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亚琦 孙志国 王黎
摘 要:随着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朝着网络化、计算机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对高职高专影像学专业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专业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且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扩展学生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合作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信息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4;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3-0110-03
Research on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IU Yaqi,SUN Zhiguo,WANG Li
(Henan Medical College,Xinzheng 45119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China,imaging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network,computer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Therefore,under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echnical personnel of imag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this basis,professional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adopt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ode in teaching. Changing students’learning attitude will change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 learning,which greatly reflects students’status in teaching. Teachers also play a guiding role in creating reasonable learning situations for students,fully mobilizing students’initiative,expanding students’knowledge,and 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y of social cooperation,self-renewal,innovation,think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mprov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
0 引 言
如今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全面步入了影像时代,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对这方面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高职高专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发现如今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和臨床影像无缝衔接。因此需要对模式进行创新,以期通过信息化教学让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与临床和实践接轨。
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下创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框架,并且是将各种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组合而成的一种动态性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在教学理论基础下,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的一种系统性概念。信息化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点,应用于现代教学方法和观念之中[1]。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中将教学实践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并且将教学目标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在此模式下,能够突出学生的地位,创新教学情境和教学理念,重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医学影像技术创新专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区别
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影像学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在此之外,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并掌握临床影像学治疗技术、诊断技术和检查技术的具体应用。高职高专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工作,并且在人际沟通方面和实际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另外还应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让学生能够满足核医学、DSa、超声、MRI、CT、dR以及放射学的岗位需求[2]。高职高专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医学影像学技术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课程,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中现有实验室中的设备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在缺乏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学生难以进行实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学为主体、中心,并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种模式下,教师只需要向学生灌输一切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中,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不能学习到全面的知识,从中学习到的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难以适应影像学专业高创造性、高信息性、高科技性的技术性发展要求。
2.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主要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转化,将学生转化为了教学的主体,而教师也从原来的教学主导者變为了教学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用多类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实验学习等方式开展自主性学习。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影像技术专业中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3]:一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模式中学生能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教师则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被动地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二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利于创设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动画、影像、图形等信息技术丰富课堂,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各方面充分扩展学生知识面。
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影像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作为教学基础,将意义构建、会话、协作以及情境作为理论构建的四大要素,其中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学习情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则将意义构建作为学习的中心,强调让学生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应用网络、计算机等教学手段有效发挥教学的各项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直观且生动的学习情境,让教学过程更加动态化、模型化以及直观化。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之下,能够将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变得更加具体化,从而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进行学习,也让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有效改善教学效果[4]。以资源作为主题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主要为满足医学影像岗位的要求,以临床岗位需求为主导,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而教学的过程需要时刻围绕主题进行开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更多的资源,教师还需根据主题时刻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资源进行主题教学,并且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并利用、综合各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互动学习的能力。
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教学中,讲解头部MRI扫描技术内容时,第一步,教师需要先确定授课主题“如何获取头部MRI扫描的优质图像”,教师再对授课的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在教材、远程资源、多媒体课件、主题网站中搜集较多的资源,例如:可以应用“大学生慕课”、“爱课程”、“鸭题库”等网络资源,并组织和处理这些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5]。除了教师需要搜集资源外,学生也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不同的资源,比如借助于3D body等软件可以清晰地看到难以想象的组织结构。在信息化模式下,资源的独立性、交互性均优于传统资源,学生通过转移资源创设更多的学习情境,并自主投入学习过程中;第二步,教师需要确定教学活动的开展程序,可根据“怎样获取头部MRI扫描的图像”的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其中主要包括组织探究、交流讨论、情境导入、搜索资源和呈现成果等。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发放、作业的批改、考勤的统计,然后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并设置评价的依据和标准;第三步,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学信息工具和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并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步,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实施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控制和引导,因为教师在活动中担任着活动合作者和探究者的角色,也承担着指导整个教学主题活动的任务。
在资源主题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活动中均位于主动地位,因此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更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MRI成像技术、MRI成像原理、MRI设备学等综合知识去解决、创新、探究一切主题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6]。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承担责任能力、社会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个性化决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从不同方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和专业素养。除了引导教学外,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监控,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才的质量,以医学影像技术作为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意见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这个过程中监控各个项目的反馈计划、质量和实施过程等,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结合总体评价和阶段评价,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总结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实践操作评价和理论知识评价。
4 结 论
总的来说,我国教育在不断变革,信息化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是最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实际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春雨,王文花,翟亚楠.探讨高职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式教学课程改革 [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134-135.
[2] 魏晓洁,吴雪玲,李圣军,等.高职高专《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J].中国培训,2017(9):56-57.
[3] 任津瑶,陈丽霞,葛超,张俊民,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项目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01-102.
[4] 郝习,皇甫赟,郭建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教学改革初探 [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6):552-553.
[5] 王波,罗雪莲,金雯,等.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9):109-110.
[6] 赵政,武跃明,杨明勋,等.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质量反馈与教学管理改革探析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62-164.
作者简介:牛亚琦(1982.0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