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礼仪之邦,直到现在,在我们周围的很多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朝鲜、泰国、越南、新加坡,都深受中华汉文化的影响,然后再融合本民族的特色,逐步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属性。
到了近现代,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当我们需要找寻古代礼数的“正宗”,反而要去向这些国家“讨教”了,这实在令我们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啊!所以,老师希望通过这篇关于我们古代“敬称”的文章,让同学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十分周到的礼数,并且在日常交往中,也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对自己双亲的敬称:
同学们学过《伤仲永》,里面有一句“从先人还家”。此处“先人”,是指死去的父亲——当然了,当时父亲必定还在,“先人”是指作者写作文章所在的时间点,父亲已经过世;敬称已过世的父亲还可以用“先考”(也称显考),敬称已过世的母亲用的是“先妣”(也称显妣)。
但是这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我们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意思是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现在大多用在表示贬义中,所以同学们在写作中,一定要分清场合使用哦。
而如果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可称“家严”(父亲)、“家慈”(母亲),这可能也是因为长久以来,大多数家庭“母慈父严”的普遍现象,于是便衍生出如此“接地气”的敬称了。
对尊长、友人的敬称:
古代在日常交往中,遇到友人,敬称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阁下、仁兄、兄台”等,非常多。这也是我们汉语言文字多样性的一个实例。
而当尊对卑(或者是长辈对晚辈)时,直接称名;卑(晚辈)自称时也直接称名;对平辈、尊者、长辈都称其字。当需要将对方名和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这也表示敬意。称字还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称名,也不称字。例如学生对孔子,在整部《论语》中,只有《子张》一篇称孔子为仲尼。
除了称字外,还有称对方的号和别号,以示敬意。陶渊明称五柳先生;王安石,称半山先生;陆游号放翁。别号和字,在日常运用上,没什么显著区别,甚至不大称字,反而以称号更为普遍。
后来又觉得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职爵位,如称杜甫为杜工部,因为他最好的官职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后人一直称其王右军。还有称郡望的——出生地或者居住时间较长的地方,比如柳宗元被称为柳柳州,尊称韩愈韩昌黎。
同时,对友人家人也有相应的敬称:对别人父母尊称令尊(父)也称尊大人,令堂(母)。此处“令”是美好的意思。(例句:《周处》中有“何忧令名不彰邪”)尊称别人的妻子为:令阃(kǔn,原指妇女居住的内室,后来借指妇女);本来长辈对晚辈是不用敬称的,但对友人儿女,也会用到敬称:令郎(子)、令爱(女)。
21世纪也快要过去五分之一了。我們都说,“从前生活慢”,觉得以前亲人之间、邻里之间,甚至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间的人,关系都十分亲密。我们在感慨之余,是不是也能为之做出一些努力,使之产生些许积极的改变呢。在我看来,在一些合适的场合,对长辈,对尊者,对亲友,以礼相待,敬老尊贤,兴许能让“尚礼”之风,重回神州大地。
1.我们现在常用“如丧考妣”形容以下哪一种情绪:( )
A.感到怅然若失
B.感到愤怒不已
C.感到极度悲伤
D.感到无比轻松
2.在自己家中,被称为“家严”的是以下哪一个人物:( )
A.父亲 B.母亲 C.妻子 D.祖父
3.以下哪一项是对友人儿子正确的称呼:( )
A.令嫒 B.令郎 C.令亲 D.令堂
参考答案:
1.C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