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TR事故应对分析

2019-09-10 07:22李斌
理论与创新 2019年3期

李斌

【摘要】本文主要对SGTR事故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在综述SGTR发生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剖析SGTR事故发生的瞬变特征及操纵员响应,提出预防SGTR的措施,从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SGTR;破裂;放射性异常;操纵员响应

1 SGTR事故产生的原因

SGTR事故作为发生概率较高的设计基准事故之一,它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胀接加工、组装不好,使管子承受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2)二回路给水水质不好,化学处理方法不当或处理规范不合适。

(3)一回路水质不合格,含有腐蚀活化剂,致使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发生应力腐蚀。

2 SGTR事故危害

由于一回路水具有放射性,发生SGTR,一、二次侧压差使一回路冷却剂进入二回路,导致SG二次侧放射性水平急剧升高。如果凝汽器不可用时,放射性物质就会通过二次侧大气释放阀或安全阀直接排入大气。

3 SGTR事故应对分析

目前,国内核电站处理事故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事件为导向和以征兆为导向。以事件为导向处理方法是指根据事故引发的征兆,结合报警来判断事故类型,针对该类型事故进行处理事故。以征兆为导向处理方法是根据事故引发的征兆,针对征兆进行处理,最终保证机组安全。对于SGTR来说,以事件为导向和以征兆为导向处理方法根本上是一致的,都要缓解事故后果,保证安全停堆,确保机组有效冷却。

4 SGTR事故发生的瞬变特征

4.1明显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泄漏

SGTR发生后,因一回路比二回路压力高很多,使反应堆冷却剂通过破口向SG二次侧泄露,导致因稳压器液位降低,堆芯上部压力降低。

4.2SG二次侧放射性异常

反应堆冷却剂漏入二回路,使二回路放射性异常,这是SG传热管破裂特有的征状。一般来说,在新蒸汽管道、SG排污系统和抽真空系统处布置放射性监测仪表,发生SGTR时,相应的通道会发出报警。

4.3 SG水位异常,汽水失配

反应堆冷却剂通过破口泄漏到二回路,使SG水位升高偏离正常值,将自动关小给水调节阀,会出现泄漏SG的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即汽水失配,但在泄漏量很小时,汽水失配不明显,基本上很难发现差异。

5发生SGTR操纵员的响应

若发生SGTR,就相当于第二道屏障失去了完整性。SGTR作为设计基准事故,电站针对SGTR设计了相应的措施,可尽快的遏制SGTR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扩大,从而有效地冷却堆芯。在发生SGTR事故时,操纵员的响应主要分为初始时刻响应和事故处理阶段响应这两个方面。

5.1 初始时刻操纵员响应

若发生SGTR,一回路压力远高于二回路压力,冷却剂通过传热管破口向SG二次侧泄露,导致稳压器液位降低,一回路压力下降,此时,操纵员应立刻检查上冲下泄流量差,综合各箱体液位分析判断一回路冷却剂泄漏率,确保上充泵启动,向一回路补水。

查找泄漏点,查看各监测点放射性水平。若出现主蒸汽管线放射性水平超过定值,操纵员可初步判断发生SGTR事故,并汇报值长。

5.2事故处理阶段操纵员响应

判断发生SGTR事故后,操纵员按照事故处理规程,核实入口条件,进行响应。

操纵员确认反应堆已停堆。反应堆功率迅速降低,确保主冷却剂泵停运,向一回路注入浓硼水,降低一回路压力,减小一/二回路压力差,减小泄漏量,最终直到泄漏量减小到零。

隔离故障SG的给水、排污、供气管线,防止污染二回路。

通过旁排系统冷却一回路,安注系统向一回路注硼,恢复一回路水装量,建立足够深的停堆硼浓度。

满足余热导出系统投入条件时,投入该系统,导出堆芯衰变热,以防止堆芯熔化,反应堆进入长期冷却阶段。

持续监测电站的辐射水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6 预防SGTR事故发生的措施

要预防SGTR发生,就应从诱发SGTR事故发生原因着手,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從根本上避免SGTR事故的发生。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严把质量关。SG传热管的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胀接加工和组装环节要规范,为预防SGTR事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严格控制一回路、二回路的水质。若正常运行时,一回路或二回路的水质发生恶化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使用恰当的水化学处理方法,防止SG传热管发生应力腐蚀。

做好SG的保养工作。SG的保养工作一般在机组大修期间进行,一定要严格履行规程的步骤,对SG进行湿保养或干保养(视机组停堆情况而定),防止SG传热管腐蚀老化。

做好SG的定期检查,监测蒸汽发生传热管的管壁厚度。发现异常应及时响应处理。

7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SGTR事故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在综述SGTR发生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剖析SGTR事故发生的瞬变特征及操纵员响应,提出预防SGTR的措施,从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继渊.核反应堆安全分析.第1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