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长江边的巴南区木洞镇老街有一栋典型的川东民居,夹壁墙、灰瓦顶,古风犹存,这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的旧居。经过精心修缮,该建筑今年可对公众开放,并承担部分文化展示功能,为重庆新添一处重要的文化景点。
保护性修缮“修旧如旧”
丁雪松1918年出生于重庆巴县(今巴南区)木洞镇,这座房屋建于清末民初,为穿斗结构巴渝民居,占地面积约125平方米。据介绍,该建筑的保护修缮工程入选2018年三峡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库。2018年,木洞文旅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丁雪松旧居保护性修缮工作,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对破损的屋面、墙体、柱子、石作等进行全面更新,并对室内水电进行改造。
2019年1月,丁雪松旧居修缮工作顺利完成。按照“原位置、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修缮,一方面尽可能利用原建筑部分,能修不弃、能补不换;另一方面坚持使用老木料、手工瓦、传统油漆和夹壁墙等传统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巴渝民居的原汁原味。
中国首位女大使的外交风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外交事业愈发彰显出大国风范。丁雪松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1946年丁雪松在朝鲜任华侨联合总会委员长、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朝鲜商业代表,后兼任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1950年回国后,她先后出任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组长、秘书长,对外友协秘书长、副会长,驻荷兰、丹麦大使,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等。
1958年,国务院成立外事办公室,丁雪松被任命为秘书组组长,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工作。丁雪松优雅的风度、过人的智慧赢得了各界人士和外交使团的称赞,成为我国对外交往史上的典范,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1979年2月,丁雪松出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她重视两国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努力促成了当时拥有世界最大港口的鹿特丹市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让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在欧洲有了重要的中转站。曾有外媒称她是“把高雅的风度、职业的外交、卓越的才能结合起来的东方女性”,并把她看作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标志。
而在丹麦,丁雪松赢得了“啤酒大使”的美誉。1982年5月,丁雪松换任中国驻丹麦王国(兼冰岛)特命全权大使。她一手搞政治外交、一手抓经济贸易,促成两国合作的重大项目:新中国第一座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啤酒厂 —华都啤酒厂(今燕京啤酒)的建立,中国的老百姓喝上了自己酿造的优质啤酒。
不仅如此,丁雪松还推动了多个利用丹麦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项目落地:黑龙江安达拥有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乳品厂;吉林糖厂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國际标准的制糖工艺;4000多头优质奶牛在内蒙古安家落户……仅两年时间,中丹两国的互访考察团数量增长了3倍,而丹麦向中国提供近两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也是当时欧洲国家中最多的。这一切,丁雪松功不可没。
情系故里 涵养文脉
丁雪松一直心系家乡,据巴南区木洞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蒋效伦回忆,1993年,丁雪松回到家乡,走访了木洞河边码头,在尖顶坡植树十余株;2001年2月,84岁高龄的丁雪松第二次回来,走访了木洞镇文化站、木洞中学等地,精神矍铄的她还为家乡教育事业题词。
“老人家93岁在北京病逝。”蒋效伦告诉记者,2018年丁雪松诞辰100周年之际,她的女儿郑小提回到木洞,看到修缮中的旧居,回忆起母亲讲述在家乡度过的时光。丁雪松童年时期家里清苦,常到河边捡煤炭补贴家用。她6岁就到镇上的福音堂教会小学读书,还报名当镇上的扫盲老师,教大人们识字。
新中国成立以后,丁雪松在外工作,也不忘家乡的教育。她给经营布匹生意的哥哥丁玉枢写信,鼓励其为家乡教育事业作贡献。1950年初,丁玉枢联合胡裕隆等商会骨干成员出资创办私立中学,也就是木洞中学的前身。
改革开放初期,时任木洞镇党委书记马永光给丁雪松写信介绍家乡的情况,提到教育条件比较落后。丁雪松立即回信并捐款500元,还题词“振兴中华育英才”,而当时她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
在丁雪松的鼓动和支持下,木洞镇掀起了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的热潮,加上县财政的支持,镇小学有了第一栋教学大楼,镇中学也搬到新校址,并建起了教学大楼。木洞镇的教育从此旧貌换新颜。
“作为巴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丁雪松旧居实施保护修缮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既留住乡愁,又涵养文脉。”丁雪松旧居修缮工作负责人李明杰表示,名人故居是历史文化保存传承的缩影,是看得见模得着的历史符号和文化名片。未来,丁雪松旧居将作为其生平事迹的展示空间对公众开放。
图片/巴南区木洞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