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育 吴志斌
多措并举推进爱心注册
一是“面对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标语、横幅、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运用的重大意义,并将社会扶贫网二维码张贴到全村人员密集场所,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同时开展全覆盖走访贫困户,向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面宣传“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目的、用途,讲解注册使用的方法。
二是“手把手”帮助贫困户注册。针对多数贫困户对如何下载社会扶贫网APP不知晓、不会操作的情况,村扶贫专干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对在家贫困户开展上门服务。有智能手机的,面对面交流、指导,自行下载、注册;没有智能手机的则由扶贫专干和扶贫工作队员代为注册,特别是老年人,知识层次低、行动不便、操作能力弱等现状,扶贫专干、扶贫工作队员一对一上门服务;整户外出贫困户,通过电话、微信群、qq群等方式方法,告知APP下载、注册指南;对个别没有手机的贫困户,从隔壁邻居或亲属着手,借助他们的手机号码代为注册,做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注册全覆盖。
三是多方动员爱心人士注册。首先,动员市政协机关全体帮扶干部率先完成爱心人士注册。利用市政协委员微信群向全体市政协委员发出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的倡议,成为爱心人士。动员村内能人、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积极注册,开展力所能及的爱心帮扶。坳背村全村共计注册爱心人士200余人,为对接贫困户各方面需求奠定了基础。
规范管理做好需求发布
一是引导精准发布,结合驻村工作队平时上户走访和组织帮扶干部集中上户走访,逐户上门了解登记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其精确发布需求信息,切实解决贫困户最迫切问题。二是做好需求代发。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操作的贫困户,及时安排扶贫专干和扶贫工作队员代为发布。三是加强精准审核。按照“三不五结合”标准(即“两不愁三保障”之外的需求不发布,自己能解决的需求不发布,不合理的过度需求不发布),及“1+5”的结合机制(“中国社会扶贫网+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救助、安居保障”),对贫困户发布的需求逐项进行审核。截止到 2019年5月底,坳背村全村累计发布有效需求300多条。
双线联动精准对接需求
一是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线上对接。积极承接并针对性引导赣州市市政协机关帮扶干部和政协委员等爱心人士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一对一”精准对接贫困户需求。目前已累计完成坳背村贫困户需求对接268条,主要包括物品类需求、资金类需求、产业发展类需求、产品销售类需求等。二是做好线下社会扶贫对接工作。利用本单位赣州市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资源较多的优势,積极开展线下社会扶贫工作,对接贫困户产业就业、文化教育、产品销售等需求。如向贫困户提供大鸡苗3000多只、葡萄苗500多株;组织动员赣州市政协委员中的企业家、行业代表人士吸纳贫困群众到所属企业和相关企业就业;定期组织开展“送医、送教、送科技、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免费送春联活动;利用市政协委员扶贫救助会平台,连续3年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先后向50多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3万余元,赠送儿童书籍1000余册,赠送书包和文具600余套,价值3万余元,资助坳背小学现金2万余元,帮助改善教学条件;动员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鸡600多只、白莲2000多斤、红薯粉3000多斤、鸡蛋和花生等其它农产品1000多斤。
注重长效建好爱心超市
为增强社会扶贫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刘延俊积极探索扶志促脱贫的激励机制,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特别是市政协委员开展爱心捐赠,筹集到爱心资金6万余元、爱心物资4500余件,成功开办了坳背村扶贫“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生产劳动、改善家庭卫生、参加村级公益活动、参与乡风文明评比等来获取积分奖励,凭积分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物资,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截止目前,坳背村扶贫“爱心超市”累计发放积分超过32350分,通过积分兑换向贫困户和村民发放生产生活等必需物品总价值23067.5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