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芳
引 言
风吹麦浪,绿意蔓延。站立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西南部的石栏镇文化站,放眼望去,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有如一层层翻滚着的绿波浪,厚实而蓬勃生机。
花垣县石栏镇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腹地,历史长河中,这一代被称为神秘的”苗疆生界”。这里的人们,久居大山深处,世世代代的人生于斯长于斯离去于斯。直至上世纪改革开放后,才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新鲜世界,而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其实也是微乎其微。
2014年6月里的一个晴天,石栏镇磨子村的80岁的老奶奶,兴高采烈地跟着孙子坐车去赶集,一路上竟然唱了一首又一首苗歌。她说,这是她一辈子,第一次,走出深山。
村民们都知道,曾经,简简单单的一条通村毛坯路,都是几代人向往的愿望。
进入21世纪,村里的年轻人为了养家糊口,跋山涉水走出山里。路不通,缺水,自然寨脏乱穷,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无人照顾,成了这里最真实的写照。
可这一切,随着一位断臂文化站长的到来,悄然改变。
石栏镇的村民说,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他们遇到了一位“救星”。
他们说,近些年,石栏镇再也不是从前的石栏镇。近些年,好山出好水,天堑变通途,一对对的年轻人,也都乐呵呵地从外地返回家来;近些年,这里渐渐地没有留守儿童,也没有了空巢老人,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一家一户的人,老老小小地围桌而坐其乐融融地团圆。
他们说,近些年,这个“救星”,牵头带领当地百姓修了十二条公路,一条壮观的盘山公路,实现了每家每户的户户通道路。这些年,这个“救星”,克服了难以形容的千难万阻,带领着村民们衔接6000米的水管,从大峡谷引水,彻底解决了石栏镇多年来严重缺水的问题;这些年,这个救星,先后亲力亲为扶持了四个村,彻底改变了村里每个自然寨脏乱穷的局面,并带领村民致富脱贫。
这个“救星”,被当地干群尊称为苗乡“保尔?柯察金”。因为,他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当生活的铁环被彻底粉碎,他依然可以乐观地拿起新的“武器”,开始新生活,并引领别人开创新生活。他勇敢地与病魔抗争,并充满英雄主义激情。
他叫麻正兵,双手齐腕而断,可却身残志坚,带领着一家又家的村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攻坚。这些年,他像一道璀璨的光芒,引领着越来越多的苗乡人在摆脱生活贫困道路上奋力前行,让他们成为新时代斗志昂扬的追梦人。
水有了!路通了!
2006年,身为石栏镇文化站站长的麻正兵,成为联系村脱贫致富的负责人。13年的时间,他带领着4个联系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从2006年开始,由大猫村而磨子村,由磨子村而董马村、油麻村,麻正兵见证着这些联系村环境的恶劣,并历尽千辛万苦改变当地异常贫穷落后的现状。
麻正兵脑海里,永远忘不了联系村百姓曾经那一张张令人痛心的脸。
麻正兵记得刚到那些村时,村里的百姓每天紧锁着眉头,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哀怨、无助和失望。严重缺水,道路不通,是这些地方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造成这些地方贫穷的主要原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日常生活的贫穷,侵蚀着这些穷苦百姓的灵魂,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到丝毫的活力和生机。
首先是缺水问题。
麻正兵永远忘不了一天清晨目睹的情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头上披着一张破烂的薄膜,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自己稻田的进水口,因为怕自己田里的流水被人半途截走,她在田边蹲守了整整一个通宵!
在大猫村,由于长期开采矿石,地表水全部下沉,造成地表干枯,百姓连秧苗都插不了。由于严重缺水,百姓居住的房子,也都四处裂缝。
在磨子村,一口一口的水井旁边全是烂泥,常常,水井里漂着死虫和发臭的水草,因为喝这些不干净的水,这里的小孩常突发痢疾。
在董马村,村民们常常为了让河水流进自己的稻田,通宵地蹲在田里守水。
道路不通,是麻正兵的联系村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麻正兵刚到联系村时,村里通山的路,是极为狭窄陡峭的山路,路的宽度,几乎容不了两人并列行走,一些人走路不小心,常常还会滑下山坡。村里的百姓去赶集,只能冒险走山路,他们翻山越岭,来回便是一整天。
联系村多年的缺水与道路不通问题,让麻正兵心灵备受冲击。他不禁想,这些百姓,连正常的日子都过不了,更不用说过好日子了。他痛下决心,不管面对多大困难,都要解决村民的用水的通路问题。
2006年开始,麻正兵真正踏上了扶贫之路。而这条路,也正如他所料,充满着荆棘,险阻,和艰辛。
开始是村民的不信任。麻正兵回忆说,每到一个村,工作初期无一例外地都会遭受一些村民的嘲讽。他们的说法如出一辙:“这么多年了,多少人来这里主持工作,说要带着我们过好日子了,可是到今天,我们还不是穷得连口好水都喝不上,一条好路都没得走。既然别人都做不了,你一个残疾人,怎么能做好呢?”他们看着麻正兵齐腕而断的双臂,又充满同情地说:“你是个残疾人,我们看你可怜,你在这里,领点工资也可以吧!”面对村民的质疑,麻正兵并不生气,他想,这些村民真的是穷惯了,失望久了吧,他们对任何有心帮助他们的人,都已经不抱希望了吧。他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面对他们。他对村民说:“我说什么你们都不相信,那么,就请你们看我的行动吧!”
要保证用水和修路,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问题。
为了筹集到资金,麻正兵想尽了一切办法。因为他的联系村特别贫穷,村里也没任何项目可做,要筹到钱,只有到处“化缘”了。用麻正兵自己的话说:“我筹钱,其实就是在‘乞讨啊!”他开始找县领导,找企业老板,找熟悉的朋友,四处求人,一点一点筹集。他常常大清早出门,带两个包子便是一天。有时为一兩千块钱,要跑好几个部门,甚至空手而归,走累了,就坐在路边;饿了,就喝一口矿泉水。
提起筹款和施工的过程,麻正兵深深叹息:那些日子,自己都不记得是怎么熬过来的啊!为了能顺利筹到款,他常常思考点子整夜未眠;为了能找到捐款的人,他常常一天两个馒头打发三餐;因为白天施工太累,常常晚饭不吃澡也不洗便倒头就睡。母亲看着麻正兵每天累得不成人样,几次哭着求他说:“不要太卖命了!”麻正兵说,老母亲真是担心他把命都搭进去了。
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麻正兵靠着非常的耐力,忍受着百般折磨,筹好修路和用水的资金。
靠着一点点积攒起来的资金,麻正兵大刀阔斧地带领村民修起路,建起水井,筑起水坝。
一位村民回忆麻正兵为建好饮水工程带领村民上访省城的心酸——
那是2013年,因矿山采矿,地表水下沉,石栏镇矿区群众没有干净水喝而到长沙上访,因为麻正兵联系那个村,便急着去接访。当时,群众情绪激动,一时无法劝回,为了群众安全不出事故,麻正兵跟着群众走了两天两夜,走到鞋子破烂,两天两夜没有合一下眼。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麻正兵担心村民们中暑,竭尽全力劝他们在烈士公园休息。当坐在树阴下时,麻正兵发现自己的鞋子已烂了两个洞,于是托年轻的同事去买双鞋。待鞋子买来时,麻正兵赶紧坐在地上换穿上,将鞋盒子放在身前,因为太累,麻正兵就地而坐准备休息一下。转眼间,他听到身旁有人说话:“看这个人狼狈得可怜,肯定遇到什么困难了。”说着,便从口袋里拿张钱放在麻正兵身旁的盒子里。麻正兵抬头想解释,可是因为太累,还来不及解释清楚,那放钱的人便已经走了。
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麻正兵将这一重重的心酸和苦楚深深埋在心里,他从不向人抱怨,也从不向人倾诉。
一些善解人意的村民说:“看到麻站长如此拼命,我们都很心痛,断着两只手的麻站长,为了群众的发展,带我们走上走下,看他乐观样子和对我们鼓劲的话语,我们真是于心不忍。”
麻正兵的坚韧和付出感染了一个又一个的村民。渐渐地,村里再也听不到不理解的百姓说风凉话。在麻正兵的带领下,村民们都主动地站出来,没钱的出劳力,没劳力的在一旁鼓舞士气,为了通水通路,大家空前团结,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面对困难异常坚韧,做起事来又雷厉风行,麻正兵带领村民从大峡谷引水,一天组织三十多人,亲力亲为和村民们一起埋管接水,将别人几十年都做不了的事情,硬是半个月做成了。
历尽百般艰辛,麻正兵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对村民的诺言。他先后领导的四个联系村,村村都拉通了平整的公路;家家户户门前,都是相通的石板路;而每个山头的路,也都被他带领着村们顺利拉通。
每个组的饮水工程,也都顺利落实。
村民们为了感谢麻正兵,在翻新水井的时候,都偷偷地在旁边砌了一块匾,准备刻上“麻正兵水井”五个字,以纪念和感恩麻正兵为他们的付出和奉献。面对村民们的感恩之心,麻正兵谢绝了村民的好意,并诉说了自己的心声:“我做这些,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作为一个残疾人,能竭尽全力地为百姓做点事情,便感到莫大的安慰了!”
从此以后,深藏大山的石栏镇,不再是只有曲曲折折的陡峭山路,老百姓也不用担心走着走着就猝不及防地滑下去;村民们赶集,再也不用耗费大半天时光,在漆黑的天的时候出去,又在漆黑的天的时候回家;家家户户的稻田,再也不会因为缺水而枯;放学回来的孩子,再也不像从前常常摔得鼻青臉肿了,他们每天有说有笑,嬉笑打闹地走回家。
第一批“精准扶贫户”脱贫了!
水通了,路通了,紧接着便是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了!麻正兵首先瞄准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技艺的苗绣产业。
在一次苗绣展览会上,村民龙志银的作品,吸引了麻正兵的关注。他发现,龙志银的绣品与其他人的绣品比起来,制作更加精良,图案尤为精美。在多方考察和比较后,麻正兵将龙志银作为全镇的苗绣专业带头人,并将其作品冠以品牌推广出去。备受鼓舞的龙志银,更加注重做工的精良和绣品的提质,她手中的苗绣,因做工精美而一直供不应求。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从事苗绣,麻正兵还鼓励支持村民成立了专业的苗绣公司——花垣县石栏镇精准扶贫苗绣苗服有限公司与崇山苗绣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员工,均由龙志银进行专业培养。
龙志银老人已经60岁了,她是2016年第一批精准扶贫户,曾经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绣花。2016年,在麻正兵的引导和当地政府的文化产业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她重操旧业、开始办培训班,为周边村寨的苗族妇女传授技艺,有了自己的徒弟绣娘,龙志银每月能获得4000至5000的收入,2018年初成为第一批脱贫的扶贫对象。
如今,龙志银绣娘的订单接都接不完。因为手艺精湛,她的绣品在圈内有口皆碑,备受欢迎和喜爱,经常有大客户来找她订做,包括当地的房地产商。龙志银老绣娘曾制作的一套苗族盛装,售价高达一万八,除了用于穿着外,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让更多人脱贫,麻正兵又认真研究了《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及《湘西苗绣“十三五”保护规划》的要求,向县委县政府呼吁进一步完善湘西苗绣的人才数据库,建立健全传承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建成一批生产性保护基地。
2016年,花垣县委宣传部、县民宗旅文广新局、县开发办、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县人社局、县妇联、县劳动就业中心、县文产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花垣县2016年苗族刺绣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立了石栏镇为代表的8个苗绣传习培训基地并授牌,先后组织苗绣传承人和苗绣生产企业在多地举办苗绣培训班,参训学员520多人。相关部门提供织布、刺绣等手工订单给合格的绣娘,让学员在轻松完成订单过程中增加收入,更好地增长技艺,在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给村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如今,石栏镇的绣娘队伍已列入非遗传承人资源库,将作为县级和州级传承人申报梯队进行保护。
鉴于石栏镇的苗绣成绩,2016年10月,文化部、湖南省文化厅、北京木真了时装有限公司先后到石栏镇排吾等村苗绣传习所考察,11月上旬又组织了第一批绣娘赴京跟班研习20天,大力带动石栏镇苗绣产业发展。2017年,花垣县文化部门再一次组织石栏镇20位绣娘参加北京木真了公司的研习活动,并洽谈苗绣订单,带动苗绣传承人就业创收。
石栏镇的苗绣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花垣县苗绣产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当地政府格外的重视。在推动苗绣产业发展的举措中,花垣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苗绣文化宣传对外宣传和营销。近年来,先后组织举办了2015年花垣民族特色商品展示销售会、2017年花垣同心商会牵手产业合作社蚩尤村欢度苗年特色商品展示会,组织优秀苗绣企业参加2015年深圳文博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其中,2015年,由花垣县苗绣合作社生产的部分苗绣产品首次亮相深圳文博会,三天内销售一空,得到参会各界人士关注和称赞。展会期间,时任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又声在花垣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龙仕英的陪同下,到花垣苗绣展区参观了花垣生产的苗绣产品,并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对花垣苗绣产品予以高度评价。同年,花垣县文化部门组织在花县苗绣基地开展苗绣培训和民族工艺品市场研发、生产,并组织苗绣参加湖南省湘绣艺术节暨民间工艺美术展示会,获得2个铜牌、3个优秀作品,很好地推介、宣传和提升了花垣苗绣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品牌形象。2016年,石栏镇苗绣织锦非遗传承人龙老香在杭州参加苗族工艺美术大奖赛,其作品壁挂“凤穿牡丹”荣获二等奖。经花垣县文化部门积极申报,花垣县分别于1993年、2008年、2011年、2014年以“苗族织锦和刺绣”项目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3月,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来到花垣,就花垣县苗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行调研。当年6月,北京服装学院相关专家又到石栏镇等地进行苗绣及苗族服饰调研工作,为花垣县苗绣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近年来,花垣县充分利用“苗族樱桃会”、“苗族赶秋”、“过苗年”、“春节文艺展演”等传统节庆,举办苗绣、苗族服饰展演展示等。 2014年,在花垣县边城(茶峒)举行的“中国湖南花垣苗族赶秋节暨苗绣展示会”活动期间,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苗绣产品展以及苗族服饰展演等项目比赛,同步举办了“湘西苗绣文化”高峰论坛,在广大游客和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借助大型活动平台,石栏镇的苗绣产业订单不断,供不应求。
为“趁热打铁”,麻正兵又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很快,一份份订单飞到石栏镇,价格也隨之水涨船高,手工的苗绣制品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苗绣基地和家庭作坊联合成立了合作社,一年轻松销出上千件苗绣作品。从事苗绣工作的苗族妇女们慢慢富了起来。
2016年,石栏镇的苗绣基地先后挂牌”苗族服饰传习所”、”文化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其实,每卖出一件苗绣都是一次苗文化传播,看到文化得到认可和传播我很开心。”麻正兵说。
2017年3月,苗绣基地引进北京“木真了”服饰企业,一下子拿到了200多万元的订单。企业进驻基地后,在外务工的妇女回来的越来越多,培训班开的更勤快了,每期增加到50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达80人。至此,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苗绣的致富之路。
“妈妈回家了!”
一年冬天,麻正兵才走到村头,就看见一个小男孩,脸上脏兮兮的,衣服又破又烂地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冻得瑟瑟发抖。他问小孩站在那里干什么,小孩说“在等我妈妈回来。”走进村里,他看留守老人左右摇晃着蹒跚而行,一盘白菜和一盘萝卜丝就是一整天的菜,小孙子哭着喊“要吃肉”……这一幕幕的场景,给了麻正兵莫大的刺激,他开始思索农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
怎样帮这些小孩和老人?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麻正兵整整想了一个星期。最后,联想到苗绣产业的发展,一个念头从麻正兵脑海里冒出来——在文化站创立“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培训基地和苗绣传习所的大胆设想。
绝大部分农村妇女都在外面打工,要把她们“喊回来”是件棘手的事。再三考虑过后,麻正兵决定在龙老香的家乡子腊村烧起“第一把火”。
他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用龙老香的事情做例子,要老人动员在外打工的女儿或媳妇回乡工作。起初,老人们都客气地答应了他,还有部分人当场打起了电话,但结果却没一人回来。一个多月下来,天天跑子腊村做工作,麻正兵走烂了两双鞋,磨破了嘴皮,结果是没有一点进展。
这时,龙老香想出了办法。她对麻兴兵说:“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苗绣值钱,能赚钱!”麻正兵听后,恍然大悟,他给龙老香提了一个要求:要龙老香在村里开家庭小作坊。麻正兵的思路是让老百姓亲眼见龙老香做苗绣,每次交货或者到集市卖苗绣的收入也对村民透明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才是对老百姓最有说服力。
家庭作坊设在龙老香家里,村民看到她放弃了城里工作,每天在家绣花,有时候又用缝纫机“哗哗哗”踩一天,家里堆满了刺绣的材料,线,布,花边条等,应有尽有,看样子真的是“架势”了。每天晚饭过后,村民都纷纷往龙老香家里跑,好奇地问东问西。龙老香每次赶集卖机绣苗服的收入都在600元以上,加上一些私人定制的手工苗绣,她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收入高,轻松、自由,还可以在家照顾老人、教育孩子,两个多月下来,如此多的好处让村民们开始羡慕了。
在麻正兵和龙老香的帮助和鼓励下,因手艺精湛深受麻正兵关注的龙志银也在家中购置了一款机绣机,子腊村的第二个家庭小作坊也开张了。
龙志银的小作坊开张后,吉首的订单和龙老香对接,县里及镇上订单和麻正兵对接,一下子手上的活就多了。人手不够了,龙志银就把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召了回来,大女儿从小爱绣花而且绣工不错,龙志银就让她负责高端手绣,她和二女负责机绣和跑量。2016年,龙志银又把自己的儿子也从广东召回了家,并给儿子投资3万元,买了100对竹鼠进行养殖创业。儿子当起了龙志银的专职司机,载着她运货、赶集、送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龙老香和龙志银的影响,村里的妇女们纷纷“拜师”学艺,渐渐地,龙老香和龙志银门下的徒弟越来越多,就连周边邻村的妇女时常过来子腊村学艺。短短一年下来,村里陆续开了20户这样的苗绣生产作坊,绣娘达50多位。
发展中,新的问题来了。麻正兵在调查了几处村后,发现本地的妇女有一定的苗绣基础,但整体水平不一,作品质量差别大,市场价格也没有定价标准,交易相对混乱。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苗绣产业,当务之急是对其进行正规培训。
要办培训班的,首先就是无培训场地和缺乏经费。这时,当地政府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石栏镇苗绣的发展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麻正兵当起了项目的负责人,并指派龙志银做项目的推广人和培训师,培训资金得到县就业局的补贴。经过培训合格后的绣娘被聘用为基地专业绣娘,一等绣娘的每月工资约3000元,二等的约2000元。这样以来,她们每天都有活做,每天都有钱进。
2017年7月,花垣县石栏镇成立首个“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基地。到2018年9月份,基地发展了以子腊村和雅桥村油麻古堡寨为村片区,各建了创业基地,先后培训了827名绣娘,其中有500多名外出打工的妈妈回家参加苗绣创业。
还有的绣娘,甚至自己成立公司,吸引更多的打工妈妈回家。
石菊是油麻村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2017年初,这位年轻的妈妈由于牵挂父母、思念孩子,选择回到家乡,在了解到当地政府对苗族文化产业的帮扶政策后,于2018年10月份开始学习苗绣并筹备并注册了自己的苗绣公司——油麻古堡服装服饰苗绣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初期,石菊就请专业老师走进公司,培训了第一批绣娘200至300人。除了培训新的绣娘,石菊还通过各种方式联系附近村寨的老绣娘,与之达成合作协议,从而帮助这些年纪大的老人创造其他的收入来源。对于那些长期待在家的苗族妇女,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既可以实现在家工作,还可以随时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通过这种方式,石菊也带动了附近村子的妇女实现了在家就业的愿望。现在,石菊正着手准备培训第二批绣娘了。
为拓宽绣品的销路,石菊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形式,联系自己曾经的大学同学来寻找卖家,从而丰富销售渠道。为了适应当地旅游市场(如张家界、凤凰)的需求,石菊引进了机绣的机器。因为机绣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的绣品有量大价廉的优势,能很快地回笼资金。而手绣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了,生产周期长、需要绣娘一针一线去完成,因此售价基本都在千元以上,只能卖给当地苗族人用作节日的盛装或走高端的路线。为了能将苗绣这一苗族的瑰宝发扬并传承下去,石菊也会将苗绣元素与现代的商品相结合,在她的生产作坊里,以苗绣为图案的手机壳和手提包让人眼前一亮。
石菊返乡创业的初心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女成为留守儿童,因为她自己小时候就是留守儿童,从小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她深知这种缺少母爱的滋味,因此她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孩子身边。
“古老的技艺,融合现代设计,走上国际秀场,而这一针一线都出自一群妈妈的手;苗绣振兴项目,让花垣许多外出女性务工人员回家,不仅给非遗带来了传承人,也给村里的孩子找回了妈妈。”
2018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记者走进花垣,以《花垣县“让妈妈回家”苗绣基地培训的827名绣娘》为题重点推介了石栏镇的“让妈妈回家”苗绣基地。
石栏镇“让妈妈回家”苗绣培训就业基地(石栏镇排吾苗绣传习所),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州县文广新局、县民宗旅文广新局等各级部门的高度关心,石栏镇的苗绣已形成产品走进市场,变成了产业,让更多的妈妈在家中就业,留守儿童有了母爱,年迈的老人有了依靠。
麻正兵兴奋地向媒体记者介绍:“目前,基地设有可容纳120人的培训大厅1个,有缝纫工培训车间2个,用于培训的苗族织布机10架,成品展厅2个,培训期间绣娘文化活动室2处。整个基地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可整合利用、打造成为集办公、培训、生产为一体的苗绣文化产业园区。2017年,基地先后组织了7期苗绣培训班,参加培训达400多人次,获得订单300多万元。”
苗绣作为苗族文化的精粹和瑰宝,不仅是一项民族技艺,在新时期下,它更是无数苗族妇女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承载着一户户家庭的幸福愿景。
“妈妈喂崽崽一口,崽崽再喂妈妈一口好不好?”2018年11月12日中午,花垣县石栏镇油麻村,吴佳玉给2岁的女儿石姝玥喂食米棒。初冬的阳光,洒进木屋,暖暖的。
麻正兵说,2016年以前,在花垣县农村,这样的温馨場景并不多见。因为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该县大多数青壮年人都外出务工。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有外出务工的父母8000多人。留守儿童想吃妈妈亲手喂的或做的饭,只能等到过年父母回家。
炊烟青瓦上,竹竿串衣裳。鸭鹅满地跑,娃儿怀中抱。妈妈回家,让乡村多了亲情,多了温馨;孩子多了欢乐,多了笑声。
麻正兵的办公室,一张张充满温馨的照片贴在墙上,照片中一张张笑脸,让人看了格外温暖——
2018年11月12日中午,吴佳玉给女儿石姝玥喂米棒。曾当过留守儿童的吴佳玉,不愿意自己的小孩继续成为留守儿童。2016年,外出打工两年的她选择回到家乡。目前,她在家加工苗绣,每月收入1300多元。
2018年11月13日,女儿在练习唱歌,石永兰捏捏儿子的脸,让他不要捣蛋。2000年至2015年,她一直在外务工。寒暑假期间,她有时把儿女接到打工的地方一起生活。2015年,她发现女儿有唱歌的特长,决定回家培养儿女。2018年,她成为了绣娘。
2018年11月15日,龙金玉带着3岁半的儿子在给猪喂食。2000年至2016年,她一直在外务工,做过理发师、厨师、建筑小工和超市营业员等。当她发现因交流太少22岁的女儿不愿意和她相处时,她选择了回家,决心好好陪伴儿子。她当过1年绣娘。目前,她带动21户贫困户成立了合作社,发展养猪、竹鼠以及种植桑树等种养业。
2018年11月17日,花垣县石栏镇苗绣创业培训基地,50多名妈妈在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她们将被聘为绣娘。
2018年11月14日,龙建英带着儿女在镇上赶集。2012年至2015年,她先后在广东东莞、长沙务工,每到过年才回家一次。为了陪伴孩子们,她于2015年底回乡。目前,她除了带孩子,还成为苗绣公司的绣娘,每个月可收入约800元。
2018年11月11日,5岁的石秋荣患了感冒,在妈妈石玉兰的陪伴下打点滴,很是开心。2007年至2017年,石玉兰一直在广东务工。村里的人告诉她:“你的女儿石芷霞经常在村头的大树下盼你回家。”2017年9月,她决定不再外出,陪伴儿女。目前,她加工苗繡每月可收入2000余元。同时她还参加了苗鼓队,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
2018年11月16日晚,龙清菊拥着两个儿子睡觉。2014年至2017年,龙清菊在外务工,孩子由婆婆带。去年过年回家,她发现儿子们不愿意和她亲近。今年初,她选择回到孩子身边。目前,她除了培养孩子,还当上了绣娘,每月收入1200多元。
2018年11月16日晚,田茂兰为年迈的母亲洗脚。2006年至2017年,她一直在外务工,儿女由其父母照顾。今年初,她回到家乡,在苗绣公司当绣娘,每月收入1500余元。虽然收入和外出务工相比少了,但每天和家人在一起,“开心多了,眼泪少了”。
特色产业发展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麻正兵说,石栏镇处于边远山区,要发展,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尤为重要。
“子腊贡米复合养殖系统”为花垣县特有的农产业,这一特色产业,被我国农业部授予“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传在神秘的“苗疆生界”中,明代初年设崇山卫时,这里便开始大力推广水稻种植,并进贡宫廷,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苗族农耕文化。专家指出,子腊老谷种应当是明朝初年,由引进的贵阳粘经驯化后形成的本地稻谷品种,形成时间应该早于清代。
清末贡生麻阅芜题写的《子腊贡米序》碑文有这样的记载:子腊为湘西一拥有六百余年历史之古村落。宋末元初,麻大与麻二兄弟二人携妻儿,自崇山披荆斩棘,七日七夜,抵于子腊河谷。当此之时,树木丛生,蔽日遮天;野猪遍山,虎豹结伴;河流泛滥,沼泥漫泛。兄弟二人斩木结庐于半坡,砌石出岸,导水成溪;伐松木以填泥,代代繁衍相继。迄今,子腊木屋满山,良田满川。麻大麻二创制之松木填泥,大量松香琥珀浸淫,满川稻米馨香油腻。至明朝洪武年间,崇山卫游击始征子腊米,进宫贽礼。延及乾嘉,于兹为盛。
明代子腊米即为供奉尊者的珍贵礼品,清代乾嘉年间已经正式列入贡品名录。清代同治版本的《永绥直隶厅志?物产》中记载的香稻米即为当时当地的民间称呼。
苗族文人麻阅芜赞叹这一美景时,曾作诗《题子腊贡米》:
可遇满斗金,难得子腊米。
水泛千丘田,月笼半山明。
麻正兵引领着村民挖掘子腊贡米的优势,鼓励村民大力种植这种香甜可口的特质米。临近收割的早晨,在云雾缭绕中,麻在兵常常独自去农田里看看满片的稻田;夜晚,依然是云雾缭绕时分,麻正兵看着低垂着腰的稻谷,内心满是欣慰。他说,正是因为这缭绕的云雾,加上周边的优质水源,才使得这贡米又香又甜。
在销售市场,香甜的贡米极为受欢迎。每一年的子腊贡米,在收割一个月左右,就已经被外地宾客全部订购一空,一袋难求。
近年来,一种带着“红豆杉”标签的苞谷酒深受市场欢迎。石昌元作为当地第五代烤酒师,在石栏镇以“烤制醇酒”闻名。在一次赶集的路上,麻正兵正遇上石昌元夫妇正在出售烤制的醇酒,他发现他们的醇酒虽好,却售价很低。他们酿酒多年,却还是摆脱不了贫困的处境。见此情形,麻正兵特意前往石昌元家走访。到了石昌元家门口,麻正兵惊喜地发现,原来石昌元酿酒的地方,竟然是块风水宝地啊!这里环境特别优美,周边树木郁郁葱葱,屋前清澈的小溪,竟是从家喻户晓的一棵千年红豆杉树根流出。石栏镇的村民都知道,这千年红豆杉的根,全部浸泡在水里,几十年来,村民喝着这根部浸出的水,几乎不生病。麻正兵指着石昌元屋前清澈的小溪,对石昌元说:“从今以后,你用这清澈的泉水为原材料烤酒,烤出的酒一定更加醇美可口。果不出所料,石昌元酿出的酒,愈来愈醇香,酒的价格,也从每斤15元提至每斤50元。由于酿出的酒越来越好销售,如今的石昌元夫妇,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烤酒,推广烤酒。
随着“红豆杉”酒越做越好,酿酒需要的原材料玉米需求量大增,石栏镇就近几个村的百姓,都开始了种植玉米,为酿酒提供原材料。8毛钱一斤的玉米,能为村民们一年增收近5000块的收入。
面对石昌元改进的烤酒的畅销,麻正兵内心燃起了更多的希望。他进一步对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考察,并随之成立特种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至此,立锡种植合作社,养羊、养鱼、养蛇特种产业合作社,红豆杉水烤酒合作社,正逐步成立,发展壮大,并形成产业品牌。麻正兵的扶贫之路,也从救济之路,转变为了推动产业发展之路。
文化致富之路拓宽了!
作为花垣县石栏镇文化站站长及几个联系村负责人的麻正兵,将发展“文化”视为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他甚至认为,植根文化,才能彻底拯救村民贫穷落后的状况。
在花垣县文化站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麻正兵,对“文化”工作的内涵和意义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麻正兵虽然没有双手,不管寨里哪家办喜事,他总是乐意组织唱苗歌、打苗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他还常常在农闲季节把有文艺爱好的村民聚起来,与他们一起研习唱苗歌、打苗鼓等技艺,传承苗族文化,还先后多次与该县文化部门筹办唱苗歌、绣苗绣、舞龙舞狮等文娱比赛活动。
麻正兵意识到,文化人有自己的优势,文化工作要服务经济工作,通过文化知识传播让村民学文化的同时学技能,从根本上斩断穷根走上脱贫之路。近年来,在他积极争取和筹建下,该镇董马村、子腊村、竹子村等苗寨先后建起了农家书屋、广播站、文化广场等,文化专干、技术推广员等逐渐配齐。2014年以来,麻正兵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组织举办种植生态稻米、绿色茶叶,养殖山羊、湘西黄牛等技能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龙四锐、石顺丹等80多名青年成了种养致富能手。
他认为,文化能丰厚人的精神,“文化因子”能带来巨大财富。
具有敏锐“嗅觉”和非常判断力的麻正兵发现,石栏镇虽然贫穷,但石栏镇的原始农产品却比其他很多地方更为优质。这里的百姓非常朴实,他们种植、生产的,都是原生态的无污染产品。
麻正兵发现,村民们饲养的母鸡,下的蛋特别美味;村民们种植的稻米,味道特别香醇;村民们烘烤的腊肉,口感特别鲜美……那么,这么好的农产品,如何增值并迅速转化为财富呢?
作为多年的基层文化站站长,他想到了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将“文化因子”注入产品,为产品增值。
这些年,他真正体会到了文化的魅力及文化活动带来的巨大效益。
他曾通過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如组织村民们集体跳舞、比赛打鼓,来融洽村与村之间、村里各个自然寨之间的村民的感情;他曾通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村寨收取医疗保险,以前几个月都难以完成,现在三五天便顺利解决。
在他的文化站工作经历中,举办文化活动是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最为有效的工作模式。于是,他便将这种有效模式,迅速地运用于引领村民脱贫致富。
于是,他为村民举办一次又一次的大型文化活动,每次文化活动,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嘉宾。每次文化活动,都无一例外地陈列着石栏镇的特色产品。
而活动现场的这些产品,由于优质而被游客和嘉宾们认可,迅速地被推出市场,甚至风靡市场,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增值。如,优质稻米从前每斤售价三元,活动开展之后,却能将价格提升至每斤十五元;稻花鱼以前每斤售价十五元,活动之后却能提升至每斤售价三十元;腊肉以前每斤售价三十五元,活动之后却能提升至五十元。
活动搭台,文化引领,常态化开展村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思想素质、激发群众的干劲,使文化工作逐步形成各项产业和工作的灵魂,带动经济发展,激活产业的产生,形成贫困山区的文化精准扶贫特色。这正是麻正兵近年来文化工作一大亮点。
2017年,麻正兵在成功举办第一届湘西农耕文化节的基础,积极筹备第二届农耕文化节。为扩大这一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争取部门项目资金支持。筹备过程中,难免听到一些热嘲冷讽和冷笑,一个残疾人能做成什么事?还想搞全州大活动?等等……“有时真的想大哭一场,要做成一件事真的很难很难。幸好我坚持下来了,最终努力得到了大家认可。”麻正兵说。
5月28日,湘西第一届农耕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事后,麻正兵感慨地说:这天我的眼睛真的湿了,活动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效果,在这个贫困的山区引起了强烈反应,达到了用文化助推产业发展的效果。产业有了灵魂和生命力,有效将产业与文化融为一体,成功对接了城乡互补。产品增值外销,让来自全国的四方宾客,从舌尖上感受了我们原生态的大自然美味。通过观看文化活动了解苗族的资源和文化,资源和产品用动态艺术形式在活动中展示体现。看民俗舞蹈表演,苗妹刺绣非遗文化产业活动展现宾客面前,形成产业灵魂。通过文化搭台,推销苗区特产和资源,使价值倍增,提高效益,达到脱贫致富目的,这就是文化扶贫产生的效应。”
通过这次文化活动,当地群众熏制的腊肉由25元增至50元一斤,价值成倍增长,并通过网购和物流平台涌进各大城市供不应求,特别是文化站所组织的苗绣产业成为受益群众多,销路最好的主导产业。
花垣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这里的苗族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其中,“苗族服饰”“苗族赶秋”“苗医药”“苗族鼓舞”“苗族古歌”五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石栏镇,麻正兵带领村民们深挖这些民俗文化的精髓,大力传承和发扬苗族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他自筹40万资金,持续第二年带领石栏镇举办农耕文化节,并走出一条文化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2018年6月9日,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石栏镇第三届农耕民俗文化活动,在董马村举行。
当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们在活动中撒谷种,犁田种植,插秧比赛,请谷神、神木祭祀,铺树造田,其间,苗族武术、苗族接龙舞、山歌对唱、抢鸭子、水田背媳妇、田间拔河等活动异彩纷呈。
在活动中,麻正兵带领村民们展示石栏镇及周边的特色农副产品和非遗产品,活动现场设定湘西特产展览。之前,还特意邀请湘西特色产品企业参展,帮助当地百姓建立独特的订单农业,带动乡村特色产品和非遗产品的销售。
除了帮助村民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发展旅游产业,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也是麻正兵引领村民实施文化致富的重要途径。
为了将石栏镇建设成旅游文化胜地,麻正兵又四处筹集资金,改善各村环境,并系统地规划建设,将油麻村、大兴村、董马村、石栏村、排吾村五村连成一条旅游路线。
历经三年的努力,麻正兵又引领村民们进行古村落雅桥村油麻古堡寨的保护,使其获得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保护建设。
从石栏镇雅桥往排吾方向走,出口处便是油麻村村部,村部往前50米右转直走,过一座小桥就到了古村落油麻寨。麻正兵说,这里还将发展成古村落摄影基地,这里有古城墙,有石板路,有化石,有古屋,有荷塘,有历史,有毛主席时代的国家级劳动模范等资源。2018年,他还不远千里引进电影制作公司,拍摄电影《逆流前行》,之间产生的80多万效益,着着实实地进了老百姓的口袋里。
弱势个体重新站起来了!
作为断臂人,麻正兵深知弱势个体的苦。他说,他们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麻正兵尤为关心弱势青年的成长和弱势家庭的生活。他总是鼓舞他们: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力量。
对于因为贫穷没有上过学的人,麻正兵从来不瞧不起他们。他鼓励他们从最基本的学起,努力自学,摆脱文盲的困境。他鼓励村民们要多学习:“人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行的啊!没有文化便没有思想,没有思想便没有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了!”
在石栏镇各个村的农家书屋,常常能看到麻正兵的身影:他用双肘夹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教给村民文化知识;他陪着村民查阅禽畜、庄稼、果蔬等种养技术资料,一起讨论发家致富的新门路、新点子。
为了让一些未受过教育的人接受文化熏陶,麻正兵亲自举办了夜间补习班。每一周的周末的晚上,不管多累,麻正兵都会出现在补习班课堂。课堂上,坐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充满求知欲望的中年人,还有带着一双羞涩的眼睛,陪同父母或爷爷奶奶过来听讲的孩子们。每次看到各种年龄段的男女老少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麻正兵都欣慰不已。他对大家说:学习就是希望,学习,也将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真正地站立起来!
在课堂上,麻正兵或者引导大家诵读相对易懂的诗词,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或者引导大家学习农业知识,给大家讲解农业技术改良和农产品的生产;或者,他还给大家讲解一些简单的市场知识,让深处深山的村民们触摸外界世界,感受经济的变迁和发展。
最重要的,他教会了村民真正学会了谋生本领。
课堂里听课的村民们,被麻正兵的耐心和爱心深深地触动着。下课时,好些村民“学生”径直跑上讲台,问麻正兵累不累,手臂痛不痛,他们生怕麻正兵的手臂再出问题。
看着担忧而慌张的“学生们”,麻正兵微笑着解释说:“这手臂是经过真金火炼的,怎么可能受伤呢?”
在麻正兵看来,自己辛苦点不算什么,只要村民们能真正重视知识的作用,真正重视文化的作用,自己上课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深知没有文化的悲哀,并常常对年轻的父母说:“你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好好读书,唯有教育,唯有文化,才能彻底孩子们的命运啊!”
麻正兵看来,没有接受教育,或不能好好接受教育,才是真正的弱势个体。他说:“我希望自己当文化站长的时候,能让每一个村民明白,没有文化的人,不管他多么身强力壮,可终究是弱势的。”
文化站曾开干部会议,麻正兵强调说:“我们只有让这些弱势个体,学习科学文化,他们才能真正走出弱势的困境,真正地站立起来。”他认为,扶贫先扶志,而教育和文化,是推动一个人树立宏伟志向的必要条件。
他尤为关心身体智障青年的成长,给予他们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力量。
2012年12月,在麻正兵的指导和推荐下,花垣首个残疾人文学创作工作室——“震南文学创作工作室”在董马村成立,残疾青年龙震南搞起了文学创作。当天,县委宣传部、县残联、乡党委政府、湘西州州、县两级文联、作协,《湘西生活网》等部门和组织的领导及州内外文友共3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麻正兵还向上级为龙震南向政府申请电脑,免费安装网线,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平台。面对麻正兵的付出,龙震南激动地说:“谢谢麻站长,让我坚持近20年的文学创作,总算没有白费。”
在麻正兵不斷的鼓励下,龙震南创作喜获丰收。这些年,他先后创作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和影视剧本,累计50余万字。甚至有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部分作品,在报刊杂志及全国各大文学专业网站上发表并在数次省市及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他的作品,散见于《边城文学》《歌词作家》《重庆词风》等报刊杂志及湖南作家网、钟音文学网、青藤文学网等国内各大文学专业网站。近年来,他还学习并实践了影视剧本创作。2015年,被评为第三届“感动花垣”十大人物。2016年,由其参与执笔创作的微电影《花开的声音》已拍成并放映。
一些村民说,在这些某些条件处于弱势的村民们眼里,麻正兵如一座丰碑,矗立在每个心怀梦想的村民的心中。
他不止服务群众,还用人生的价值和坚强的意志将自己的青春写在了苗乡山岭,激励着一个又一个的村民。质朴的乡亲们为表达对麻正兵的敬重和赞美用苗歌传唱他的事迹——“黛勾黛帕(苗语:年轻小伙,年轻的妹)快来听,歌儿唱在苗家岭,不唱古来不唱今,专唱我们苗哥麻正兵”。
梦想终究实现了!
2017年10月10日,由2017扶贫日论坛组委会、文化部主办的2017扶贫日系列活动——文化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近年来文化扶贫工作成果,交流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共商下阶段文化扶贫工作。
麻正兵作为在论坛发言的6个省市代表中唯一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做典型发言。
他以《文化助推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脱贫创业》为题,从最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实干经验,就如何做好村级文化活动,如何用文化工作带动经济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做了精彩的发言。在发言中,他还详细阐述了两个文化脱贫致富的路子:一是将产业与文化融为一体,用新的方式宣传、推销苗区的原生态特产,对接城乡,让产品增值外销,让四方宾客,从舌尖上感受了原生态的大自然美味。二是借助文化平台对外传播苗族文化,让苗族传统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和传播,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麻正兵发言完,现场掌声雷动。
回到湖南,麻正兵接受多个媒体采访。面对众多媒体,他认认真真地说:“怎样真正摆脱贫穷,要解决一个根源问题,那便是,扶贫先扶志。你若立志摆脱贫穷,就一定穷不了!”
麻正兵诚恳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断臂后重振的经历,他说,那样可以鞭策更多的人,大家真正明白了那些道理,贫穷便真的能消除了。
麻正兵永远也忘不了1997年的那个夏天,他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麻正兵说:“自己一下子没了双手,剧烈疼痛不说,吃喝拉撒样样都要人照顾,连个‘娃娃都不如,当时,心都死了,觉得一辈子再也没有梦了!”
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从绝望中站起来。
那是1998年一个寒冬的深夜,一位老人悲戚的痛哭声揪住了麻正兵的心。他摸索到半山腰一看,原来是龙门村70多岁的龙阿婆。前两天,她家的母牛病了,她和老伴一个劲地在牛圈前烧香焚纸求“菩萨”保佑。结果,母牛还是病情恶化断了气。
一头牛可是一个贫苦农家的全部家当啊,龙阿婆哭得伤心欲绝。
小时候兄弟姊妹多,家里穷得叮当响,龙阿婆从来没有进过一天学堂,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些年来,因为不懂文化,她和家人吃了不少苦头。
“穷人没有文化,穷根不断。”麻正兵突然意识到,“我虽然没有了双手,但我懂文化,我可以动脑筋,我还有嘴巴,残疾不等于残废。”麻正兵暗自下定决心,要帮帮像龙阿婆这样没有文化的乡亲们。
就这样,他开始振作起来,开始磨砺自己。为了让存留的断臂“使用”起来,麻正兵从抱树枝、搬石头、抱水泥开始,日复一日地坚强训练。不知磨了多少泡,出了多少血,历经两个月不停歇的磨砺,麻正兵竟然可以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断臂了。他开始用臂自己吃饭,收拾东西,甚至写字,开车……历经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麻正兵靠着顽强的决心,实现了生命的再生。
一天晚上,他对家中担忧他的母亲说:“既然已经站起来了,就要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的心中,又开始有梦了!”
麻正兵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正因为这个梦,他回到了石栏镇文化站,继续文化站的领头人工作。当不解的村民们向他投来疑虑的目光:一个残疾人能干什么?正常人和一些领导驻村多年,都没有改变什么,何况是一个残疾人?他可以平静地说:“你们就当我是村里一个普通村民吧。”
正是因为这个梦,他只想尽可能好地为乡亲们服务,在工作中,他频繁下到村组,走家窜户了解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累了,他就席地而坐,休息一会儿;渴了,就俯在路边的山泉上,用嘴直接喝几口山泉水;饿了,就用嘴撕开包装,啃几口方便面。哪怕有人对他说:“你一个残疾人,何苦呢?”他依然笑着回答:“作为党员,我应该有一份力发一份光,上对党负责,下为民服务,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正因为这个梦,他想引领村民真正地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他宁可四处奔跑,到处求助。走累了坐在单位的花坛边休息一下,饿了喝口矿泉水。当一位70多岁的老人感动地流着眼泪对他说:“站长,算了,不要再求人了,你断两只手,为我们走上跑下,我们很心痛。”他却淡定地对老人说:“没事的,多吃点苦,多受点累,对我是一种锻炼。”
正因为这个梦,麻正兵创下了8年时间里连续换4个联系村的纪录。他曾在没有得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争取各方老板资助,从正月初七开始连续苦战数月,修通了全村近二分之一的进山公路,使沉睡在山上两千多亩的土地得到开发利用。他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发展稻田养鱼400多亩的优质稻示范片,组织全镇妇女成立苗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牛养羊养鸡大户和各种产业,并积极与大城市联系产品销路对接,在全镇各村形成发展高潮,稳步推进。村民龙建林感动地说:“哥哥你驻村董马一年多来,所干的实事我都看在眼里,每调离一个村、群众都舍不得你,想留住你,所以我们董马有希望,全村人相信你,为了董马的发展我全力支持你。”有些群众和干部对他说:麻站何苦,你一个残疾人那么拼命干什么?有官轮不到你,有钱自己又不用,你图什么?何必那么苦那么累??他总是笑着对别人说:“老兄啊,我是个共产党员,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残疾不等残废,累点,能增强我的意志;苦点,能让我充实;群众满意,他们能致富脱贫和开心,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正因为这个梦,麻正兵组织苗乡群众修村路,架便桥,建文化广场,引导村民搞各种产业发展。他积极组织群众改善环境,解决了多年来的人饮困难,新修了水池和水井;他奋力组织群众修进户路,挖通了祖祖辈辈向往的产业之路;他四處争取资金维修学校,置办村部办公设备,改善村部办公条件;他引导青年主干创办产业示范,帮助返乡务工创业青年排忧解难;他帮助残疾人办实体找出路,四处求人讨资金;他带领群众大搞卫生,改变村级卫生环境。一年365天,他吃住在基层,几乎天天下村体察民情。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多年来的愿望一件件得以实现,一个个产业在他帮助和引导下得到成功创建。
就这样一桩桩实事,麻正兵圆了乡亲们祖祖辈辈敢想而不敢做的梦想。
2016年,经花垣县文化部门推荐,麻正兵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湖南省最美基层文化人”。2017年7月,花垣县文化部门推荐石栏镇文化站为“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候选单位”。
2018年8月,由湖南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最美扶贫人”微视频创作大赛落下帷幕,由湘西州委组织部、花垣县委组织选送,湖南古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的微电影《秃臂兵哥》荣获一等奖。这部电影,讲的便是麻正兵的真实故事,电影里,麻正兵走进荧幕,亲情演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
2019年的早春,一个春光灿烂的日子里,石栏镇的村民们簇拥而聚,兴高采烈地在开阔的文化站活动中心欣赏这部感人的微电影。电影放映完毕,一曲《追梦人》的歌声荡漾开来——
你从古老的黄河岸边走来,
耕耘在这湿地之都。
鹤舞翩跹,啊……
鹿鸣呦呦,啊……
风雨百年,沧海桑田。
你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啊……
一路栉风沐雨,
一路播种希望。
你从古老的黄河岸边走来,耕耘在这湿地之都。
鹤舞翩跹,啊……
鹿鸣呦呦,啊……
涵养大气,成德达才。
你大智大爱,大美大成。
啊……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你从古老的黄河岸边走来,耕耘在这湿地之都。
鹤舞翩跹,啊……
鹿鸣呦呦,啊……
春华秋实,桃李满园。
你是三春晖,不朽丰碑。
啊……
我们既往开来,谱写风华绝代!
伴着悠扬动人的歌声,村民们渐渐站起身来,他们深情地望着台前的麻正兵,掌声雷动中,一双双充满关切崇敬的眼睛,泪光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