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被称之为“俊鸟”。
“俊鸟”一词,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的一篇文章《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面临资源要素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压力、内外市场的约束,关键要推进“腾笼换鸟”加快动能转换,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杭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实施“俊鸟”工程,就是要整合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的“鲲鹏计划”、以上市企业和并购重组企业为主体的“凤凰计划”、以科技型初创企业为主体的“雏鹰计划”、以回归浙商杭商为主体的“大雁计划”、以走出去企业为主体的“蓝鸟计划”,营造有利于各类企业茁壮成长的生态系统,形成“顶天立地”大企业与“千军万马”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目标:起飞更早
路径: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
2018年3月,《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2018—2020)》正式发布,标志着新一轮市初创企业培育工程的开启。杭州市牢牢抓住科技型初创企业这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市场敏锐度的市场主体,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开始实施“雏鹰计划”和“青蓝计划”,有力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4年-2018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096.63亿元增加到1948.4亿元,年均增速10%;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39.09%增加到57.2%;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从27.9%增加到38.8%。
2018年,新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711家,累计培育3640家,下拨培育经费约5.7亿元,培育了英飞特、中为光电、点我达、十九楼等一批优质企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800家,享受国家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2844家,2018年预计新增1000家左右(1075家正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备案审核中)。
针对企业创业初期存在“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三大难题,杭州市科技局综合运用财税政策、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服务等方式,通过创业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投保贷周转联动机制等多种方式培育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其中,“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的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孵化链条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超260个,形成“创投基金+特色服务”和“产业孵化+资本助力”的“杭州模式”,集聚风投基金约200亿元,累计孵化企业(或项目)超2.2万个。科技金融服务组合拳精准发力,截至2018年12月,引导基金规模达166.85亿元,投资了新时空电动车等一批独角兽企业。2018年为272家企业科技担保10.86亿元,为196家企业融资周转17.32亿元,有效减轻企业发展成本。
下一步,杭州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原雏鹰计划、青蓝计划),进一步整合市、区(县市)两级资源,加快平台建设,完善科技金融,实施精准服务,帮助科技型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第一,以主体培育为引领,打造优质产业集群。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为统领,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重点扶持一批科研实力较强和市场前景广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降低企业发展初期成长不稳定因素,推动初创企业健康发展。
第二,以产业布局为核心,推动双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园区”的全生命周期孵化链,推动“双创”平台升级发展,加快科技资源集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精、尖高新技术产业群。
第三,以科技金融结合为抓手,优化融资环境。完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放宽限制以提升引导基金的竞争力;扩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担保范围、规模和补偿力度,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周转基金政策;建设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双创平台服务体系,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打通科技型初创企业创新创业的融资通道。
(杭州市科技局)
目标:飞得更高
路径:“名城+名企”战略合作
2013年12月,杭州市率先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五年多来,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智慧城市、重大支撑”累计实施战略合作项目102个大项,169 个小项。
2017年5月,杭州市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围绕“1+1+5+X”战略合作框架,携手打造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一年多来,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在政务、教育、医疗、警务等领域的应用全面落地推进。
2018年2月,杭州市与中电海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加快海康自身发展中助推杭州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年来,以海康威视为主要技术支撑的17个战略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鲲鹏计划以“名城+名企”战略合作为核心,驱动杭州驶入创新发展快车道,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产業结构优化升级,新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的特征,成绩斐然。
近年来,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2014年以来年均增幅22%,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50%左右;数字经济限上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15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8年限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8万亿元,提前2年实现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阿里云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以海康威视为龙头的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占全国58.2%、全球37.4%。
杭州全力助推阿里云“城市大脑”、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等重大创新载体相继落地杭州,仅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国际顶级技术赛事上获得近20项世界第一。
在制造业领域,以阿里云为主力军,杭州市走出了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驱动的智能制造之路。目前已累计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3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4项、工厂物联网试点733项、企业上云8.4万家,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名城+名企”战略合作,是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以政企优势互补为基础,以政企互利共赢、推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为目标建立的高层次战略合作。既加快了大企业大集团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又助力杭州在科技创新、产业革命上突破束缚,逐步成长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领跑型城市”。
杭州市已经吹响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冲锋号。下一步,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一城五地”目标,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的实施路径,深入推进市与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合作。特别是要结合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具体任务、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等中心工作,谋划一批战略合作项目,打造数字经济样板项目和标杆性工程。同时,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紧盯全球和全国龙头企业,力争签署新一批战略合作协议,争取更多优质资源落地杭州,助力杭州社会、经济、城市全面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目标:飞得更快
路径:推进企业上市、并购重组
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加快利用资本市场提质转型和持续创新发展,一直是杭州市经济金融工作的一项常态任务、一个有效抓手。
2017年10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发布了“凤凰行动”计划。杭州不仅是该计划思路的发源地、探索者,更是名副其实的主战场、当之无愧的排头兵。2018年3月,杭州市政府正式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凤凰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一方面,继续优化提升财政支持的准度和力度,将上市挂牌再融资最高补助金额由原先的50万元上升到1000万元;另一方面,推进落实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长效服务等五大机制。随后,杭州市金融办进一步出台《杭州市重点拟上市企业认定暂行办法》,以“知名投资机构入股+企业投资市场估值”为核心的全新认定标准,开创全国先河,提前准确接轨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新政和上交所科创板的后续推出。同时,牵头设立上市公司纾解股票质押风险救助基金,协调金融机构缓解部分上市公司的转贷流动性问题,指导组建杭州市企业上市与并购促进会,为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走出去”并购发展搭桥铺路。
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凤凰行动”计划实施取得跨越式发展。2018年7月,杭州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周江勇、市长徐立毅对落实凤凰行动计划进行了动员、部署;同年8月初,周江勇书记带队拜访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希望证监会支持杭州市包括企业上市并购重组在内的各项金融工作发展;同年9月中旬,周江勇书记又带队拜访香港证监会,积极推介杭州,推动两地加强在资本市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一年来,杭州先后支持阜博集团、恩牛网络、歌礼生物等在香港上市,支持微贷网、蘑菇街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不断拓展企业境外上市渠道。2018年,全市共新增上市企业10家(其中境外上市6家,历史上首次超过境内上市公司家数),上市公司开展各类并购重组73家次涉及金额173.16亿。目前,杭州市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72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列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但也应看到,凤凰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也面临一些挑战。自2017年年底以来,证监会上市审核门槛有较大提高,企业上市步伐大大放缓,部分企业出现畏难情绪,有的甚至撤回了上市申请材料。此外,201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家经济、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杭州市部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出现股权质押困难。虽省市两级及时出台应对举措,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密切关注、及时跟进。
下一步,杭州市金融办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聚焦对接科创板筹备设立,持续助力民营企业上市并购和转型提质发展,强化认定重培育,强化智库谋新招,强化协会优服务,强化合作筑环境;多管齐下应对风险环境,通过促政金联动,以市场化方式应对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等问题;充分利用当前与几大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平台,把更多优质的杭州企業挖掘出来、推介出去,加强与各方合作共赢;完善巩固杭州资本市场服务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工作,夯实数据统计基础工作。
(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目标:飞得更远
路径:助力杭州企业布局“一带一路”
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杭州涌现了一大批着眼全球、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资本运作的优秀民营企业,但由于对国家政策导向缺乏深刻了解,或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多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能力亟待加强。
2017年,以杭州市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为契机,市外办联合市经信委制定“蓝鸟计划”,旨在更好推动杭州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计划包含“五个一”方案,即“建立一项机制、梳理一批名单、推进一批项目、完善一批举措、达成一项目标”。建立杭州市“蓝鸟计划联席会议”机制,落实成员单位分工,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情况、制定方案、落实措施;赴海康威视、执御信息、林东新能源等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有意向参与“蓝鸟计划”的企业名单,编制《杭州市参与“蓝鸟计划”企业名录》,了解上述企业“走出去”的意向国家及地区,协助企业拟订对外投资目标及措施;推动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和项目,重点推动电子商务、生物制药、信息软件、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优势领域,带动设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完善宣传推介、服务保障等举措,组织参与国际会议,开展对口交流,助推企业精准对接,从而达成提升国际资源整合、跨国并购重整、国际研发合作等能力的目标。
在2018年的多场国际会议上,杭州市外办精心挑选并组织有实力、有意愿“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参会,以“地方合作”促“产业合作”。
2018年4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行的城地组织亚太区执行局会议期间,组织海兴电力和浙江执御2家杭州前沿创新企业参会并作推介。
2018年9月,组织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海兴电力、浙富控股、金卡智能等5家杭州企业赴印尼泗水参加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全体大会并作推介。
同月,在云栖大会观摩活动期间,市外办精心筹划杭州企业与芬兰奥卢企业对接会,双方各有6家企业参加,初步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奥卢方还与阿里巴巴阿里云团队就今后双方合作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
2018年12月,市外办在“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首次全体大会期间举办了杭州民营企业专题展,邀请海康威视、吉利、正泰新能源、海兴电力、西子联合、金卡智能等13家企业参展,发放企业资料百余份。其中芬兰奥卢市代表团与吉利、哈萨克斯坦代表团与正泰新能源现场进行了对接,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老挝万象市、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市等代表团与杭州企业家进行了对口交流,助推两地实质性项目的合作与落地。
2018年5月,杭州市外办与杭州跨贸小镇合作启动“一带一路”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聚焦初创企业和青年群体,“从零到一”发掘创业人才,为杭州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青年搭建创新创业与项目合作平台。大赛将于2019年举行决赛。
下一步,杭州市外办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杭州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结合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机会,支持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发挥杭州在电子商务、生物制药、信息软件、装备制造、物联网等领域的优势,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