旗一定要升。”向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