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唱教育对中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

2019-09-10 14:29:01周游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素质

周游

摘要:合唱作为一门传统的、综合的、群众性的艺术,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音乐普及和发展水平。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造能力、审美情趣、民族使命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然而就目前我国中学合唱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音乐教育现状为背景,从合唱对中学生素质的影响入手,采取文献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交叉学科渗透法、现代技术研究法等,分析中学合唱的现状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究合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寻找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审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希望本文通过对中学合唱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的浅析能为我国中学合唱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议。

一 中学合唱的现状分析

1.1中学合唱现状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音乐教学在中学课堂越来越被重视,合唱这种便于组织和实践的艺术形式随之逐步发展,很多中学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展开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组织建立学生合唱团,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合唱比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通过合唱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展现了中学生的青春与活力。虽然合唱艺术在中学校园里逐步发展,但是从目前中学合唱教学课堂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2专业教师缺乏

中学合唱教学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正处于慢慢起步的阶段,由于缺少专业的合唱教师,教学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合唱教师并不是单一的声乐、器乐老师,必须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功底的专业教师,中学大部分音乐教师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虽然师范院校有开设合唱指挥课,但大多存在于老师指挥学生唱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授最基本的挥拍方式,学生很难有机会独立的组织训练合唱团,缺少实践机会,从而在走入工作单位时对于合唱的教学很难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同时,农村中学部分音乐教师对合唱了解甚少,缺少对合唱教学的系统学习,处于合唱仅众人歌唱的认识阶段,甚至认为只要会唱歌就会合唱,对合唱歌曲涉足的范围较狭窄,对合唱歌曲编排组织不够合理、新颖,对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研究了解不够,很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不能更好的展开符合中学生的合唱教学。

二 合唱教育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2.1合唱教育对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合唱是集体演唱的艺术,强调的是个人与团队的合作,要求个人声音融入整体,到达高度的和谐及统一,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友谊。在中学时期,学生肩负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任务繁重,大脑处于超负荷运作,让学生参加合唱,感受合唱音响的和谐之美,有利于調节学习的紧张情绪,释放学习压力,放松大脑。同时,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嗓音条件的不同来安排声部演唱,让学生在合唱中认准自己的定位,明白自身的独特性,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平等化发展,使学生在合唱活动中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3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途径及方法

随着合唱艺术逐渐被重视,合唱节目经常出现在晚会、比赛的现场,这些合唱团会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珊瑚颂》这类作品,殊不知,这些作品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在演唱这类较难得作品中多受到重重困难阻碍,得不到成就感,体验不了音乐的愉悦性,逐渐失去对合唱表演的兴趣。甚至,演唱方法不当很可能毁坏学生的嗓子。中学生处于儿童于青少年青春期的衔接阶段,很多学生的嗓音正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有些学生处于变声期,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避免喊吼伤害声带,这时期的合唱训练可以选择以少女为主,避开男生的变声期。随着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对演唱的作品,学生会逐步以他们审美的标准来对待,符合他们审美兴趣的作品 ,学生会积极配合,听从老师的安排组织,不合符他们兴趣的作品,有些学生甚至会捣乱,扰乱排练秩序。所以不管是排练还是欣赏,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演唱作品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全心的投入到演唱作品中,如中学生喜爱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同一首歌》、《雨花石》等,这样,学生才会去期待演唱它,消除排斥的心理,引起内心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化内心的情感体验,提高排练的效率。此外,在选择合唱比赛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扬长避短,如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感欠佳,就不能选择如《冬之旅》、《回声》、《星星索》等无伴奏合唱;如学生对西方音乐了解不多,就不能选择《小夜曲》、《钟声合唱》等难度的外国歌曲;如学生中在缺少较好的领唱的情况下,最好不选择《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外婆的澎湖湾》等合唱作品,总而言之,中学合唱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果长期演唱远离学生生活情趣的作品,学生就会丧失对合唱的信心和兴趣,则对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就无从谈起。

结论

综上所述,合唱是一门十分严谨而又精深的艺术,在训练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乐感,增强了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和技能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学会团队合作,懂得尊重他人,为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营造了一个健康的空间,对中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培新.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J].教书育人,2001,(16):28-29.

[2]党劲.中学合唱教学改革刍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4):3-4.

[3] 和桂莲.合唱与指挥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29-33.

[4] 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91-118,275-285.

[5] 刘维良,齐建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华文书籍出版社,2000:55-58.

[6] 林华.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172-180,227-228.

[5]王培新.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J].教书育人,2001,(16):28-29.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中学素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多解中学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
我来“晒晒”《中学生》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