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

2019-09-10 21:55:47杜鹃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杜鹃

摘要:公共建筑服务设施的发展完善与否,亦成为新世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迫切需要人们予以密切关注。本文介绍了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要求,提出了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当前居住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住房的功能和面积,人们还非常看重小区的环境建设,如商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老人与儿童活动设施、绿化、景现、物业管理等综合指标和科技含量。如果说以前人们只是选择一种生活空间,而现在人们不仅只限于选择一种生活空间,还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

一、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除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多地应满足归属性原则。 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自于人对母体的眷恋。 将这种眷恋扩展到建筑学领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归属感 。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实际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四条准则:

(一)建筑与空间满足宜人的尺度和比例

尺度比例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 。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空间是建筑艺术最重要的内涵。

(二)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

在一些旧居住小区是很难找到视觉兴奋点的,满眼都是排列整齐的一模一样的行列式住宅。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居住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怎样不一定,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可识别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公共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公共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四)特定场所的营建

场所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 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 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公共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我们应从他们的需求上合理布置场地。

二、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设计方法

(一)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站、公共厕所、车库等。

1、车库是个老大难问题,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也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来了过高的机动车增加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停车基础设施的增加速度,停车难逐步成为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道路拥挤,车满为患也成为大城市发展和快节奏生活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因此汽车库也逐渐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为创造一个舒适的停车环境,建立一个快捷高效的汽车库管理系统也是不可缺少的。

2、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如商业服务设施,小区活动中心。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街上设置明显标志。

3、垃圾站人人讨厌却又离不开它。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垃圾袋装化 ,在每个住宅楼前设有盖垃圾桶,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取,运至垃圾站。

(二)商业建筑设计

相对于规模大、档次高的都市型商业和区域型商业,如百货中心 、大型综合超市而言,小区商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而不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小区商业在整个城市商业分工中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 特别在城市扩张后的边缘地区, 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 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 首先,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 。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三)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 。如果把居住小区看作城市的细胞,那么小区公共中心就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为整个细胞提供养分。商业服务设施提供的是物质养分,而邻里交往类设施则提供精神养分。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公建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规模应该扩大,形式应该多样化。小区公共中心现在已形成一种模式: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而且是连续布置,就如动脉和心脏相连。

(四)教育保育公共建筑

这是幼儿受保养,青少年受基础教育的场所。 属居住小区级的建筑类型有托儿所 、幼儿园和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宜联合设置这样既可以节约住区用地也便于家长的接送。在规划布置中,考虑到安全性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托幼建筑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幼托宜布置在小区中心和入口位置,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三百米以内,便于家长接送。

2、幼托前应留有一定规模的场地以供幼儿室外活动之用,使其得到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3、幼托所处的环境应保持相对安静,不能有噪声干扰 。

4、当幼托联合设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避免互相影响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 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 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在小区翼侧,这样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下,就能保证小学对居民生活最小的干扰 另外小学规划布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上学不应穿越城市道路;第二,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和明显的出入口;第三,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第四,远离铁路 、城市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三、结语:

总之,小区规划应充分注意设置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布置上考虑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分级设置,满足服务半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经常把一些小区公共建筑联合设置,结合绿地构成小区公共中心。它的意义远不止功能层面,它能丰富小区的整体形象,使小区富有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成为居民的场所。而在许多小区规划中,公建按其功能的不同被安置在不同的地块里,而缺少形态方面的考虑 所以在做公共中心时,要有整体的概念,使其与整个小区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富有空间特色的小区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吴蔚.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09)

[2] 张晓明.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人文化研究―建筑知识2015(6)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26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