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

2019-09-10 07:22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曹雪芹老爷茄子

背景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成书于清朝中叶。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所补,另有一说为高鹗、程伟元二人合作著续。

18世纪,封建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而曹雪芹的身世也与王朝的运势相合,他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遂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阅读1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是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又悄悄的卖与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有踪迹,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求大老爷拘拿凶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

雨村因问方才何故不令发签。门子道:“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道:“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大雪’之薛。”

雨村听说,便笑问门子道:“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躲的方向,并这拐的人我也知道,老爷可知这被卖的丫头是谁?”雨村道:“我如何晓得?”门子冷笑道:“这人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女儿,小名英莲的。”

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豈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样?”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至次日坐堂,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赏读感悟

“雨村判案”一节,出现的人物并不多,然而却极尽曲折,生动地刻画出了贾雨村“随时随势”、善于“审时度势”的形象,从开始的大怒;到看见门子示意中途退堂;听了门子的第一次劝告后仍惺惺作态;第二次劝告后即将恩人、律法都扔在脑后,甚而要想更妥帖的法子糊弄这命案;结案后,特意写信告知王子腾,数次态度改变,让我们看到贾雨村这个冷酷无情、不念旧恩、不思人民、汲汲于功名、善于钻营的封建官僚形象。最后神来一笔,轻轻写道贾雨村将门子充发,却如有千钧的力量,深化了对贾雨村形象的刻画。另一方面,这个片段虽小,离主人公也甚远,却在全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小小“护官符”可说是全部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贾雨村的选择又何止代表他一个人?于不经意处着重笔,更可以看到曹雪芹结构故事的卓越能力。

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是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又悄悄的卖与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有踪迹,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求大老爷拘拿凶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

雨村因问方才何故不令发签。门子道:“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道:“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大雪’之薛。”

雨村听说,便笑问门子道:“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门子笑道:“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躲的方向,并这拐的人我也知道,老爷可知这被卖的丫头是谁?”雨村道:“我如何晓得?”门子冷笑道:“这人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女儿,小名英莲的。”

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样?”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至次日坐堂,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赏读感悟

“雨村判案”一节,出现的人物并不多,然而却极尽曲折,生动地刻画出了贾雨村“随时随势”、善于“审时度势”的形象,从开始的大怒;到看见门子示意中途退堂;听了門子的第一次劝告后仍惺惺作态;第二次劝告后即将恩人、律法都扔在脑后,甚而要想更妥帖的法子糊弄这命案;结案后,特意写信告知王子腾,数次态度改变,让我们看到贾雨村这个冷酷无情、不念旧恩、不思人民、汲汲于功名、善于钻营的封建官僚形象。最后神来一笔,轻轻写道贾雨村将门子充发,却如有千钧的力量,深化了对贾雨村形象的刻画。另一方面,这个片段虽小,离主人公也甚远,却在全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小小“护官符”可说是全部故事发生的背景,而贾雨村的选择又何止代表他一个人?于不经意处着重笔,更可以看到曹雪芹结构故事的卓越能力。

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因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这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我们再不哄你。”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这一口细嚼嚼。”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他口内。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拿鸡汤煨干了,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了。”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赏读感悟

写美食可说是《红楼梦》一绝,在书中,曹雪芹对贾府贵族家庭的饮食生活作了细致传神的独特描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具一格的《红楼梦》饮食谱。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为书中描绘的琳琅满目、丰姿多彩的点心、饮品小食、美味佳肴惊叹不已。除了上文的茄鲞,出现在书中的还有酸笋鸡皮汤、碧粳粥、糟鹅掌、豆腐皮的包子、枫露茶、枣泥馅山药糕、火腿炖肘子、糖蒸酥酪等等,即使只闻其名,都令人胃口大开。

猜你喜欢
曹雪芹老爷茄子
不怕火的双手
茄子
厨师与老爷
曹雪芹邀棋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小捣蛋鬼
甜蜜的梦
曹雪芹送彩礼
曹雪芹捉鬼
音乐剧《曹雪芹》开排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