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的说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并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同时指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這些表述所涵盖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倒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
表面上看来,除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语文学科涵盖的其它思维能力似乎并不具显性,教学时也很难操作。怎样把这些思维能力要求落到实处,既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文化知识,又能把课上得有趣、有思维品质,真正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我想,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矛盾性、可发散、可置换、可拓展的内容,整合为一两个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问题或写作活动,让学生去想象,去审视,去探究,去推理,去归纳,去创造,去批判,去反省,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动态和张力的、有思维挑战性的课堂。在此,笔者谈谈自己通过教学设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思维
为什么要培养语言转换思维?除了提升思维能力外,也体现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实,语文试卷上几乎所有的主观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散文、小说阅读题要求学生把作品中形象生动的表述转换为平实的语言,把零散的信息整合表达得简洁明晰;诗歌鉴赏题要求学生能把诗歌整饬并意蕴丰富的语言转换为描述性或评价性语言;作文题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文体间实现语言的自由切换;语言运用题的长短变换、图文转换、补写句子等,无一不是在语言的转换上下功夫。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
在讲完王勃的《滕王阁序》后,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和作者情感已经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向学生展示了滕王阁上的几幅楹联,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和老师的展示学写对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展示联)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朱栏,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展示联)
阁影斜斜,孤鹜仍逐落霞,闻爽籁清风,但留高楼千秋立;
白雾茫茫,昔人已沉碧海,望秋水长天,空余长江万古流。(学生联)
无处觅仙踪,笔落惊堂珠帘动,善始憾终;
何处余烟冢,御羽乘风人影重,伤今恸古。(学生联)
滕王已去,虽有高阁,落霞孤鹜,然只是过往云烟;
子安亦逝,且留一序,秋水长天,终却成千古佳文。(学生联)
可以看出,学生很善于摘取文本中对自己有用的词汇,再运用例句的结构特点,从而转换为自己的情感和表达。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美文,其中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中的部分文字: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据此,我设计了一道写作题:模仿《荷塘月色》,把《采莲赋》改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可喜的是,学生的作品好得超乎想象,如把“尔其纤腰束素”转换为“美丽的少女,轻轻撑着桨,软烟罗的襦裙,是雨过天青的颜色,飘逸轻灵,素净淡雅,在重重叠叠的红花绿叶中,像一只轻盈的蝶,又似一朵亭亭的青莲。素白的绸子束着那不盈一握的纤柔腰肢,墨色长发仅用一根白绫在发尾随意扎起”;把“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想象为“桨欲划移却被水藻羁绊,船欲行把浮萍散开,青绿的水草像一道枷锁,把妖童媛女的情紧紧扣在这湾池水上,心里有个声音说:‘再留一会,再饮一杯,再念一遍’”;更有甚者,联想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人物生平,把《采莲赋》中的情景自然地与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发生链接,把赋的语言切换为兼有描写、叙述、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美散文。可见,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多么艳丽夺目!
显然,设计此作业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写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写作结果来看,设计的初衷已经达成。
二、中间开花——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有思则疑,有疑则辩,有辩则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如果是宏阔的、辩证的、富于理性的,那么课堂上就能顺利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加其思维的密度、广度和活跃度,深度学习才成为可能。
还是《滕王阁序》,在授课时我列出与王勃相关的几个词汇,即异地应邀、暮秋登阁、少有才名、年纪很轻、犯下大错、名流云集。师生由此共同梳理出一条情感线索:颂-悲-叹-扬-谦。基于以上分析,我让学生分小组探究一个问题:试论王勃的情商。
讨论时要求学生能够先了解情商的涵义,要知人论世,背景宏大,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学生的观点不一,有认为王勃情商很低的,理由是王勃九岁即作《指瑕》十卷,在任虢州参军期间擅杀官奴,年纪轻轻在群贤毕至的滕王阁不知天高地厚地作序。有的同学课前搜集了不少史料,得出王勃的智商的确过人,但是从他的生平行事来看,他的情商堪忧的结论。如麟德二年(公元656年),向高宗献《乾元殿颂》,图谋仕进之意甚明,带来的影响很不好;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以“朝散郎”的身份在沛王府修撰,其间,作《檄英王鸡》一文,为沛王助威,因此被逐出王府;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滕王阁上不管人情世故,提笔便写,文章虽好,但有违古代文人的谦逊美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犯下大错又遇赦除名的王勃很懂得抓住让自己翻身的机会,况且文中也不乏赞颂与礼让之词,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既没有让阎公记恨自己,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更让在座的宾客对他刮目相看,这正好说明了王勃的情商很高。
还有人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评价一个人更是如此。没有谁是一成不变的,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地生存下去,你的思想观念得不断地与时俱进,一方面是外在的让步,一方面是内在的成长。因此,如果以擅杀官奴一事为分界点的话,那王勃可谓先天情商不足而后天情商爆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学生引用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说过的话:“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就是说,不要为无谓的远景挣扎,而是立足于自己的生活,跟从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人。再结合王勃的生平行事得出富有理性色彩的认识:情商高并不是虚假的阿谀奉承,也不是违心地赞颂,更不是隐藏着对某种利益的诉求而投其所好,而是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做出令大家都身心舒畅的恰当的事。
三、草尾探身——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
发散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对事物的由此及彼、由一到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实到虚或由虚到实等思维过程,所涉及的有与之相似、相对、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思维能力训练其实是较好操作的,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蕴藏了无限的可能性,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就会有个性鲜明的再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课要努力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例如,讲《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设计了两道课堂探究题:
①如果你是刘兰芝的哥哥,你会逼刘兰芝再嫁吗?
②詩歌末节有一句“寡妇起彷徨”,请结合全诗思考,寡妇为何夜听鸳鸯鸣叫会“起彷徨”呢?
探究前一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因时代、家庭和个人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价值观的不同与冲击,学生通过对比古今之不同、不同的生命个体之间的不同,对刘兄的做法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并通过课堂讨论形成价值观的碰撞,从而形成自我认识,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有助于学生深入解读这首叙事长诗。
探究后一个问题时,学生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想象和联想。有学生认为,寡妇听到鸳鸯的鸣叫声想起了自己情深义重的已故的丈夫,所以“起彷徨”;有的认为寡妇在丈夫死后生活得很艰难,听到鸣声也想在另一个世界去与丈夫长相厮守;有的认为寡妇由鸳鸯鸣叫声想到人生苦短,爱情难得,生命可贵,既然活着,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寻找自己的幸福;还有的说可能寡妇也有一个青年儿子,自己身上也有和焦母一样的家长作风,听到鸣声想起自己对儿子的所作所为,惊出了一身冷汗,所以睡不着;等等。就这样,从对象、时间、空间、过程、表现、原因、结果、影响等诸多角度进行联想,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提升。
从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有含金量的主问题,它培养的不是单一的思维能力,而是学生整个思维水平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予学生类似的思维训练机会,则对其实现终身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思维能力提升了,创新和创造才成为可能。
需要明确的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苦下功夫,通过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个体在融入未来社会时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能够用敏锐的眼光、多元的思维、包容的胸怀、理性的态度,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在培养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的语文学科能做的也必须做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一中)