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贤
摘 要:郑州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专职机构,开展土壤排查,对污染地块进行监管修复等,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梳理了土壤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22-0145-03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oil
Pollution Control in Zhengzhou
HU Sixian
Abstract: Zhengzhou city has actively carried out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establish a special organization, carry out soil investigation, and supervise the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land, etc.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sorted out,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words: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measures
近年來,国家高度关注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土壤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品质及人体健康,加之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均匀性、难可逆性等特点,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严竣挑战。为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作了系统部署,之后河南省也出台了《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郑州市为扎实推进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近两年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做了大量工作。本文立足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查找策略,以期促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1 区域概况
郑州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多平原,占总面积的1/3。基本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状降低,山地、丘陵、平原分界明显。郑州市总土地面积7 446.2km2,其中山地2 377km2,占31.9%;丘陵2 255km2,占30.3%;平原2 815km2,占37.8%。郑州市的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潮土、风沙土、棕壤等[1-5]。“十二五”期间,郑州市对污染企业、基本农田、蔬菜种植基地、饮用水源地、城市绿地、养殖场等周边土壤共33个地块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31个监测地块属于清洁(安全)点位;2个城市道路绿地监测地块属于轻度污染点位,出现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超标现象。
2 土壤污染防治现状
为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南省的《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郑州市相继出台了《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郑州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郑州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奖惩考核办法(试行)》《郑州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郑州市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和落实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文件。郑州市土壤防治工作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成立专职机构,构建协调机制
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内容,成立了由11个委局组成的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专职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全力攻坚,形成了重点工作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建立了由24个委局组成的郑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建立了郑州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污染地块加强管理。
2.2 配合国家、省级部门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先后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疑似污染地块排查、涉重金属重点企业排查、尾矿库排查整治、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垃圾填埋场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等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市土壤污染源的类型、分布、数量等。其中,全市共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1 090个,完成325家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全市67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建立32块疑似污染地块监管名单。
2.3 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
制定了《郑州市2018—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依托田间试验和土壤化验结果,科学制定修改肥料配方。制定了相关技术推广模式,在小麦生产中主推“秸秆还田+农家肥(有机肥)+配方肥(化肥)”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在玉米上推广“秸秆还田+配方肥(化肥)”“秸秆还田+缓释配方肥料(化肥)”等2种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在蔬菜果树上推广全有机肥、“有机肥+配方肥”及“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3种化肥减量增效模式。2018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 647km2,测土配方施肥覆盖村达到100%。为减少农药使用量,农业部门推广农业防治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大力推广高效药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做好病虫监测预警,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
2.4 对污染地块进行土壤修复
郑州市2018年有污染地块3块,分别为郑州金盛热镀锌钢管有限公司原址地块、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厂区地块、原郑州五里堡化工总厂地块。郑州金盛热镀锌钢管有限公司环境修复项目主要针对锌、镍、铬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土方量4 620m3,总投资803万元,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该项目已完成并通过验收。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厂区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程主要针对苯、氯仿、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土方量为44.8万m3(污染土)+22.1万m3(清洁土),总投资约4亿元,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该工程正在进行。原郑州五里堡化工总厂地块正在编制治理与修复方案。
2.5 开展部分试点工作
在中牟县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省级试点,购置高标准农膜(0.01mm)和废弃农膜拾捡机。新密、登封开展将土壤污染治理纳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内容的省级试点工作,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纳入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矿山环境治理设计书,严格按照治理设计开展工作,并在审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设计书中,将土壤污染治理作为方案内容的重要一项进行审查。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厂区污染土壤修复为省级试点,探索有机污染土壤的治理模式。
3 土壤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牵涉部门较多,协调配合有待加强
由于土壤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广泛性、综合性等特点,工作中涉及国土、农业农村、林业等多部门,任务交叉多,工作推进中存在进度不一、标准不一等问题,因此,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但落实难度较大。
3.2 监测能力不足,土壤监测数据较少
2014年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是近几年国家层面公布的土壤环境监测状况,公众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的渠道较少。郑州市环保部门开展的土壤监测工作,基本都是配合國家层面进行的土壤详查等专项监测工作,配合统一采样,接收样品进行分析,数据上报至上级环保部门也未及时公开,本地环保部门掌握的土壤监测数据较少。土壤监测能力不足,在市级尤其区、县级监测机构非常明显,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和人员配置,土壤监测亟待提高。
3.3 土壤修复问题较多,资金需求量大
土壤修复治理为新兴行业,没有多少案例和经验可供借鉴,修复治理单位及监管部门都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土壤污染主体大多为经历了多轮改制与重组的国有企业,其产权、债权和债务关系复杂,而且土壤修复成本高,时间周期长,资金量需求大,企业完全自筹修复经费,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异位修复场地选择困难,土壤跨区域转运难以协调。修复治理后合格土壤的最终去处难以协调,没有单位或地方愿意接纳。
3.4 第三方市场参差不齐,结果可比性不强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工作内容大幅增加,第三方机构参与了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监测、治理与修复等项目。第三方机构中的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属于私人营利性企业,目前环保部门对其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资质、能力、业绩等良莠不齐的问题。对于同一家企业,不同时间段委托不同的监测公司,报告结果可比性强,不利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
3.5 环保人员队伍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环境保护部门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开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地方环保部门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工作量激增,环保工作人员一直负重前行。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开展较早,监测数据更新较快,考核机制更易实施,但会分散环保队伍的时间精力,从而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成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从业人员特别是县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大,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4 改进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部门之间互通互联
环保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牵头部门,在国家、省级层面,应加强与国土、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从顶层理顺各级部分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这样可以降低地市的工作难度,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人力资源浪费。
4.2 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及时发布监测数据
建立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制度,加快布设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点位。推进各级土壤环境监测中心建设,尤其要提高市、县环境监测站的土壤监测能力,逐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整合现有环保、国土、农业、卫生、粮食等部门监测网络,建立土壤数据平台,及时发布数据,让公众了解更多土壤现状,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意识。
4.3 规范土壤修复市场,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生态环境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加强对项目或企业的指导和帮扶,避免在修复技术、修复方法上一刀切。规范土壤修复市场,拓宽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的渠道,简化监督管理流程。探索土壤修复产业化模式,加大中央、省、市三级政府场地修复资金的支持与补助。
4.4 加强第三方机构监管,健全监管制度
主管部门以第三方机构和人员的能力验证、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现场操作的规范性考核为着力点,建立、完善对第三方机构参与环境监测、调查的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现场监测监管水平。通过量化考核与定性评判等方式,利用奖惩手段、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不断强化监管,促进第三方机构自我改进和能力水平提升,从而推动环境监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4.5 扩充环保队伍,提高业务水平
地方政府有必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需要,扩充环保工作人员数量,特别要提高县、区环保专业人才数量。着力提高环保人才队伍业务水平,要加大环保人才教育培训力度,组织专题业务学习培训,建立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调查、监测、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焦书道,白保勋,刘风鱼,等.郑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养分含量特征[J].上海农业学报,2015(6):73-77.
[2]吴平,谷树忠.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4(4):8-11.
[3]闻欣,王合生,杨丽莉,等.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模式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3):1-4.
[4]陈卫平,谢天,李笑诺,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建设思考[J].土壤学报,2018(3):557-568.
[5]黎明,冯盛.土壤污染防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