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散发传统文化的芝兰之香

2019-09-10 07:22陈杰周开军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3期
关键词:淮北市泥塑传统

陈杰 周开军

群山环抱,绿意盎然,淮北市西园中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相山南麓。汇聚了相山的灵气,学校建校18年,虽然年轻,但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近年来,学校以智慧课堂教学为依托,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着全方位、立体化的审美教育、文化教育。

在动手实践中完善学生的文化审美

学校的第二课堂享誉淮北教育界。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心构思的教学设计、近20个兴趣小组,可以满足全体同学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更是火热异常。

泥塑,淮北市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殷师傅,每周在学校开设泥塑手工课堂。一个个神态细腻、精美无比的泥塑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巧手雕塑,慧眼观美,慧心塑美,近千名西园学子在泥塑课堂上享受到了亲手塑造美的过程和愉快体验。

纸雕工艺,环保低碳,学校中学美术教师张莉,带领孩子们深钻细研纸雕技术。一张张彩纸、一件件作品,把最简单、最朴实的纸,变成一个个构思奇特的手工艺品。在学校首届科技节中,纸雕小组的工艺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很多学生和家长争相购买。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每年都会从办公经费中划拨专用资金用于保障传统文化项目持续展开。2018年,学校更是对书法教室和手工制作教室进行硬件升级,营造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圣哲先贤的思想在古诗文中蕴藏,中国百姓生活的浪漫和智慧在古诗文里体现。学校语文教研组在教学中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并使之贯穿在日常教学中。他们更重视语文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经典诵读对学生文化审美的熏陶作用。全员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充分体验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尽情感受风雅颂的文化,读诗文、诵诗文、吟唱诗文已在学校蔚然成风,并将继续下去。

每年3、4月,在团委的组织下,学校都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全员参与,至今已有11个年头,经典古诗文的韵味萦绕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很多家长也积极参与,他们和学生在一起准备节目,出谋划策,形成了家校一体,共同参与的文化氛围。本校的经典诵读节目在淮北市举行的经典诵读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受到教育界同行的交口称赞。此外,学校语文教研组还联合政教处、团委组织开展诗词大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動,对学生展开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诵读与写作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之魂

学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团委、政教处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节日就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同学亲手制作彩灯,既有节日气氛,也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重阳节,孩子们走进朝阳养老院、静安托老院为那里的老人们送上精彩的节目,敬老爱老,感受岁月的沧桑,孩子们也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少。端午节,孩子们学习包粽子,去看望留守儿童,与他们一起缅怀先人,携手幸福;每年的清明节,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参加清明祭扫活动,在烈士墓前接过先辈的旗帜。每个节日,手抄报、黑板报、班会课都成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文化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传承发扬。一个个饱含传统文化氛围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践行中感受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爱与情,感受中国文化的灵魂魅力。

在优美环境中感受文化熏陶

学校十分重视发挥环境的熏陶育人功能。漫步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布置和构思都别具匠心,每一处风景都饱含着传统文化的韵味。学校大门口巨大的石块上雕刻着陶行知的“每日四问”,带给学生提醒和思考。校内外放置的文化石,把自然和校园的整体建筑融合在一起,透着文化气息和人文智慧。花园里和角落里巧妙地散步着数百块“石书”,镌刻的名人名言,时刻给人警醒。漫步教学楼,宣传牌上可以学到诸子百家、儒家经典、传统道德的相关知识。

总之,不管走到学校哪个地方,都可以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看到文化之美,处处都有文化的熏陶,处处都有人与自然与社会文化的和谐之美。

在宣传辐射中传播传统文化

2011年,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群艺馆、上海市收藏协会承办的“玉兔迎春——第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新建的浦东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校学生作品剪纸、泥人经淮北民间艺术研究院牵线应邀参展,受到参观者好评。2017年的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学校的剪纸、泥塑和纸雕工艺受邀参加,学生们的作品受到市民的热捧。

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也必不可少,学校利用宣传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对学校的各项主题活动进行报道,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让传统文化以学校教育为平台,走向社会,产生了辐射性的宣传效果。

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让中国文化教育延伸到课余生活,让中华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并坚持着。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学校散发着传统文化的芝兰之香,不断浸润着每一个少年的胸怀和灵魂。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西园中学)

猜你喜欢
淮北市泥塑传统
民间美术——泥塑
宋志浩作品赏析
泥塑作业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小小书画廊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