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莲珠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为未来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重新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问题;策略;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育机制,各个学校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判一个学校的优劣,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而今,在这个新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的网络化、全球化,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世界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培养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人才,教育改革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举措。现在,全国各地的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案例,这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农村学校教育,尤其是数学学科,急需得到帮助、提高,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出现的问题
(一)应付检查。
在课程改革这个大环境下,教学模式走马观花,尤其是对边疆城市来说。派去对援省市培训学习的教师一批一批有一批,对于城上学校来说,参加培训的教师带来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比较重视,积极的让参培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其他老师分享、探讨、试用,尽力找到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而相对来说,农村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就差了许多,针对参培教师,只是上了一节汇报课完事,没有让参培教师把学习回来的新理念进行展示,也没有进行探讨学习。
(二)教师的逆反。
课程改革就意味着教学模式的改变,这对已经授课数年的数学老教师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多年的教学,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改革,就意味着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都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学,就显得比较灵活,需要的知识面广,而许多农村的老教师,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这对他们来说,从理解力和运用力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导致很多老教师都采取了抵制甚至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的态度。
(三)团结力差。
在许多的农村学校,班级少,基本上都是一个班一个年级,老师之间,很少进行交流,数学办公室也不像语文办公室那样笑语连连,再加上数学老师大多不善言辞,所以显得都很安静。所以,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只会自己暗暗摸索,尝试,没有想要集大家的力量进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也没有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事分享。因此,大家就显得不够团结,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問题也最多,取得的效果也不显著。
二、采取的应对策略
农村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对城上教师来说,有全校共同的努力和帮助,克服一下也许就过去了,而对农村数学教师来说,却是一个缓慢摸索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因此,在这个过渡期,我们应该宽容他们出现的问题,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信任,给他们创造一个宽容与信任的环境,让他们在课程改革这个艰巨的道路上可以走的更稳更远。
(一)多进行培训学习。
现实生活史是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作为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必须不断调整心态,不断学习。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在不停的摸索着前进着,而对于农村数学教师来说,这个道路会显得更漫长,走的更艰辛,需要付出的更多,所以,他们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每一次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多多聆听一下走在前列的学校、教师的经验和心得,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二)提高数学教师的全面素养。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应《纽约时报》教育编辑之约发表的《教育声明》中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她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到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和我们现在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谋而合。教育,和一切与民生活紧密相联的食物一样,都要敏感的紧跟时代的步伐,依时而变,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培养处符合中国发展国情的人才,而学校正是培养这样人才的地方。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施行者,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教师的积极态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态度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消极低沉的心态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沉闷,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工作失败,甚至是教育性质的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三)教会他们携手共进。
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小组合作,团队协作,更教会了教师们团结协作。农村学校相对来说,老教师比较多,年轻教师少,但面对新事物,年轻教师接受的较快,他们也更愿意接受新事物。这就出现了老教师和新教师在认知、处事方式上的矛盾,数学教师之间表现的较明显。年轻教师一般都是接受的是国家的系统教育,又处于新时代发展的环境中,有和老教师不一样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老教师固守着他们的教学方式,面对课程改革显得手足无措,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觉得反正我也老了,我就这样混吧,不会就不会吧。就这样,他们各执一方,出现分化。而今,随着课程的改革,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他们意识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团结他们才不被时代抛弃。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的理念在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在努力变化着,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得不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改变。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面对的是一次比一次更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农村教师。毕竟,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智慧型人才而不是知识型人才,那种单纯的应试教学时代已经过去。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有的老师可能怨声载道,又不让光教授知识,又要考试,让我们怎么教学吗?可是,我觉得,聪明的教师会找到很好的平衡点,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让孩子全面发展,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农村的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包容他们的不足,相信他们会在这条路上会走的很好,会走的很远。
参考文献
[1] 鞠文灿(2008年).《班主任基本行为规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永新(2004年).《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