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双背景影响下,教育领域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更为明显的突出其滞后性。高中英语作为高考中占比较大的一门学科,应当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传统英语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剖析,进而提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前言:信息技术在全国各领域的不断深入,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微课不同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传统的教学软件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微课具备视频时长短小,涵括内容精确的特点。英语学科在喜爱程度方面来说,广大师生给予其微小的关注,但是高中英语在高考中又占比较大,因此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引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提升英语学科自身的魅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家长与教师仍然对学生的成绩过于看中,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虽然有众多教育模式层出不穷,但是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还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不断的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对内容做讲解。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英语知识,对知识死记硬背,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储备,都非常的不利。长久以往,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逐渐减低,英语水平也很难达到提升。
二、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的主要形式是以短视频呈现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灌输式教育进行英语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也有所阻碍。而微课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比起纯文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视频,达到强化知识,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微课要求“精”、“微”、“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突出教学重点是要有着突出的表现。微课内容可以达到知识更精准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的对知识点加以理解与记忆,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微课
1.充分利用微课自身特点,带动课堂发展
微课主要以短视频为核心,通过简短的语言,以图片,文字做辅助,将教学重难点简化,更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微课短小的特点,比如在讲解奥林匹克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内容,并对各项运动配以对应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松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对提高学生兴趣,降低学生的困倦感有着明显作用,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
2.充分结合微课的生动性,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微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或者视频,制作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新课标中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策略。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中,教师可以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在课堂中可以设置学生分享的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旅游经历的讲述,分享自己的思维理念。可以在教学中更深入地帮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更积极的投身到英语的学习中,并以提高自身能力为最终目标。
3.充分在各个阶段使用微课,展现微课教学价值
微课不仅仅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与课后复习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都会安排一定的预习任务,借助微课开展翻转课堂,不但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增进师生情感,也可以对英语课堂进行重新规划,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对将要讲解的知识重难点以视频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对重点句型、短语做集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预习工作。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点做复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微课的选择上,尽可能的保证视频的新颖性,同时也要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尽可能的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总结:英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微课的应用有机的结合,有效的应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阶段、课堂讲解阶段、课后复习阶段的教学。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应当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汤惠.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13):183-184.
[2]刘晓兰.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7,67(2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