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韶明
所有的旧居,都是相对于当前的住所而言的。你小时候住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老房子,你刚刚搬离的那个新小区,从现实意义上讲,都是你的旧居,属于已经翻过去的那一页。在长长的数十年中,谁都可能翻过去那么几页,有的是随父母迁移的一个又一个家,有的是短暂停留的出租屋,还有的是因为现实原因置换的居所。历数这些地方,你可能会发现,有那么几个直接成为记忆里的锚,留住了你在那里经历的某个时段。
A小姐因为学区房事宜,刚刚搬离住了七八年的小区。在她的描述里,新居乏善可陈,老房子,居民年龄偏大,周围设施也很不方便,唯一的好处就是人人羡慕的走路上下班,以及,小朋友明年上学过个马路就到了。搬家后,从前的邻居盛情相邀,她就是不敢回去看看,“我都无法想象之前的房子住了谁,变成什么样。”那是从毕业起,她买的第一套房。
B同学的旧居关键词,是一位老太太。这是北二环内的一座老房子,对门的老太太总是敲门,送来在地坛举办的各种活动门票,传达社区活动通知。一个初来北京的单身汉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只是时不时的敲门声让他有一种存在感。如今,他很想哪天拐进胡同去探望一下老太太,却总是没有行动力,他也担心,老人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数数那些在记忆里生根的旧居,大概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你在那里长大。你记得的童年片段,多数时候与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当你描述旧事的时候,总是会带出一些旧居的气息,屋里什么布局,书桌怎么摆放,那个记录你身高的标尺画在哪个门上……你甚至下意识地,在以后的家里复制了相似的格局,你觉得家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
第二类,你在那里度过了特殊的时期。这个旧居通常不是你独立的家,可能是大学里的宿舍、你和朋友合住的房间、你借宿过的某个地方。总之,在任何人看来,那不过是一场萍水相逢,可在你这儿它是一个重要节点。你和老朋友坐在一起,一说就是许多年前住着两家人的那套房子。
第三类,你自己布置的第一个家。尽管现在看来有些潦草,但那是你在一座城市最初的停靠点,所以,它的角色是里程碑式的。我就无数次地听老妈说起我们的第一个家,那种描述,比任何一個后来住过的房子都要细致饱满。
对能够说出来的旧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很微妙,身在其中的时候,你很难看到自己对一所房子的真实感情,你甚至觉得它毛病很多。只有当离开成为预期或者已成既定事实的时候,你才有心情去体会。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