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宏微:水墨自成风景

2019-09-10 07:22穆瑶
南风·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山水画贵州创作

穆瑶

谌宏微

祖籍贵州织金。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现为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美术研究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省管专家。

受聘为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导、贵州画院学术委员。

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常务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跟着家里的长辈开始画画

諶宏微身上总有一种艺术家独特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几乎是每一位艺术家心中为自己保留的一份纯净之地,是理想和现实挣扎着的一个无从到达的远方。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位优秀艺术家的根源,也是他们创作的动力和来源。

从谌宏微不同阶段的作品当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经历,那是刻在他生命脉络再投射到作品里的现实反映,充满了变迁和丰盛,深刻地映照着时代的烙印。

谌宏微成长的年代,是一个混乱又病态的年代。那时的社会没有规则,上大学之前,他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校培训,画画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门爱好和生存技能。因为家里的长辈都在美术上有一定的造诣,年幼时期的谌宏微,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开始画画。他反复说着自己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高考恢复之后,他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他成长经历中的那些关于下放、艰苦的生活都成了他后来创作中不尽的灵感来源。1980年,他和同门的师兄蒋悦一起创作了第一幅作品《蜜》,获得黑龙江省青年美展的一等奖。1981年《油田又一年》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独立创作。当时他父亲调任大庆,他也随之接触了很多石油工业题材。

1986年,谌宏微随父举家迁回贵州。他说,贵州是他的根,知道回贵州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像是听到了根植在血液里的呼唤,哪怕需要放弃很多东西,但那种未知的对异地的向往,使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融入高原的荒凉,远离城市的喧嚣

谌宏微说,他对于贵州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是20世纪80年代同友人一起去的威宁。80年代,黔东南地区交通还很闭塞,还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一切的风俗和环境都呈现出最原始、自然的状态。当时没有宾馆,晚上只能借宿在当地人的家里。夜晚的时候趁着月色出门,不知不觉中走到一个山谷里面,风从谷中呼啸而过,仿佛置身于无垠的天地之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烦恼,四周是一种广袤的寂静,四处都充斥着无边的荒凉,让人忍不住呐喊出声。《两个老人的山谷》创作灵感就来自那个晚上的一次意外邂逅。作品中对少数民族两个老人的情态的把控,以及环境、氛围的构造,把高原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原始、荒凉感展示得淋漓尽致。《布衣晨曲》和《回娘家》展示的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民族氛围。

但现在去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谌宏微说,每个人都是急匆匆,带着目的,对表演咔咔地举起相机,那种对原始的未知和神秘也一并消失了。

回到贵州,谌宏微画作的题材就由东北的人文风景转变为以贵州少数民族题材与符号为主的高原景象,风格也一改以往的写意和粗犷,变得细腻而丰富。从1989年到2009年,在每五年一届的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美展上,他连续五届获奖。

遇见土皮纸是一种机缘巧合

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美术研究院院长……这一系列的职务给他肩上施加了一个又一个不得不肩负的责任,各种行政事务让他无暇分出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新的作品。这造成了他创作时间的碎片化,很多作品是在时间碎片中断断续续地拼凑完成的。

从写意到工笔,从版画又回到写意,木本、纸本、金属材料、丙烯、矿物色、油彩,甚至布依族蜡染原料蓝淀等,谌宏微都一一使用尝试过,总之是不停地折腾。近年他迷上贵州土皮纸,他说,感觉终于找到了一种有地域文化属性,也有个人探索价值的绘画材料。

贵州土皮纸制作工艺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对它进行宣传,同时对贵州土皮纸的制造地丹寨进行扶贫,中国美协邀请美术家在土皮纸上进行创作,借画家的名气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贵州土皮纸。谌宏微就是其中的一员。

贵州土皮纸从前是用于糊窗户、做油伞的,所以很厚很糙,构树皮筋长、乱、粗,按常规使用,墨色上去浸渗漫,因此很难在上面作画。许多画家尝试过多次后无果也就放弃了。谌宏微也是在偶然中得以发现用贵州土皮纸作画的优点,从而确定了自己接下来依托贵州土皮纸进行的创作。

传统写意山水画创作的程序是先勾描, 然后皴、擦、点、染,但谌宏微的作画习惯与传统的山水画规范相反,是倒着来:“先是把纸弄湿,然后连泼带拓整纸铺满,造出大的墨气墨势和初步的物象形状、质感、肌理布局,形成满纸水气充盈张扬的险境,然后,趁湿借势、借迹、借趣找感觉,再然后,等纸半干或全干了,开始细心排险、收拢、整理、补墨、提纯、找秩序。”所以一般一幅画总是要画很久,往往画到一半就搁置在一旁,等想起再重新添加的时候,发现已经干掉的墨迹反而有别致的美感。《山迹云象》就是在这样的“意外”中创作的作品。后来,又连续创作了《素墨黔踪》系列,磅礴大气之中又有细节值得考究,将贵州山、水、云、雾描绘得鲜活润泽,灵气逼人。

谌宏微不愿把自己这一系列作品称为“山水画”,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水墨风景画。因为他心里对“山水画”的敬畏,总使他认为没有正经学过山水画的他够不上这样正统的名称。这大概就是真正的艺术家吧,他们对于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永远处于清醒又永不满足的状态,由此得以不断地完善认识和自我提升。哪怕实际上,他们已经是这个行业内的领军人物。这使我肃然起敬。

说到接下来的计划,谌宏微说,用贵州土皮纸创作的过程很有意思,结果也很好玩,又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结果我始料未及。总之,从充分尊重这一种“纸性”而开始的这个尝试,给了自己一份新的愉悦。因此这是我接下来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向。

当“好玩”“有意思”这些词说出来的时候,那些画卷如同已经在他的心中铺陈开来,我看到他眼里充斥着的内容,带着耀眼的光。

猜你喜欢
山水画贵州创作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Jazz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程灿山水画作品
贵州教育出版社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