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设计“课程思政”探讨研究

2019-09-10 03:21冯国红高丽兵郝红郭少青何秋生
高教学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

冯国红 高丽兵 郝红 郭少青 何秋生

摘  要:“课程思政”以“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是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环保设备设计作为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尤为重要。实现“课程思政”的因素包括教师本身、教学内容两大部分。教师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不仅仅传授了专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实现育人的“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保设备设计;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5-0102-03

Abstract: Combination of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ui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alue was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ajor cour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uct educational pattern of the whole courses and realize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ajor course" in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ue to its core position in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The factors to realiz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ajor course" include teachers and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are the key factor to realize "Course ideology", and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important wa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ajor course" not only impar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guides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order to achieve "nourishing things silently"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honor sense and professional mission of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ajor cour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engineering major; teacher

“课程思政”不是新增一门课程,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每一门课程都要发掘育德资源,肩负起育德的责任,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导向,共同助力学生成长[1,2]。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环保产业随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并不断自我创新,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已脱胎换骨,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朝阳产业。为适应现代环保产业的需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教育部于2010年批準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之一。环保设备设计作为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变,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是培养“红、专、德、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环保设备设计课程思政目的及必要性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以力学、化学、机械制图、环境工程原理、测量技术、环保设备设计等学科为主,侧重于学习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定理和公式、数值计算。与以思想政治课和选修课为主的人文社科类或管理类学科不同,环保设备专业的学生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对文化的认识[3]。

对环保设备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思政建设,其目的在于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的高尚品质,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拼搏的精神。环保设备设计的教学过程应打破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了什么而学习”,或许更值得教师和学生们深思。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环保设备设计专业课教育之中,实现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树立“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建立“专业梦”人生规划,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人梦”[4]。

二、环保设备设计课程思政关键因素研究

(一)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锤炼学生品质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5]。“课程思政”即要求专业教师要将思政寓于课程,既肩负起传播专业知识的使命,同时肩负着塑造学生人格的任务。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实现“全教师、全课堂、全课程”即“三全”育人的格局。为此,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增强广大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育德的责任与能力。

1. 转变观念,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

长期以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一些一线教师通常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管理人员。而自己作为专业课老师只需要把专业课教好就可以了,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育人职责。有些教师,虽然认为专业课上的思政教育亦很重要,亦有心传授思政方面的内容,但其对思政内容理解匮乏,难以系统的进行讲授,难以达到“三全”育人的格局。这种局面不论对教师个人发展,还是对学生成长均极为不利。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课堂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甚至某一细微的表情动作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乐观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形成心胸宽广的品格,而悲观消极的教学态度能够导致学生们愤世嫉俗、悲观厌世。因此,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专業知识的最主要的过程,亦是育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工程教育认证提出的毕业要求,不仅包含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包含非专业层面的要求,比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个人和团队等。而这些非技术层面的素质和能力仅靠思政课程来完全实现较为困难,需要各门课程进行同向同行的思政教学,从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的转变。为此专业课教师必须提升个人的思政素养,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要素,才能“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2.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师不同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政领域的教师,没有“高精深”的思政知识储备。“课程思政”不必也没必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照搬于专业课堂,过犹不及。“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在于夯实“铸魂”工程,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体现在“对国家方针纲领的认可,对社会发展道路的拥护”,文化认同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

专业课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充分客观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环保设备发展的方向,以此产生教与学双方的共振,催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课堂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出发,让学生融入课堂。课程思政就是要遵循“盐溶于汤”的原则,将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自然渗透于教学中。讲话要有艺术,实践证明具有艺术性的语言更容易将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为学生所接受。“课程思政”最理想的境界即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实施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育,实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二)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不仅仅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任何体现社会正能量的事件或思想、弘扬中华文明的言行、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及法治意识的行为均属于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环保设备设计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很多教学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

如何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需要任课教师潜心设计教学方案,使“思政元素”有机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1. 环保设备设计中的“思政味”

环保设备的设计过程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作,涉及到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等元素,可靠的设计能够极大的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则会给环境及人身带来极大的安全事故。设备设计的根本宗旨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济;设备设计不同于工艺设计,不能凭空想象,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1)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设计中的“思政味”

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众多,大部分属于压力容器范畴,比如脱硫脱硝塔,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压力容器相应的法律法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016),压力容器(GB2011))。如何使学生们对压力容器的相关设计标准及法规产生深刻的认识,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课程目标。首先要使学生们意识到设计标准的重要性,对生命产生敬畏。任课教师可以从网络媒体查找一些因压力容器破坏而导致重大灾难的案例视频,让学生们从耳听为虚转变为眼见为实。压力容器破坏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设备本身的破裂产生的一次伤害,更重要的是,设备内盛装的有毒或易燃易爆物质的大面积泄漏带来的二次危害。比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因储罐破裂发生的农药泄漏特大事故;2005年山东某一高速路上盛装液氯的槽罐车泄漏特大事故;2019年江苏响水发生的压力容器爆炸特大事故等等。通过视频学习,真正触动学生们的心灵,产生心灵震撼。其次,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家访事故中受伤甚至死亡者家属的痛苦及生活现状,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让学生们深刻体会自己以后的工作不仅仅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和神圣。我们的工作态度决定着现场操作工人甚至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事情都是要在一定的框架内,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规,遵守一系列规则,才能够在社会上正常有序地工作和生活。

(2)水污染治理设备设计中的“思政味”

水污染对环境生态至关重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目标,是环保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肩负的重要使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环境生态保护不断深化,对环保装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占有较大份额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关于水污染治理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自主研发的能力较弱,一部分水污染治理设备需要引进国外的技术,如大型连续立式深度脱水设备国内还不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们立志投身科研,摆脱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困境,为中华民族强起来,贡献力量。

另外,水污染治理设备的结构介绍中亦可渗透相关的“思政元素”。溢流堰是水污染治理设备中的常用结构,当水位超过溢流堰高度则能溢出,低于溢流堰高度则不能流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寓意深刻的辩证法哲理,通俗地表达了矛盾转化的思想。无论是“月满则亏”还是“水满则溢”,都体现了事物运动和矛盾的转化,即物极必反。通过这个哲学道理可以告诫同学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可强求,也不可勉强,不来的东西,就舍得让它在我们生命中留下空白。人生有很多东西,因它留有空白才显得格外动人和美丽。

(3)设备设计细节中的“思政味”

“思政元素”在环保设备设计这门课程中涉及较广,某一具体细节均可体现。强度设计及校核是环保设备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亦是保证环保设备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因此,环保设备的每一个结构都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抵抗外界工艺条件,进而促使生产工艺得以顺利进行。任课教师可适当引导,指出做为中华民族的接班人,同学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强度”才能成长为社会栋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强度校核通常以设备各个结构的薄弱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任课教师可以把这种设计理念加以引申,融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每一名同学都应该时常反思,寻找自身的思想薄弱点,并制订相关的矫正计划,以免走上歧途。

螺栓连接以其制造简单,结构可拆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的管道连接中。螺栓连接主要依靠螺纹间的摩擦力,对两个不同的结构进行连接。而几千年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利用木楔与被连接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实现结构连接。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同时,在采用螺栓连接之前,需要将工件准确定位。而人的发展同样需要定位。同学们应当充分挖掘自身的特长,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旦言行与定位发生偏离,就要及时纠正,以防做出错误的事情,进而导致人生轨迹的改变。因此同学们不仅要拧紧知识的螺母,思想的螺母同样需要时时紧扣。

2. 结合环保发展史开展思政教育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環境,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亦是环境的创造者。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活条件。然而,由于人类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环境改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也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右玉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近代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县十八任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坚持植树造林。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足0.3%提高到52%以上,“山川变绿洲”的誓言终于实现。

客观上,右玉精神是由大自然逼迫而形成的;主观上则归功于各届领导和群众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环保的课程教学中,该类思政要素有待于任课教师不断挖掘,丰富每一位同学的精神世界。

三、结束语

在环保设备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深化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牢记“育人”本质,把握学生需求,充分发掘环保设备设计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和其他思想政治课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实现教育的“育人”本质。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设备设计方法,同时具备健全的人格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团队协作意识、奉献精神和集体观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焦连志,黄一玲.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3):121.

[2]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

[3]周元凯,左雪,樊玉杰.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56-58.

[4]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

[5]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