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 刘珍 崔卫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文中所指的覆盆子就是树莓。树莓富含硒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花青素、树莓酮、鞣化酸、水杨酸等,长期食用能有效保护心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树莓拥有“果中黄金”“水果皇帝”的美誉,是国际市场上的新“宠儿”,被誉为第三代黄金水果。为确保绿色食品树莓的产品质量和可追溯,应建立完善的绿色食品树莓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一、加强人员管理
(一)技术指导
聘请树莓种植专家结合农时对基地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年培训不少于3次,确保每位树莓种植人员熟知、掌握绿色食品梅莓种植技术规程,并认真遵守。同时,进行树莓种植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奖罚分明,确保各项规范化的生产措施有效落实。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树莓种植管理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中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整枝管理等措施,以及采收、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出现问题,可追溯到责任人。
二、加强产地环境监控
树莓生产应选择远离城镇和交通干道,周围5 km,主导风向20 km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土壤和地下水没有污染的土地做基地。基地水源条件好,地下水位较低,涝可排、旱可灌,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肥沃,pH值5.5~6.5,确保生产的树莓来自优良的生态环境。土壤、大气、水质应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标准。
三、加强投入品监控
(一)施肥管理
以施用有机质肥料为主,优化配方施肥,以保持增加肥力及土壤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所有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不能对环境和作物品质(营养、味道、植物抗性等)产生不良后果。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尿、秸秆等有机肥料。选用的肥料必须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树莓对肥料的要求。
(二)病虫害防治
贯彻“預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树莓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实行清洁田园制度,减少病源虫源,保持树莓基地田间卫生,及时去除植株上枯叶及受病虫为害的叶片,清理出基地进行深埋或销毁。
2.生物防治。优先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有利于保护捕食螨、食蚜蝇和瓢虫等天敌。
3.药剂防治。必须选用允许绿色食品作物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用药规定严格掌握施用剂量、施用次数、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间隔应在25天以上,以保证树莓的质量安全。
四、适时收获
手触果落,并有原品种光泽时收获。树莓采取手工摘取,分品种、分等级收储。收获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收获后及时入冷藏库保存。
五、加强产品加工过程的控制
(一)产品原料
树莓来源于绿色食品树莓生产基地,果实新鲜、充分成熟、无霉烂、无病虫果。
(二)加工程序
采用先进的冷榨设备和工艺,进行加工、灌装、包装。管理员应对设备定期清理、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严格按照树莓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做好重点工序的生产记录,做好车间的自检和互检工作,严把质量关。严格落实车间生产和质量考核制度。
(三)成品检验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的检验标准,加工的每一批绿色食品树莓产品都处于受控状态。出厂的每一批绿色食品树莓都有相应的出厂检验报告,保证出厂的每一批绿色食品树莓都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如个别项目无法自己检验,应送至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所使用的相关仪器、仪表都应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包装和储藏
经过检验符合绿色食品树莓标准的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包装后进行成品检验,检查产品外包装密封、标签标识等是否符合要求,符合标准后成品方可入库。成品经过检验合格后应储藏在洁净无污染的专用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