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雷
摘要:大学足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球类运动,对于发展学生的耐力、肢体协调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均具有关键性作用。而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总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高校核心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将大学校训精神运用到到大学足球运动中,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校训精神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足球运动中来,一方面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效果,另一方面有效发展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和运动水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足球;教学;校训精神
1.前言
校训是一个大学办学理念、教学思想的结晶,也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大学校训是整体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一所大学学风、校风的重要理念支持和精神支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专业的课程知识,还要对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进行感知和学习,从而进一步发展其个人精神世界,促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个人精神思想方面均得到健康发展。
大学足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运动项目,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在大学足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校训精神科学融入其中,以校训精神促进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的集体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校训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足球运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校训的内涵和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促使学生在个人体质和精神品质方面均取得健康发展。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关键性意义和价值,将真正促进学生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2.校训精神在大学中宣传教育现状分析
2.1学校注重宣传
一所学校的校训主要是由学校在创办的时候,根据对教学和办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从中提炼总结得到的能够反映本校教学理念和价值的一组短语,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总结性。一般来讲,学校的校训会出现在学校的各个部位,也会出现在教学中的具体环节。具体来讲,学校的网站、教学楼、学生证等都会印刷校训标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校训教育环境。
2.2教学中缺少校训教育
分析高校的教学活动,发现老师往往只会对学生进行简要介绍,没有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来理解掌握校训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一般来讲,老师只会在教学之初引导学生对校训文化进行简要学习,此后一般不会再次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校训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思想价值理解不深,只是将其作为校训记在心里,部分学生甚至因为没有对校训的深刻理解而未能准确记忆。这说明当前大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校训过程中缺乏生动真实的案例,未能引导学生通过对校训的深刻理解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使得学生难以真正将校训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要素和品质,未能将校训思想转化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一种精神支撑。
2.3缺少学生对于毕业后的校训记忆及感悟教育
当前高校的校训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后往往很快将校训精神忘记,这说明当前的校训教育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有必要将校训教育延伸到学生毕业以后,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在大学期间引导学生主动将校训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促使学生将校训精神转化为自己精神内容的一部分,然后在毕业以后依然能够将校训精神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校训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在毕业以后依然保持精神上的发展和延伸。
3.校訓精神在大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校训精神内容分析
我国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而且都有对校训的准确解读。以著名的清华大学为例,其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根据清华大学的解释,这两句校训来自我国古代典籍《易经》,主要是这两句的总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根据清华大学的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按照其自身规律不停地运转着,这就是君子应该学习的榜样,他应该学习天地运行过程中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地以巨大的包容容纳各种事物,君子应该学习大地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校训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精神意义价值。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该校师生各种行为的准则,也是激发该校师生进行日常教学和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3.2校训精神在大学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足球是一门球类运动,得到广大球迷的喜爱,在高校也有很多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高校的足球运动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等。
足球的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传球、运球、射门等动作训练。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往往按照一般的教学原则进行组织。也就是说引导学生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各种足球运动训练,并注意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其个人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大学体育中的普及度较高,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因此,校训精神在足球课中体现,可以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足球课的课程设计一般是遵循技术、战术、比赛、考试这样的环节流程。足球技术的学习一般是传球、停球、运球、射门等,战术一般是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在技术学习的时候就可以体现校训的精神。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来自于自身毕业的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按照教学大纲来体现的。
老师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校训精神融入到集体的足球运动教学过程中来,以校训精神促进学生在个人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运用校训引导学生进行足球训练,要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毅不拔、勇于克服困难和团结帮助、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这不仅是足球这门运动自身需要的各种品质,也是促进学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得到良好成绩的各种必要品质,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些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足球运动,也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达到良好效果,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其次要利用校训精神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运动,进而利用这个过程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利用校训中的精神内容来激励学生主动投身到具体的足球训练活动中来,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在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发展和完善,并促使学生将校训精神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力和组织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学习、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配合方法,提高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和欣赏足球比赛的能力。
而在现实教学中对于优良品质的培养来自于教师的自主选择,学校对于体育课只有国家规定的标准,没有硬性的规定。因此,可以在足球教学中注入校训精神。以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为例,教师要求的方向会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有的教师会注重技术的规范性,与考试衔接,有的注重比赛中的实用性,突出在比赛中的实际应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崇德尚能,行知合一。那么要在脚内侧踢球的技術教学中体现校训的特点。首先,注意示范的队形队列,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不许边听边动球,养成尊重教师、尊重同学的特点,而且要明白听讲时干扰其他同学的听讲是浪费教师的教学和耽误同学学习,不能养成不好的品德。在练习时不能养成漫不经心的练习态度,传球不好、不准确是对自己和同学的不负责任,在刚开始练习时传不好是能力,但是态度不端正就是品德的问题了,因此,要注意“崇德”。而在练习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注意细节,传准确、传到同伴适合接球的位置,配合同伴,配合队友,这都是体现了“尚能”的校训。脚内侧传球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原地两人传球,有了基础之后,就开始跑动传球,接近实战。跑动中练习由于球在动态当中,传球的准确性下降,容易传不准球,因此要注意踢球的时机,教师在练习中要注重提醒学生踢球脚与球的衔接,提高传球质量,要求最大努力准确地传到同伴适合接球的位置,在其中,要注意体现“行知合一”的校训精神,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与实践行动的衔接。以此为例,在技术、战术的学习中都要重视校训精神的注入。而在比赛中,由于学生过去踢球的习惯,会有许多不良的习惯会带到比赛中,因此,要在比赛中予以注意和控制,而且,还要重视学习的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做到知行知合一。总之,都要体现校训的特点。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们对于校训就会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不至于忘记。即使毕业工作后,只要一踢足球,就能想起学校的校训,可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小结
在大学足球运动过程中加入校训精神,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校训精神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不断发展个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其个人精神世界和思想能力,帮助学生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达到最佳的足球运动教学效果。足球教学中注入校训精神的培养,对于改善学校的校风有着重要的作用。足球教师一定要注重校训精神在足球课中的注入,在教学和考试环节体现校训精神,进而更好地培养本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