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100天和未来的20年

2019-09-10 07:22王东
电脑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马化腾架构微信

王东

1月9日,腾讯正式对外宣布公司技术委员会成立。这是距930组织架构升级仅100天后,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同一天,微信公开课在广州如火如荼地举行。张小龙长达4小时的深夜演讲不出意外刷爆了全网。从微信公开课两天满满的议程设置上,也可以听到微信对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回声。

2018年腾讯在“水逆”中奋力逆风,一举一动被各行各业关注着、解读着、建议着,当然,也被以更易吸引眼球的方式批评着。

也许是因为刚好在一百天的时间节点,有人把腾讯的组织架构调整称之为“戊戌变革”。不过,这样的类比除了一百天是相关的,其他大背景的比喻、变革结果的隐喻都毫不相关。

回顾2018年,全国科技股陷入低潮,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等巨头均出现了股票下滑和市值缩水,“互联网泡沫论”层出不穷,这也让腾讯人开始坚定向隐疾开刀的决心。

那么,拨开股市、政策的烟雾后,腾讯的里子到底如何?

脱离舒适区的腾讯是在寒风中发抖,还是将闯出新的路?

在过去的2018年里,唱衰腾讯的声音从来没有停过。这些声音,腾讯自己当然听得到。

多位腾讯内部人士对锌刻度记者表示,腾讯内部表达渠道一直比较畅通,员工们会在内部论坛上表达对公司的看法,马化腾、刘炽平等高管有时也会在帖子下面回应,以便及时调整,避免患上“大公司病”。

去年8月,一篇《五问:腾讯哪些“大公司病”让你不吐不快》成为腾讯公司内网热议的帖子,并被管理员推荐到了首页,阅读人数高达54600多次,几乎每一个腾讯员工都读过。

这篇帖子提到,汇报邮件、做PPT,有时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为了一个任务,会到处拉微信群,但群拉得很多,真正解决的问题却不多;还有中高层权力固化,隐形腐败严重;专家越来越多,但高质量的创新没有增多;价值观摇摆,早期优秀的文化面临被稀释的风险。

随后这篇帖子得到了腾讯负责HR的高级副总裁奚丹的回应,他为这个员工的认真反思点了赞。他表示,随着腾讯员工人数快速增长,组织分工和层级越来越复杂,大企业病已经成为腾讯最大的挑战之一。业绩的增长掩盖了内部的问题,现在到了必须下定决心调整的時刻了。

这或许就是腾讯人对于未来判断和内部反思的一个缩影。而在更早之前,腾讯的高层们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在2017年腾讯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就曾这样表态,“在管理方面,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的组织架构,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了历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为了整合B、C端业务,腾讯将由原来的七大事业群演进为六大事业群,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代表着腾讯未来的核心战略布局。

腾讯CEO刘炽平称,启动此次战略升级,是公司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前瞻思考和主动进化。马化腾则认为这将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

随后的三个月,无论是在不同的大型会议中,腾讯高管们都在以更加深入的方式向外界解读,还是行业主题的To B沙龙中,一次次触达行业核心。腾讯向To B转航的努力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方式稳步地前进着。

12月,腾讯股票逐渐反弹,涨幅扩大到4.5%,市值重返3万亿港元,摩根士丹利将腾讯纳入焦点名单。

股价和市值的回稳并没有延缓腾讯改革的步伐。最近的一大步,就是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牵头,几大事业群的技术负责人悉数进入技术委员会决策圈。技术委员会同时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项目组,计划在未来发力内部代码的开源和协同,并推动业务在云上全面整合。

100天后,腾讯技术委员会如约而至。自张志东之后,腾讯就一直没有CTO,因此不少人质疑腾讯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投代研,而这个独立于六大事业群之外的技术委员会将会成为腾讯高配版的CTO,它将推动公司各个产品之间的代码共享和技术传承。

对腾讯工程师们而言,使他们倍感亲切的是这将大大提高技术人员的归属感。

技术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将对腾讯未来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布局,起到整合内部技术资源、建立技术支撑的作用。

外界对于腾讯的To B业务一直都有质疑,这家立足于QQ、微信和游戏的互联网公司,是否具有深厚的To B基因?

然而,是否具有是一个话题,能否进化是另一个话题。

腾讯转航的方向是To B,这早已不是秘密。几年前“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就已有这个雏形,“互联网+”就是迈向产业互联网的手段。

刘炽平说:“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 C的基因,没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你看进化中的成功物种,不是一开始就有那种基因,都是演化出来的。”先积累足,再大力变革。一向决策谨慎、行动迅速的腾讯一直有着极强的进化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数据的打通既有非常可观的价值,也有不容忽视的风险。在2018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就明确说出了他心里这座天平的倾斜:数据保护应该优先于数据打通。要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把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放在优先地位。“腾讯不能套用很多其他公司的做法,把数据直接去任意打通。”

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告诉锌刻度记者,腾讯内部事业群的隔阂正在逐步打破,除了前文所述的技术委员会,腾讯事业群调整后,各事业群、团队的调整也正在有节奏地推进中。公司组织了许多以团队融合为主题的员工活动,以产业互联网思路转型为主题的内部培训成为腾讯员工最关注的培训课程。

从这一点便可洞察腾讯这场变革正在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如火如荼地进行。

就在刚刚结束的微信公开课上,13个平行分论坛全景展现了微信生态布局与未来同行计划,也同样凸显出腾讯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对拓展To B业务的决心。

除了管理上,清晰地懂到财务面表现也给了观察者们另一个维度和视角。

腾讯营收结构的改变也让许多观察者纠结,甚至矛盾起来。曾经游戏占比高,游戏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投资者对腾讯的判断。但现在,面临游戏占比降低,腾讯同样也在被挑战。腾讯到底有没有失去业绩增长的最强发动机?

过去的一年,腾讯游戏业务虽然面对强压,但仍旧表现稳定。游戏行业的版号问题也已经逐渐回轨,寒冬过后,又将春意盎然。

对于刚刚迈入20岁门槛的腾讯显得尤其不容易。但新秀的一次次挑战、舆论的一轮轮激辩,恰恰激发了20岁的腾讯的斗志。

腾讯决心推动的这次调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进化,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主动变革与升级迭代。

腾讯改革调整的突围之路刚过100天,现在说成败难免短见,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次变革后全新的腾讯,还有它所影响的未来20年。

猜你喜欢
马化腾架构微信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让马化腾秒回信息
偷窥了马化腾的朋友圈,我才明白:马云还远不是对手!
微信
马化腾套现79亿成“2016套现王”30位富豪套现692亿
微信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微信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