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连
摘 要:当前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生物教学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生物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高中生物来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践中仍要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推进生物课堂改革。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生物课堂
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高中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原理及生物相关内容。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一、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成果
(一)立足于新课标要求
近年来的生物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使用实验教学与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将生物知识有效地传达给学生。通过生物教学,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及对自然规律有更深层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能力培养以及知识传授,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实验过程策划能力,可以自主制定实验过程并实现。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单纯地按照固定的流程开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生物教学实践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其发挥在今后的学习中。在开展知识讲解中,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推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探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性能”,可以安排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小组合作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遵循教材内容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多种教学方式并行,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空过大,不符合教学要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依据教材开展教学,切不可忽略教材的知识。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改变以往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对教材要做到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科技的发展,信息更迭速度非常快,要在教学中穿插最新的信息,不落后于时代。比如在讲解“人类生活对生物圈的影响”中,可以穿插现代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以及从多方面開展环境保护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生活理解生物知识[1]。
(四)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都是有所不同的,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所有学生共同进步,采用智慧的方法帮助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有效地提升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积极性;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最终获得学生的信任,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课堂改革启示
(一)将课程教学指导理念更为具象
生物课程开展由课程要求指导进行,想要在每一环节中都体现三维目标有些困难,这样会造成教师教学过于形式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制定出更为明确的课程教学指导理念,明确模块与课程关系,强调课程教学的一致性与系统性,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不断优化。比如在学习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整本书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讲解细胞的相关知识,在最后复习中,要对学生开展整体架构的策划,学生通过框架的整理,对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复习教学[2]。
(二)对课堂教学的开展要遵循其可行性
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多种多样,但是在教学活动安排上,要尊重其可行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班级整体状况安排教学内容,而不应该盲目地模仿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只追求内容的宽度、深度以及广度,教学方法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颖,而要选择适合的。在学习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讲解,但是也不能脱离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安排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三)任课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生物课程教师也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的修正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形成“不断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的模式,将生活与教材结合,不断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束语:
生物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地依据教学现状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伟. 基于反思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下),2017,78(12):236-236.
[2] 反思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实践研究[D]. 广州大学,20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