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师法自然”造物思想

2019-09-10 12:37王玉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6期

摘要:《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人类最终模仿的对象归于自然,在古代造物思想中则体现为“师法自然”。自然给予人类造物活动启发和灵感来自于动物、植物;或来自于以自然为基础的自我创造。古代器物的外型设计、装饰题材、工艺取材三方面均透露出对自然界的模仿与创作。

关键词:师法自然;造物思想;古代器物;制器尚象

“师法自然”的造物思想在古代造物过程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漆器、陶瓷、服饰、建筑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不同时代的民众,运用自己的才干和智慧,以自然为师,通过学习和模仿自然形态、自然规律的优点并加以提炼、融合和创造,丰富了人类的造物文明。其内容包含了模仿、模拟、拟像等,而模仿从根本上说是人类比较原始的一种心理倾向和心理机能。

一、仿生造物的外型设计

我们对事物的第一认知往往源于事物的外在形态,这是我们对于事物进行判断的第一标准,因而造物过程中最先注重的也是物的外型。《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其中所提到的“制器尚象”意为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模仿作为参考进行造物;这里的“象”有多层含义,在仿生造物的外型设计中为尚“自然之象”,主要体现在物的实用与审美两方面。

正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为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造物活动开展的目的始终围绕满足人类需要为前提,设计第一要素是满足实用的功能。例如最初的容器便是从人与兽的头盖骨得到启发设计制造了圆形空心造型,再到最初的陶器造型许多是与原始陶器产生之前所沿用的编织用具和植物果壳等的模仿有直接的相似关系。

再到后来人们受圆木从山坡滚下的启发设计制造了车轮;从漂浮水上的落叶、树干得到启发设计制造了早期的独木舟;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从而模仿其形态制造了风筝。对于自然物功能的模仿必须有一定的原型为依据,但不是简单的拷贝,在模仿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创新的行为。

自然形态始终为造物的外型设计提供着指导作用,在满足实用功能之外,还体现在外观审美方面;以古代器皿为例,则多取自动植物以及人形态为造型增加器物美感以及内在寓意。如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一些仿生陶器造型,特别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以及后来各种器物中出现的大量动物形、人物形和植物形等仿生造型,到后期的陶瓷、漆器等均呈现出的仿生造型。我国古代陶瓷造型的仿生大致便是经历了一个由仿动物到仿植物,从逼肖自然到制器尚象的阶段,如六朝时期的鸡首壶、熊形灯,宋朝的葵花形、菱花形、莲花形等花口器。整体来说,这类陶瓷仿生都追求将器物造型与功能相结合,使人们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上得以美的享受。

古代造物过程中之所以在人工造型上大量运用自然之形,因其自然生长,给人以舒适和谐之感。“制器尚象”是一个仿生造物的过程,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拟,而是对自然中的形象进行提炼,将自然之美流注于人的生活的造物过程,也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高超的师法自然能力的过程。

二、取法自然的装饰题材

在中国古代的装饰题材中,传统器物的装饰题材多借鉴于自然界动植物,表现出对自然、宇宙的热爱,并且通过人文因素的结合,表现出人们内心的一些美好追求,从而有了各种传统纹样的形成。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纹样发展的高峰期,每一种纹样都必须是有所寓意的,而其意义又多以吉祥为主。在这一时期,青花瓷成为主流器皿,蓝白相间,浓淡相宜的青花,作为一种美的符号,成为景德镇乃至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名片。

动物纹样在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作品中是十分常见的,且其种类繁多,造型夸张生动,寓意丰富。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动物纹样大致包含两类,有一些真实存在的动物,例如蛇、鸟、虎、豹等,同时还有一些等神话中的虚构动物,例如龙、凤、云豹、麒麟,且龙凤纹样作为中国最经典的代表性纹样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比如,图1的清代的龙纹青花瓷盘是动物纹样代表作,其盘子的中心有龙纹的造型,四周有云彩进行装饰,整体画面流畅美观。

植物纹样在明清时期青花瓷纹样装饰中的运用也比较多,其主要以自然界内花草树木作为主题,大致分作果实纹样与花叶纹样。其中果实纹样主要常见于多籽类的植物,有三果纹、瓜果纹以及忍冬纹等,三果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主要是把佛手、石榴与桃子三种果实作为素材,其中佛手是福气的寓意,桃子是长寿的寓意,石榴是多子的寓意,如图2的三果纹梅瓶。花叶纹样大都表现为花瓣繁多,叶子硕大,常见的有牡丹花纹、蕉叶纹以及冰梅纹等。

装饰题材中对于动植物的借鉴迎合了“师法自然”的宗旨,在绘制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对自然形象的仿照,而是认同自然、崇尚自然,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美好期冀结合起来,反映了人类独特的思想以及精神品格。

三、自然天成的工艺取材

“师法自然”作为一种总的思维原则贯穿和渗透在传统造物活动中,还表现在对于自然物自然天成的学习,在造物过程中则体现在取材与工艺两个方面。取材上尽力追求并展现材料的质地,工艺上追求素朴自然与工巧的平衡。

陶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器物,明清时期的紫砂陶茶具极富盛名,不仅样式丰富多彩,且陶质耐烧,置高温火上也不易爆裂,主要原因在于其选用当地一种有的泥料——紫砂泥料,这种泥料天然呈现一种柔和内敛的紫红色光泽,在制陶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原料配比还可以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工匠们充分认识和顺应了紫砂泥料的天然物性和特质,在彩绘瓷器十分盛行的时期,对这类陶器既不上釉,也不上色,将人工与天工融为一体,从而造就我国传统陶器设计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品类。

瓷器的纹饰也离不开自然美,裂纹是瓷器烧制成型之后,冷却的过程中,由于胎体和釉的收缩不同步造成的釉面裂纹。这本是制瓷工艺中的一个缺点,但宋朝匠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残缺转化为美,使裂纹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巧夺天工;即使在以裂纹为主要装饰图案的瓷器中,自然天成的美依旧是工匠们的考虑的首要因素。

“师法自然”作为指导思想渗透到中国古代造物的方方面面,在工艺取材方面通过效法自然物自然天成的审美原则,运用材料本身自有的质地以及素朴自然的工艺,成就了古代器物的自然美。

四、结语

古代“师法自然”造物思想使得我们放眼于自然,在“制器尚象”的过程中挖掘万物之美,通过对某一自然对象的提炼来赋予器物以形式上的变化。不是为了仿照而仿,高明的是一种“巧妙”,是不影响器物使用功能前提下的形式改良,是寄托丰富情感的设计方法,是实现人、物、世界沟通交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范琪.《考工记》的工艺思想[J].史学月刊,2005,(10):119-121

[2] 徐飚.成器之道[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3] 王书荣.自然的启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4] 董明利,李兴华.《观象制器:上古夏商时期器物中的造物哲学》[J]《广西社会科学》2016.6

作者简介:

王玉洁(1995.02——),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