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记者眼中的“上海解放之路”

2019-09-10 07:22:44吴健朱延瑞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解放军共产党纪律

吴健 朱延瑞

七十年前的上海解放,是中国解放进程的一部分。来自苏联的新闻记者密集来到解放区,和共产党、解放军、劳动群众打成一片,获得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随后密集刊登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主流媒体上,打破了西方媒体对这场中国命运决战的“新闻垄断”。

解放军的群众纪律很有意义

南进的道路上,解放军的翻译向苏联记者丘里诺夫介绍,四分之三的解放军战士是20岁上下的青年,不少人要么是翻身农民,要么是从国民党军过来的解放战士,“贵族绅士和达官显贵觉得这些年轻人土里土气,知识不多,可谁也不能否认,正是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扭转着中国的命运”。

苏联《真理报》记者西蒙诺夫发现,行军中间,解放军的群众纪律很有意义。这些纪律中,包括:非因军事上的极端必需不得踩踏田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无论如何不强买东西,并且一切都要付钱;借去暂用的一切都要保护好以便归还;要做有礼貌的模范;不要叫老百姓给你工作,相反,如果你有时间而且有可能的话,要帮助老百姓。这些纪律在城市里又加上了补充的内容:不坐人力车;非因急需不用老百姓运输工具转运物资等。所有这些纪律都被严格执行。翻译告诉西蒙诺夫,在军队迅速推进、驻留不久的情况下,开展群众工作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遵守纪律。

上海没有倒下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这座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世界第六大城市飘起了红旗,这让西方国家出现莫名的恐慌。丘里诺夫找到美国多家媒体的标题,发现上面无非是预测“中国经济衰落”,其中美联社信誓旦旦地称:“共产党无法保留权力,因为中国从未实现工业化,经济无法自立。”

但共产党和上海人民没有屈服。就在1949年秋,包括54家纺织厂在内的全市企业全都恢复运营,市场呈现出国民党时代不可想象的繁荣,滞留上海的一名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不得不承认:“共产党迅速为上海引入稳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所有工厂复工,尽管美国突然终止燃料和原材料供应,但这里的食品和产品价格已趋于稳定,上海人非常支持共产党。”

美国人只看到物资上的变化,然而,人的地位变化才是上海面貌改变的关键。1927年4月12日發生的国民党反革命政变,捣毁了共产党领导的工会,工人陷入地狱般的境地,每天工作时间持续12~16小时。随着上海解放,劳动者的地位彻底改变,所有工厂都有了真正的工会。

丘里诺夫看到,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上海工会运动,它引入工人保险,要求企业将一部分工资总额分配给工会基金,用于开展文化活动。在工厂、俱乐部、图书馆以及学校,各种旨在提高政治、文化和技术水平特别是消除文盲的课程受到热捧。一名工人告诉苏联记者,新的时代让所有人充满激情。“看着他那副表情,好像准备不光要把上海,还要把整个旧中国快速翻过个身来似的。”丘里诺夫描述道。

(摘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解放军共产党纪律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心声歌刊(2022年4期)2022-12-16 07:10:58
共产党是好琴手
大灰狼画报(2022年5期)2022-11-22 04:48:04
解放军来了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2
共产党颂
青年歌声(2018年11期)2018-12-19 11:54:24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4:00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草原歌声(2018年1期)2018-05-07 06:40:01
纪律
故事大王(2016年6期)2016-07-21 17:42:08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24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